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在学科构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成就斐然。
学科框架基本确立。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走过一条从本土研究与引进吸收双轨并行到以我为主、不断凸显中国特色的发展轨迹。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立足国情、坚持问题导向、凸显中国特色是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目标与方向。40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我国公共管理系统、体制、机制、过程与行为,系统总结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治国理政优良传统,密切关注当代中国及世界面临的管理与政策问题前沿,吸收借鉴国外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立起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框架。近年启动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之公共管理学科卷,可以作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框架的一个参考样本。该书编委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包含如下领域的学科框架:公共组织理论、政府改革与治理、社会组织管理、政策科学、比较行政与全球治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与预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伦理与法律、风险与危机管理、经济政策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等。
人才培养已成规模。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成立了一大批公共管理学院或研究院,设立了众多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博士点,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比如,全国目前已设立48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了一大批研究型人才。又如,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设置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目前,全国大约有MPA培养院校250所。从2001年正式招生到2017年8月,超过11.4万人获得MPA学位。(www.xing528.com)
知识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公共管理知识及研究成果被大量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公务员制度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应急管理、政府绩效评价和廉政建设等领域发挥出较大作用。
但也应看到,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构建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研究水平不够高、学科边界模糊、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知识体系不够完整、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知识与理论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强、中国特色不够鲜明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创新较为薄弱,一些学者没有处理好自主研究和借鉴外来之间的关系,过于依赖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模型,对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不够,基于我国国情、能够解释与指导我国公共管理与政策实践的理论成果不足;二是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脚步,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存在不足;三是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领域,基础性研究不足,缺少具有较大影响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