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中国特色不仅体现在社会学所坚持的重大原则上,还体现在社会学的重要议题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就要深入研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创新社会治理等重要议题。事实上,这些议题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学需要面对和解答的,也是国际社会学界普遍关注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扎实行进,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举,也会在很多方面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必须看到,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面临的一个难关仍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如经济社会结构具有较大弹性、区域发展形成“雁阵式”梯度格局、人力资本增长潜力巨大、未来发展还有广阔空间等。但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毕竟一个世纪以来从世界边缘进入中心的大国十分罕见,我国的现代化还有艰难的路要走。因此,我国社会学者要理性、冷静、全面、准确地研判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总逻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社会学理论支撑。
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我国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以工业化、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研究新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劳动力供求关系、职业结构变动、收入分配格局、人口老龄化进程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转折点,预示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社会学者要深入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密切关注新常态下社会结构转型的新特征,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规则性的东西,创新社会结构转型理论。
发展和完善“新社会动力学”,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指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不仅包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社会学用创新精神、社会流动频率、结构变化弹性等概念或指标来描述社会动力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持续推动发展的社会动力和创新能力。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创新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持续发展的命脉。然而,迄今为止,社会科学对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我国社会学者应当跟上时代步伐,从“社会动力”问题入手,展开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系统研究,形成对“社会动力”和“创新驱动”的分析和解释体系,努力形成一门“新社会动力学”。(www.xing528.com)
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治理方式的变化,即从单一的政府治理向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元治理转变。如何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核心议题。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我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强调要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的治理合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在这些方面,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比如,如何发挥好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如何做好新社会阶层、新社会群体的工作,最广泛地团结人民群众;如何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家园等,都需要社会学者贡献思想和智慧。
加强社会心态研究,回应人民群众期盼。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代际观念也出现了明显差异;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极大丰富了人们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也改变了社会舆论形成的规则。我国社会学擅长基于经验材料的事实分析,但对社会心态的研究不够深入。新形势下,要注重研究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变化、心理预期和精神需求,注重研究社会认同、社会情绪、满意度、公平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等,注重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心态特征。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促进形成理性平和、包容开放、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避免出现各种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绑架民意的问题。
加强大数据分析,创新社会学研究方法。随着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信息的获取方式、积累方式和使用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形成了整体的、综合的、不规则的、不同于一般抽样统计数据的大数据。这为社会学研究与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和丰富宝藏,很有可能改变社会学的学科面貌和应用前景。我国社会学者要抓住这个研究方法的前沿问题,大力推进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