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婆媳关系考验家庭 外交 与小家庭

婆媳关系考验家庭 外交 与小家庭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美国163名受访者中,超过60%的女性因为与婆婆的摩擦而产生持续的心理压力,而只有15%的男性称丈母娘让自己头疼。在中国,婆媳问题似乎更是千年无解。最近,有一个叫小白的客户,对我描述了她的婆媳关系。可以说,全世界的婆媳关系都有一言难尽之处。而在中国,有些家庭的婆媳问题已然变成了夫妻关系的最大负面影响。据统计,有近半数的夫妻离异与婆媳关系紧张相关。小白问我,该怎样处理她现在的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考验家庭 外交 与小家庭

全世界的婆媳关系都不好相处。

2009年7月,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特里·阿普特(Terri Apter)在美国出版了《你想让我怎么做?》一书,在分析了之前20年的调查数据后指出,处理婆媳关系要比男方和岳母的关系难得多。在美国163名受访者中,超过60%的女性因为与婆婆的摩擦而产生持续的心理压力,而只有15%的男性称丈母娘让自己头疼。

参与这项研究的女性说,她们和婆婆的摩擦,通常因两件事而起——带孩子和做家务。当育儿家务的新手儿媳和自诩经验丰富的婆婆要争论对错高下时,冲突就出现了。

西方婆婆普遍会担心,如果媳妇的价值观和做事的习惯与自己家庭一贯所秉持原则的不同,那么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就都被带偏了。有时她们还会担心种族或宗教信仰的明显不同,会对儿孙带来影响,甚至有时会因为“应该谁来熨衣服”这类具体的事情而发生摩擦。

参与调查的三分之二的儿媳妇都会感到,自己的婆婆因为儿子与自己恩爱而吃醋,而三分之二的婆婆则感到不被儿媳妇所接纳。婆婆们觉得自己被边缘化,而媳妇们则常常感到不被认可,或者因生活被婆婆过分介入而无奈。

在中国,婆媳问题似乎更是千年无解。

在我情感疗愈师的职业生涯中,关于婆媳关系的求助案例大约占到了女性咨询者案例的60%。在这些案例中,属于婆婆越界干预小家庭的情况,又占到了80%。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最近,有一个叫小白的客户,对我描述了她的婆媳关系。

她的婆婆就像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坚持做到事必躬亲,随时去她的小家光临指导;她的老公像是未成年的光绪帝,像一个提线木偶,完全没有主见,事事要靠母亲大人的耳提面命;而小白自己呢?即使住在自己全款买的房子里,存在感也逐渐隐匿在婆婆的光芒中,幸福感越来越弱。

家中的大事小情,婆婆都乐于参与决策。大到生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小到家里应该有几个垃圾桶、洗衣皂应该用什么牌子……在每个生活细节中,都渗透着婆婆的“主体思想”。

最让小白受不了的是,近期婆婆居然开始干预他们的财政问题,婆婆要定期收缴老公的薪酬。婆婆给出的理由是,小两口的收入不菲,一个人的收入用于日常花销就足矣。老公的钱要交出来,由婆婆为其妥善保管,用于应对大的变故和危机。

我问小白:“从始至终,婆婆的要求你都满足了吗?”

小白说:“在婆婆干预财政前,我都默许了。”

我说:“这就对了,你百依百顺,怎么能怪你婆婆得寸进尺?”

人们常说,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但我的观点是,我们至少要尽力使婚姻小于两个家庭的叠加。毕竟,将婚姻变成最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完全背离结婚的初衷。

在现实中,我们总会看到,以婆婆为首的、男方的原生家庭成员,总是热衷于参与新婚夫妇的小家庭,并试图帮助男方赢得主导权。而婆婆,往往是站在最前线的指挥员,是最擅长未雨绸缪的那一位。

可以说,全世界的婆媳关系都有一言难尽之处。而在中国,有些家庭的婆媳问题已然变成了夫妻关系的最大负面影响。据统计,有近半数的夫妻离异与婆媳关系紧张相关。

有趣的是,虽然婆媳问题千年无解,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女性,但是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当儿媳妇的身份转为婆婆后,她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立场,会立即发生巨大转变。

女性之间的同理心,很快就会让位于作为婆婆的“骄傲”。生活当中的一些婆婆,在身份转变之后自动获得了“迷之自信”,顷刻间充满了战斗精神。

追根溯源,这种类型婆婆的形成,主要缘于文化历史。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它主导着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也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儒学中的“礼治”,讲求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序,各有其礼。在封建社会,婆婆为尊、儿媳为卑。即使在今天,儒学对家庭伦理规范的参照作用,依然没有消失。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儿媳的身份发生转变,成为婆婆时,相当于从权力系统的末端,一下子晋级到了顶端,实现了跨越等级的飞跃。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而婆婆自从成为了婆婆,便有了女性的生理样貌和男性的视角。此时,婆婆和儿子因为“三观”惊人一致,而结成了天然同盟,与儿媳妇这个外来人员,形成了二对一的局面。而这样的母子抱团,又进一步加重了儿媳妇的失衡与失望,加重了婚姻危机。

不管对错,无问西东,母亲永远正确。于是,在处理婆媳矛盾的困局中,儿子们有了行为依据,我们时常听到丈夫对妻子说:

“我妈这么善良,怎么会为难你呢?”

