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统筹推进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扎实开展“结对子送文化种文化”“三区人才”培训等培训服务,集中实施公共文化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对外张贴公开开放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面;配备流动服务车,提升流动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按群体、年龄等具体情况进行需求供给,主动提供“菜单式”“文化旅游一卡通”等群体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
(二)强化文化设施效能建设
大力引进优秀文化人才,采取选调、交流、聘用等形式,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充实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加强文化志愿者和社团文化辅导员队伍,聘用一批有文化专长、热心于基层文化工作的离退休文化工作者和民间文艺骨干担任乡镇(街道)、村(社区)专兼职文化辅导员,充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加强学习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讲座,提高文化带头人水平。开展群众文艺团队评星定级,注重发挥文化示范户、民间艺人在城乡文化活动中的组织、示范和引领作用。健全文化工作者实绩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7]指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估办法》等制度文件,强化督导检查,严把考勤考核,落实效能目标考核管理,实行效能考核等级与拨付奖补资金挂钩,用活用好文化阵地,提高基层文化阵地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www.xing528.com)
(三)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充分调动发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布局、规划和管理要与城乡统筹、新乡村建设等政策相衔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公益事业,支持各种民办文化协会发展,采取“公建、民营、公助”等方式盘活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