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应急服务组织系统
图书馆应构建应急服务组织系统,由图书馆馆长担任组长,副馆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主任为指挥部成员。通过制定相关应急服务制度、标准和指南,组织跨部门协同的应急服务团队,开展应急服务培训与演练,增强馆员应急服务意识,提升馆员应急服务能力,以便在应对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形成应急服务预案,构筑统一应急服务行动。
(二)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与维护
图书馆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是应急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开展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功能完善、更新及时的应急管理平台对于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缩短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链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各个图书馆的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要加强图书馆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与维护。
建设应急管理平台时应注意需求与功能紧密结合,注重资源、功能的整合,除基本的应急科普知识内容外,还要整合更多支持研究与决策的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应急科学知识,提高应急科学素养,可通过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嵌入平台资源,实现应急服务常态化。
图书馆应急管理平台建立之后,更应注重日常状态下的平台维护,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连续性与时效性,为发生突发事件之时的应急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三)应急事件前信息服务
图书馆作为地方的信息中心,应该根据用户在突发事件前对相关信息的特定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前信息服务。
1.为普通用户开展应急科学传播服务,提升用户科学素养。我国公民应急安全教育普及率仅1%。面对公民应急科学知识的严重缺位,图书馆可在平时利用应急服务平台进行科普宣传,如遇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可根据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如这次新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各级各类图书馆均通过线上形式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2.为学者或科研机构提供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科研信息服务。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文献信息的公共文化机构,可以高效整合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外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研究资料,为学者和科研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信息,有利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3.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突发事件相关资料或开展定题情报服务。在这个阶段,图书馆可凭借专业优势进行相关信息跟踪,并向当地政府部门提供公共安全事件进展资料,同时还可以开展应急管理定题情报服务,支持政府决策。
(四)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对可能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实现迅速、科学、有序应急行动而做的准备工作,是应急管理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完备的应急准备工作能够确保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立即响应,避免延误时机。图书馆应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制定应急预案并及时更新
应急工作领导指挥部组织制定或调整、发布应急预案,明确领导、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定具体行动方案,如疏散、隔离、消毒、防护、信息服务、社会援助以及善后处置等工作,应急预案制定后应根据现实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制定应急预案之后,还需要准备相应的物资与设备以保障应急预案的启动,包括筹备应急物资,如口罩、手套、消毒液、防护服等;筹备设施设备,如图书消毒机、借还终端机等。
2.提供应急信息服务
此时,公共图书馆面向公众的信息加工与提供要以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为主线,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应急信息服务满足社会民众面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www.xing528.com)
(1)多渠道发布权威应急信息
公共图书馆可运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社交媒体提供和发布权威应急管理信息,并通过与政府、新闻媒体等合作增强宣传效果。
任何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出现偏差,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突发重大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事件中,图书馆不应简单地关门闭馆,应承担起向公众传递真实准确信息和普及正确防护知识的责任。
(2)加强应急信息素养教育
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普及,使得谣言的传播更为迅速,人们在恐慌心理下,对各种信息真伪难辨,公共图书馆应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泛滥与谣言传播,开展应急信息素养教育,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提高社会民众鉴别真伪信息的能力。
(3)开展应急信息服务
突发事件期间,读者到馆服务受到限制,图书馆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应急信息服务,利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提供线上服务,多渠道丰富电子书刊、在线讲座、在线展览等各类型资源供给,使读者足不出户即可享用图书馆信息文化服务,免费开放数字资源,丰富读者的宅家生活。
(4)提供应急咨询服务
建立应急资源组织与服务系统。在图书馆门户网站增设“应急服务模块”功能,开展突发事件应急专题讲座,播放应急宣传片等,邀请医学、法律、心理等相关人士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公众快速掌握自我保护与自救方法,培养公众危机安全意识,提升社会民众相关信息交流和知识获取能力。
(五)加强图书馆业界、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社区、相关单位之间的联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战中,国家图书馆得知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图书馆同仁下沉社区,承担把守大门、消毒杀菌、测量体温、送菜买药、建立方舱图书角等繁重任务,但防疫物品储备匮乏、购买难度大等情况后,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通过发动倡议,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展开了一场以“驰援武汉共克时艰”为主题的捐赠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行动。全国多家图书馆参与到本次行动中来,为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图书馆同仁筹集捐赠了口罩、手套、雨衣、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大量防疫物资,充分展现出了图书馆人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体现了图书馆业界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的坚定信心。
(六)凝聚行业力量,加强馆员应急培训。数字时代要求图书馆员具有对情报信息的获取、整合分析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布信息的必需素养。因此提升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的关键是加强馆员信息素养教育。在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图书馆学会精选了近年来线下培训中由知名专家授课且广受学员欢迎的100余门专业课程,通过“会员学习中心”网站和应用程序向全国图书馆工作者及广大会员免费开放,助力图书馆人在抗击疫情期间坚持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水平与服务技能。
(七)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
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结束后,图书馆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善后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1.做好事件现场的及时清理,各类物资的清点、盘查,做好读者因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所造成的图书超期免罚等问题的处理,通知读者图书馆的开馆时间。化解各种矛盾,吸取教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设施,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提高公众服务水平。
2.做好应急事件后的数据整理及信息服务工作。图书馆作为社会记忆存储机构,在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过程中应努力做好记录者和保存者的角色。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相关的应急科学知识、事件进展、政府政策、社会救助、媒体报道等大量数据信息贯穿整个突发事件的始末,在突发事件结束之后,针对分散化、无序化的数据信息,图书馆应该有重点地对事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形成专题资源数据库。主动采集专题网络资源,做好文献资料的征集与保存,履行图书馆保存信息资料、典藏历史的职能。
面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范围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设计差异化的应急服务策略,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发挥各馆资源特色与服务优势,强化针对各自服务主体的应急服务,这样才能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认知作用与公共服务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