“我妈养我这么大不容易,你让着她点。”

“我妈怎么会有错?”

“我妈都是为我好,你能不能不跟她计较?”

我们看到,“妈宝男”婚姻中的婆媳关系问题,才相当具有普遍性。独生子女们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独立上,都会有一些欠缺,有的独生子做惯了啃老的少爷,有的独生女则常怀公主梦。他们在缔结婚姻时,常常会形成一个需求怪圈:女方依赖男方,希望男方有责任、有担当;男方依赖母亲,希望并允许母亲继续做主包办;男方母亲就理直气壮地担任了小家庭的大家长。于是,护犊心切的婆婆不但与儿媳抢夺话语权,还希望儿媳单方面吃苦耐劳,以确保儿子坐享婚姻之福。

所以,以上种种原因,有文化的、历史的,也有国情的、人性的,婆媳问题的渊源何其深远,成因何其复杂。(www.xing528.com)

想结婚吗?你首先要搞清楚大部分准婆婆的逻辑——新娘新娘,我要给儿子找一个新的“娘”,负责为我儿子吃苦受累谋幸福。怎么样,服不服?不服来战,反正我儿子的事我说了算!

作为儿媳,只有了解了婆婆的逻辑,内心对婆媳问题时才会有所了然、有所释然。

小白问我,该怎样处理她现在的婆媳关系。我说:“要改造婆婆,基本上不可能。对于改变不了的东西,只有三种方式——要么接受,要么规避,要么舍弃。”

你既不想忍气吞声,又不想放弃婚姻,那么就只有绕开正面交锋,采取回避策略。

首先,做好从公主到女王的心理转变。弱化依赖心理,散发女主人的气场,学会驾驭和引领各种婚内的人际关系。老公没有主见,这就要求你必须是一个有主见的妻子。否则,婆婆就会越俎代庖,来替你们作主、行使主权。

其次,与婆婆保持距离。这个距离,既包括物理距离,又包括情感距离。尽量不住在一起,保持小家庭的独立性,也没有必要通过故意迎合婆婆来拉近情感距离。

第三,保持行为边界,强扭的瓜不会甜。平时要保证基本的礼数,尽量减少交集,不求助,不相欠,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尽量不求助公婆;一旦求助,就要适当答谢,互不相欠。

最后,要积极规避,而不是逃避。如果婆婆的种种行为已经越界,你的沉默就会误导婆婆,让婆婆看不清你的底线。在一次次试探之后,婆婆就又向前跨了一步,试图控制你们的财政。因此,对于婆婆的越界行为,必须当面直接拒绝,表明态度,亮出底线。

下面,总结一下我见识过的各种“与婆婆斗争的技巧”,在欢乐之余,也感叹一下儿媳的智慧和不易。

不理不气

如果生气,你就输了。

应付难缠的婆婆,做到不理不气,既是基本的心理素质,也不失为一种基本策略。任凭你狂风暴雨、闪电雷霆,我自岿然不动,依然我行我素。

我有一位闺蜜,可以在婆婆对老公的哭诉声中,关起房间的门酣然大睡。一觉醒来,老公盘问:“你怎么不听妈的话?”

她打着呵欠甩出一句:“哎呀,有这事儿吗?我都忘了,没想到,这种小事,妈还真往心里去!”其效果是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几次下来,婆婆自觉无趣,再无后续。

“口蜜腹剑”

讲文明、懂礼貌,对长辈礼节周到;嘴上抹蜜,笑容可掬;妈长妈短,妈妈最好。

可一旦碰触底线时就毫不退让,在糖衣炮弹的包裹下坚守原则,在语言和态度上退避三舍,在内心和原则上寸步不让。简单点说,就是一堆好话夸赞你,心里有数不怕你。

借夫挡箭

在老公面前经常夸赞婆婆,不给婆婆任何负面评价,充分展示对婆婆的欣赏。但与婆婆独处时,可以就事论事,分毫不让。如此,婆婆对你的一腔怨愤,就只能向你的老公倾诉。老公传达婆婆的不满时,你对其表示理解,并愿意改正。之后,你依然故我。

于是,儿子变成婆婆唯一的诉苦对象。长期以往,儿子的耳朵里磨出茧,开始渐渐麻木,最后不堪其扰,不愿再管。

以牙还牙

以婆婆的方式,对婆婆予以回击。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

有一个儿媳,在医院护理生病的婆婆,顿顿给婆婆吃方便面。众人有些看不惯,都说方便面没营养。

儿媳慢条斯理地说:“不会吧,我妈说泡面最有营养、最滋补了。我流产和做月子时,妈顿顿给我吃方便面。”

众人无语。

其实,婆婆与儿媳,虽共有一个亲人,但各有自己的家庭。如果把婆媳关系当作“外交事务”,挡在小家庭之外,做到礼尚往来、泾渭分明,婆媳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