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正节与中正之节的必要性

追求正节与中正之节的必要性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节是道德的表现,那么,人们的行为是否合乎节,就只能以礼义来判断。凡是合礼义的,就是正节或中正之节;凡是不合礼义的行为,就是不正之节。这里讲的东京士人尚名节要加上礼义,才可以成贤人的德业。这里把惩忿窒欲、损过抑余当中正之节。二程反对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临阵逃跑的叛卖行为,认为这是最大的失节。二程认为处于贫贱地位的人,要求改变所处的地位是应当的,但必须符合礼义。

追求正节与中正之节的必要性

气节是道德的表现,那么,人们的行为是否合乎节,就只能以礼义来判断。凡是合礼义的,就是正节或中正之节;凡是不合礼义的行为,就是不正之节。程颐说:“有节故有余,止乎礼义者节也。”(《二程集》第130 页)又说:“东京士人尚名节,加之以明礼义,则皆贤人之德业矣。”(《二程集》第1202 页)这里讲的东京士人尚名节要加上礼义,才可以成贤人的德业。凡是有名节的人必须有礼义,或行或止,必须以礼义来衡量。凡是与礼义一致的就当出则出也;凡是与礼义不一致的,就当止则止也。总之,“若能自节而顺于义,则可以无过”(《二程集》第1007 页)。

程颐认为当一个人处于不正之位,失纲则近邪时,应当刚正。“若以刚中之道相合,则可以成节之功。唯其失德失时,是以凶也。”“以刚中正为节,如惩忿窒欲,损过抑有余是也。不正之节,如啬节于用,懦节于行是也。”(《二程集》第1007 页)这里把惩忿窒欲、损过抑余当中正之节。正与不正都以是否合乎礼义来判断。

程颐认为守节之士有多种,但能称得上义士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为社稷守节。那些为国家、为社稷承担大任而不畏艰险的人,才是硬脊梁汉子,才算是义士。二程认为周成王时的周公三国时的诸葛亮等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怕艰难,为江山社稷勇挑重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才是大丈夫,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二程反对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临阵逃跑的叛卖行为,认为这是最大的失节。(www.xing528.com)

第二,尊上不折节。二程认为作为臣,尊上是应当的。但尊上不能阿谀奉迎,不能折节以尊上。程颐说:“大率浅俗之人,以顺从为爱君,以卑折为尊主,以随俗为知变,以习非为守常,此今日之大患也。”(《二程集》第550 页)又说:“人之随于上,而上与之,是得所求也。又凡所求者可得也。虽然,固不可非理枉道以随于上,苟取爱说以遂所求。如此,乃小人邪谄趋利之为也。”(《二程集》第786 页)这两段话,把当时的不正之风揭露得很彻底,这些人以顺从为爱君,以卑折为尊主,是非理枉道以随上,其目的不是真正的尊主,而是“小人邪谄趋利”的行为。拍马的人,是为了骑马,这才是拍马人的目的。

第三,守贫贱之乐。二程认为处于贫贱地位的人,要求改变所处的地位是应当的,但必须符合礼义。为了求富而不要道德,是不行的。只有在义理的指导之下,才是正当的,合理的。他们说:“所处于贫贱,虽贫贱未尝不乐,不然,虽富贵亦常歉然不自得。故曰:‘莫大于理,莫重于义。’”(《二程集》第1184 页)如果人们的习惯不与义理结合,宁守贫贱之乐。程颢的诗曰:“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二程集》第482 页)这表达了他甘守贫贱之乐的胸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