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图书馆实施全域服务模式

新时期图书馆实施全域服务模式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的服务已不再困顿于图书馆之内,而是迈向了所有读者和社会。对于信息社会环境而言,图书馆要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全域服务。目前,正在探索与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纸质书刊通借通还。(三)拓展全域服务的时空性全域服务为社会提供了24小时无打烊的公共图书馆,弥补了公共图书馆开馆迟、闭馆早、借阅不便的不足。

新时期图书馆实施全域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图书馆自身业务体系与外部信息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图书馆的服务已不再困顿于图书馆之内,而是迈向了所有读者社会。对于信息社会环境而言,图书馆要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全域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全域服务”是2016年7月王世伟在《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应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创新》一文中提出的,其概念就是在构建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与保障下,将图书馆的物理建筑服务空间、用户的社会公共空间、读者的学习工作空间、公众的家庭生活空间、网民的网络数字空间等融为一体,将图书馆馆员与广大读者服务对象融为一体,实现服务推广的全域整合协同,实现服务资源的全域链接共享,实现图书馆无时空无边界的服务,为更多读者、群体及城乡带来无限跨域的服务时间、空间及服务资源内容。

(一)打造全开放的建筑服务空间

馆舍建设大开间通透、明亮、开放的建筑格局是构建全域服务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改变原有的建筑空间,打破房间的阻隔,通透宽敞,形成全新的大开间、全开放的服务格局,尽显服务方便化、人性化、休闲式之特点。实现平面化、一体化服务布局,所有服务区实行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管理,为读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文化交流空间”。

(二)形成馆藏资源及服务的全域共享

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新时代的用户已不再满足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类型完整、来源广泛的信息内容才是他们需要的,这种多样性、综合化的信息需求只有多个图书馆走资源共建、服务共享之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如鞍山市联合借阅一卡通的注册读者人数已达6万余人,实现了231个图书成员馆的“通借通还”。一卡在手即可多馆借还书籍;注册读者还可以到鞍山市图书馆网站统一检索平台通过馆内馆外端口进行电子文献查阅。目前,正在探索与高校图书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纸质书刊通借通还。其次,还应实现服务活动共享,如高校图书馆各院系及社团开展的普法教育国语教育、英语教育等均可走进集群图书馆,图书馆举办的国学讲座等也可以走进中小学幼儿园的课堂,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区域图书馆共同服务机制。(www.xing528.com)

(三)拓展全域服务的时空性

全域服务为社会提供了24小时无打烊的公共图书馆,弥补了公共图书馆开馆迟、闭馆早、借阅不便的不足。全部自动化的借还模式,不受开馆时间限制,既方便读者又节省人力,一举多得。另一方面,网络服务面宽、覆盖区域广,信息获取不受时空、数量的限制,只要有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用户,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浏览、查询、检索、存取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四)统一技术平台及总数据库建设

目前,部分图书馆已建立总分馆制度,启动了市馆与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工程,建立地区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和总数据库,开通市馆与县(市)区公共图书馆的一卡通业务。注册一卡通的读者,可享受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通借通还大流通服务,这样既方便了读者,又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逐步形成以市馆为中心馆、基层图书馆分馆为支撑,以乡镇、社区分馆为辅助的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