河洛文化在河内地区传播的主要地区,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两河流域。
一个中心,就是以辉县的苏门山为中心。苏门山又叫百门山,是太行山支脉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地区,素有“河朔丽境,中土之奇观”的美名。元朝的大儒许衡的学生白栋所写的《思亲亭记》中有生动的描述:“共城西北五里,有山曰苏门山,山下有泉,曰百泉。万脉珠涌,辉净澄澈,流而不浊,即是所谓泉水也。近可以溉秔稻,转碾硙于本境,远可漕粮饷,济商旅于海门。其旁则修竹茂密,翠如琅玕,其中莲芡芬芳,灿若云锦。岸花秀发,四时画图。林鸟和鸣,竟日佳唱。遗山所谓烟境独较苏门多者,即此地也。”(《鲁斋遗书》卷14,第19 页)这里讲的共城,即辉县的古称。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苏门山有三个特点:一是山水俱佳的好地方;二是鱼米之乡,利用百泉的水可以灌溉种稻,使人们有饭吃,有衣穿;三是交通便利,依靠百泉的水,可以运粮饷济商旅,可以到海门。海门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江苏东南的海门镇,一说是浙江的台州地区。不论是什么地方,从辉县的百泉可以到我国的东南部,可见交通便利。
百泉历来是“明贤嘉遁之所”,自古以来有名士在这里遁世隐居。苏门山上有孙登的啸台,据说是晋朝的孙登和阮籍在这里研究《易经》、吹箫的地方。北宋的数术家邵雍在这里居住过,留下安乐窝遗址,后迁洛阳,仍以安乐窝命其居住地名。元朝的大儒姚枢带家眷到这里收徒办学,传播程朱理学。许衡听说以后,到这里拜姚枢为师。明儒崔铣曾两次到此,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重修了百泉书院。《百泉书院重修记》中说:“百泉处苏门之麓,古之辟地者多居之,孙登以简,邵子以达,许氏以立,姚氏窦氏以让。吴公合而祀之。”(《洹词》卷3,第30 页)他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第二次来到辉县,写了“百泉题名”,在这里小憩吃了鱼,就下山去了。
在百泉讲学的还有明末清初的孙奇逢,“卜居百原山,康节之遗址也。其乡人皆从而化之”,“北方之学者,大概出于其门”(《明儒学案》卷57,第1371 页)。这里讲的百原,也叫百源,就是百泉。他在这里居住25年,培养了不少学生。其居住地叫夏峰,不少著作在这里完成,他的《中州人物考》和《理学宗传》对二程及其弟子的思想作了介绍,并认为曹端(月川)是明儒的开创者,而后有何瑭和崔铣。
总之,从晋到明末清初的一千多年的时间内,百泉一直是河洛文化传播的中心,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地区,历时之久是罕见的。(www.xing528.com)
两河流域,一条是沁河,另一条是洹水。在沁河流域传播河洛文化的有元朝大儒许衡和明儒何瑭。许衡(1209—1281),字仲平,号鲁斋,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宋嘉熙二年(1238年)中进士第,曾任尚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主要著作有《鲁斋遗书》。何瑭(1474—1544),字粹夫,号柏斋。原籍武陟何家营,后迁沁阳。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工部、礼部和户部侍郎等职。著作有《儒学管见》《阴阳管见》和《柏斋集》等书。
洹河流域的安阳,是商朝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史称殷墟。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这是世界上最系统的文字。安阳之南的汤阴羑里是周文王被囚时演《周易》的地方。
在洹河流域也诞生了不少名人,如晁说之和崔铣等。晁说之(1058—1129),字义道,号景遇生,澶州清丰(今河南清丰)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中进士。先后在无极、鄜县、成周、明州等地为地方官。后任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一生致力于“五经”,尤其是《易经》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儒言》《晁氏客语》和《景遇生集》。明儒崔铣(1477—1541),字子中,号后渠,河南安阳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他和好友何瑭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官后,在洹河畔建立后渠书屋,收徒办学。后复任京筵讲官,礼部侍郎,死后赐礼部尚书。他的主要著作有《洹词》《读易余言》《大学全文》和《政议十翼》。
由此可知,河内地区同其他地区一样,都是河洛文化传播的重要区域,也都有光辉灿烂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