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认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如果没有学生就不成为学校了。如果学生的体质不好、智能不高,也就培养不出优秀人才为社会服务。二程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考虑学生人选的。程颢说:“择士之愿学、民之俊秀者入学,皆优其廪给而蠲其身役。凡其有父母骨肉之养者,亦通其优游往来,以察其行。”(《二程集》第449 页)这就是他选择学生的标准,即让士之愿学者和民之俊秀者入学,给粮食吃,免其身役。同时也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表现。对那些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学生,则免去这些优惠条件。
学生的主要来源有两大类:一是国子,即官吏的子弟。“凡公卿大夫之子弟皆入学,在京师者入太学,在外者各入其所在州之学,谓之国子。其有当补荫者,并如旧制,惟不选于学者,不授以职。”“凡国子之有官者,中选则增其秩。”(《二程集》第449—450 页)这里讲了三种官吏的子弟,一是一般公卿士大夫的子弟;二是补荫之子弟,但这些子弟“惟不选于学者,不授以职”;三是有官职的人入学后,可以增加其俸禄。另一类是普通人的子弟,“虽庶人之子,既入学则亦必有养”(《二程集》第166 页)。这就是说,他们的学生之中有庶人的子弟,只要他们符合“民之俊秀者”的条件,皆可以入学。(www.xing528.com)
对学生的管理办法是:对学习好的学生,“皆优其廪给而蠲其身役”,这就是说,发给他们膳食之费,免其身役;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敕之从役”。凡国子在学校学习七年或在太学学习五年,以及年满30 岁以上而学不成者,降为二等。实行推荐制,每年县学可以把那些学明、行修的学生推荐给州郡之学;而州郡之学可以把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推荐给太学;太学每年又可以把贤者、能者推荐给朝廷。不论是哪一级的学校,所推荐的学生表现不好或能力低下者,除把学生退回原处外,还要追究推荐老师及各级官吏的责任。程颢说:“学荒行亏者,罢归而罪其吏与师。”(《二程集》第449 页)这就是说,各级官吏和各类老师有其私心,怀奸罔上,一律追究其责任。二程同时提出通过学生家长了解学生表现。程颢说:“凡其有父母骨肉之养者,亦通其优游往来,以察其行。”(《二程集》第449 页)这就是通过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二程对学生提出这些管理办法,不论其实行得如何,能提出这些想法本身就是十分可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