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西川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展帆/摄)
公共文化资源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于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公共文化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立起公共文化长效投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文旅协同发展主要利用两个方面的资源整合。
一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协同的资源整合。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对于管理模式及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环境下,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在不少地区应运而生。然而,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经费预算不足、用地紧张、人员不足、规划困难等问题。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协同为其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来说,不需要另起炉灶就会为该机构和场所增加文化含量;对于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而言,借助旅游的人流量和相关活动,改变了以往不开门的隔绝状态。设施、资金、人员、组织体系和服务的全面协同,两类服务机构的全面整合,无论是对于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还是整个乡村文旅协同发展新局面的开创都具有重大意义。[10]
二是乡村文化场馆、非遗传习场所与研学旅行相结合。目前,研学旅行是我国大力倡导和推崇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截至2018年,国内研学人数达到400多万,需求旺盛、市场广阔、内容丰富、产品多样成为当前研学旅行的现状,其中文化研学游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托乡村优秀文化传统及文化资源,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研学游基地,是发展文化研学游的重要方式。就乡村地区而言,加快乡村文化场馆,如乡村文化馆、美术馆等场馆以及非遗场所的资源整合,使其与书本知识,爱国爱家、文化自信等信念和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从而有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同旅游服务紧密结合。(www.xing528.com)
三是开发了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旅游功能。国外公益性文化单位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市通过公共文化设施(如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和公共空间(如广场、休闲场所等)的建设,完成了从一个铁器生产为主的工业城市到休闲观光城市的转型,成为欧洲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卢浮宫、巴黎博物馆等,都在当地的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物浦市因拥有整体仓储建筑和设施,被列为英国最高级别的工业建筑文化遗产,后来被规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区。通过吸纳私人资金引入“甲壳虫乐队故事”纪念馆、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等,都使利物浦市逐渐成为英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11]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创意旅游产品转化。公共文化服务为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实现了旅游的创意转型。例如,英国国家博物馆的衍生产品商店,通过对馆藏文物进行创意开发,形成了复制品、装饰品、明信片、日历、珠宝、服装、生活用品、布偶玩具、食品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再如,文物保护和建筑设计专业人员通过30年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将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玛丽·露斯号军舰打造为玛丽·露斯博物馆。通过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结合,发展博物馆旅游,吸引了上百万人次的游客。这些案例都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自身的吸引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