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学生善心的重要性及标准

培养学生善心的重要性及标准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要理所当然地把“教之以德”作为根本。这些事情虽小,但经过长期的磨炼之后,可以养成自身的良好道德。这五伦修养好了,就可以收到“一德立而百善从之”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善心要“孜孜而为之”。他认为圣人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这五种关系中的道德水平修养最高,是人伦的标准。

培养学生善心的重要性及标准

程颐在《改正大学》中提出“德者本也”(《二程集》第1132 页)的思想,可见他是把道德作为人修养的根本。所以二程强调从庶人到天子“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二程集》第1129 页),并用《楚书》中“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二程集》第1128 页)来说明这个问题。把道德作为个人修养的根本、一个国家的宝藏,以证明他们对道德问题的重视。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要理所当然地把“教之以德”作为根本。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使他们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将来才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工作

二程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作了说明。程颢在《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中说:“其道必本于人伦,明乎物理;其教自小学洒扫应对以往,修其孝悌忠信,周旋礼乐;其所以诱掖激厉渐摩成就之道,皆有节序,其要在于择善修身,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至于圣人之道。”(《二程集》第448 页)又说:“庠序之教,先王所以明人伦,化成天下;今师学废而道德不一。”(《二程集》第453 页)这里说的修身、明人伦大致是道德教育的规定内容。

关于修身,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的基础。要从最小的事情洒扫应对做起。这些事情虽小,但经过长期的磨炼之后,可以养成自身的良好道德。二程的这种思想是由孔子的强调自身修养的思想而来的。孔子说:“不能正其身,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就是说,要正人只有先正己,自身不正的人,怎么能去教育别人呢?

关于明人伦。这里说的人伦或人道,就是要求在学校的学生要正确认识,初步懂得正确处理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行为。他们说忠是君臣之间的道德行为,孝是指子对父母要行孝,悌是兄弟之间的道德行为,信是朋友之间的道德行为。这五伦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学本是修德。”(《二程集》第232 页)这五伦修养好了,就可以收到“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二程集》第371 页)的效果。(www.xing528.com)

关于培养善心。二程认为人心本善,所以从小养成善心,是指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说:“教人者,养其善心,则恶自消;治民者,导以敬逊,则争自止。”(《二程集》第1190 页)培养学生的善心要“孜孜而为之”。

学生修养的最高标准是以圣人为榜样。程颐说:“圣人者,人伦之至,惟圣人为能尽仁道。”(《二程集》第1143 页)他认为圣人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这五种关系中的道德水平修养最高,是人伦的标准。所以,作为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要以圣人为标准。能否达到这个标准呢?二程认为一般人通过道德的修养可以达到圣人的标准。其理由有二:一是圣人也是人,程颢说:“圣人,人也,故不能无忧。”(《二程集》第119 页)程颐说:“人之与圣人,类也。”(《二程集》第701 页)这就是说,圣人也同一般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故不能无忧,把圣人从神的地位降到人的地位,圣人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般人通过道德的修养可以达到圣人的标准。二是通过学习和修养,圣人的标准可以达到。程颐说:“人皆可勉而至也。如不可学而至,则古圣人何为教之以勤勤如是?岂其欺后世邪?”(《二程集》第579—580 页)人们的道德修养要达到圣人的标准虽然不那么容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努力修养,经过长期的积累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如果根本达不到,圣人为何教人们勤勤修养呢?难道圣人也要欺骗后人吗?当然不是,圣人所以那样教导,是说通过德的长期修养,一般人是可以达到圣人境界的。提出以圣人为标准,就是提出一个尺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