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的主体地位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二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即政府通过规划、调配、布局等手段对社会文旅产品的供给履行宏观指导职能。因此,乡村文化旅游协同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政治责任、落实政府主体地位,为强化政府政治责任探索出一系列良好的制度规范。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协同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在中央文化与旅游协同的大环境下,确立政府政治责任,落实政府的主体地位。政府的主体地位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直接参与公共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供给,即政府依托自身的组织优势,为社会和公众直接提供公共文化相关的各类服务和资源,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直接为公众安排文化服务及文化产品的供给。二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即政府通过规划、调配、布局等手段对社会文旅产品的供给履行宏观指导职能。三是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功能,必须做到兼顾部门、系统、区域、城乡、民族等因素,分别在国家、省市、县乡等层面保证公共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均衡供给,只有通过宏观调控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文化和旅游资源供给效率,才能充分维护和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四是政府履行运行管理职能,即政府有必要在具体运行的微观层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PPP合作模式、政府资质认证等必要的手段机制,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生产供给各项具体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乡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环节,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承担着乡村文旅协同发展组织实施的重要功能,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一些政府过去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对文化及旅游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都比较弱。以文化建设为例。比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安排需要与财政部门进行协商,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则需要与发改委、规划部门沟通,而这些部门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往往不足,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也就不够,这样,文体部门在开展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就必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难以完成国家乡村文旅协同发展的建设任务,有的甚至连中央和省厅安排的基本任务都无法完成。

因此,乡村文化旅游协同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政治责任、落实政府主体地位,为强化政府政治责任探索出一系列良好的制度规范。

(一)完善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领导机制

领导体制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开展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工作更是如此。从各地的实践可以看出当地领导在推动本地乡村文旅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一把手不能认识到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市县的文化建设工作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就很难健全完善;如果一把手能够认识到文旅建设的必要性,那么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的第一步是要切实提高各市县乡镇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水平,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放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上来加以认识。(www.xing528.com)

为此,中央和省级党委、政府应该将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纳入对基层工作的考核中来,同时要组织专门的市县领导培训班,组织多层次的研讨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宣传部门要组织协调好各部门各乡镇,统一开展乡村文旅协同发展的建设工作,县文体局及其直属公益性文化机构要积极组织,全面落实,同时吸引全社会参与到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中来,确保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划先行

战略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的指导方法,是对文化旅游发展未来走向作出的理性判断。目前,各级政府在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普遍缺乏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中长期规划,政随事走,事因人变,换一个领导换一个思路,既没有长远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也没有明确的任务和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乡村文旅协同发展建设缺乏制度性保障;二是即便制定了规划,但制定过程中不考虑现实因素,不考虑执行的难度,许多规划制定出来后却发现与政府的其他规划不协调、不统一,在执行过程中无法成为决策的依据和工作开展的指针;三是缺乏年度或阶段性规划执行情况的反馈报告和对下一阶段规划的修正意见,规划的执行进度如何、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等都没有相应的检测标准,无法对下一步规划的修订给出指导意见等。

为此,做好乡村旅游工作,需要做足够的规划与准备工作,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便没有意义可言。为切实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得以施行,应充分调动政府与群众的积极性,重视前期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策略的制定,为日后能够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