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构建强起来的中国哲学,使之在指导思想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放眼未来的眼光。
不忘本来,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对待传统文化要避免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两种偏执,坚持辩证的方法、理性的态度。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值得大力倡导。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新时代中国哲学只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做到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吸收外来,借鉴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构建强起来的中国哲学,应当善于吸收外部思想资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在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方面还存在短板。西方国家较早进入现代社会,较早遭遇现代化问题、反思现代化焦虑,并催生了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流派,既深刻影响着西方社会,也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我们在对自身现代化道路进行哲学反思时可以借鉴其中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当然,构建强起来的中国哲学,“言必称尧舜”不可取,“言必称希腊”亦不可取。要力戒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www.xing528.com)
面向未来,树立关怀人类命运的长远眼光。超越个体、关怀人类,超越当下、关怀未来,是先进哲学应有的品格。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更好地走稳新时代的路。要回看、比较、远眺,自然少不了反思、鉴照、前瞻。在此过程中,新时代中国哲学决不能缺席。当前,我们既遭遇生态危机、核武危机、科技异化等全球性问题,也面临中国强起来过程中如何与其他国家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独特性难题,新时代中国哲学理应对此作出深刻思考和有力回答。就前者而言,2018年1月25日,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提出将象征核战威胁的“末日时钟”拨快30秒,调至冷战以来最接近世界末日的时刻——距离午夜只剩下2分钟。对此,我们是置之一笑,还是深刻思考?当然,哲学不是预测学、不出“推背图”,但对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关注。对后者来说,纵观15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崛起大国大多通过暴力方式改变既有国际秩序。那么,强起来的中国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如何讲好和平发展的中国故事?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并深刻阐发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走向,深刻反映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既让世界发展成为中国的机遇、又让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的机遇,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广泛讨论,为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鼓舞了斗志。新时代中国哲学理应将之作为重点研究内容,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文化等思想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
《人民日报》(2018年02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