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历经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发展过程。在服务理念上,经历了由“重藏轻用”向“藏用结合、以人为本”的转变;在文献资源保障上,经历了单一依靠纸质馆藏资源到纸质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协调互补的转变;在服务手段上,实现了由人工管理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转变;在服务功能上,经历了“藏、借、阅、咨”各自为政到“藏、借、阅、检、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的转变;在开放程度上,经历了“封闭、半开放”到全开放的转变;在服务时间上,经历了间断开放到365天无闭馆日的转变;在合作共享服务上,经历了以馆际互借到建立区域行业共享联盟的转变。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以藏为主、重藏轻用”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均为纸质文献,图书馆的服务也必然围绕图书馆馆舍开展。由于传统文献稀缺,难求、易破损和难以广泛传播的局限性,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收藏和保存图书,“以藏为主”“重藏轻用”服务的指导思想已成为主流。这个时期,为读者服务的主要方式就是书刊的借阅,形成藏、借、阅三者相互分离的运行模式。
这一阶段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封闭式管理意识浓厚。图书馆为了保障图书的安全与完整性,将大量图书资料设置于各馆藏书库内。藏书组织、借阅制度、开放程度都受制且服务于文献的收藏与保存功能,读者的方便性往往被忽略。即使是外借书库的图书,读者也不允许直接进入书库内查询,主要通过目录卡片查询所需文献并将其罗列于索书单中,图书馆员按照索书单上的书名进库为读者查找提取图书。只有个别阅览室的书刊可以阅览,极少数书库或部分文献实施半开架服务。这种服务的不透明性,阻碍了读者的阅读需要。第二,围绕书刊的借阅与流通设立业务部门。这个时期,由于文献资源匮乏、读者少,加之受藏、借、阅各自为政管理思想的影响,图书馆通常根据藏书建设、流通、阅览等任务分设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各个部门之间泾渭分明,使读者服务的各个环节被局限于单一的部门,限制了读者利用文献自由与流畅的阅读需要。第三,服务手段单一,手工操作是最主要的服务方式。无论图书的借还服务、书刊的阅览管理、书目组织还是查询服务,都完全依靠图书馆员和读者通过手工操作进行的。读者填写索书单,工作人员进库找书,填写借书卡片,排列借书证,还书时查找借书证件,一系列的服务过程都是靠手工操作完成的,这必然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加大、工作效率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读者的阅读隐私,降低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第四,主动服务意识淡薄。这个时期的读者服务工作都是在图书馆内开展的,坐等读者上门,在读者提出要求后才被动地为其提供服务。缺乏主动上门、宣传辅导等服务意识。第五,资源共享意识淡薄且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各个图书馆采取的都是自给自足、封闭式的服务,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运行机制。自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图书馆协调方案》之后,馆际互借服务才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图书馆服务工作停滞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几乎停滞不前,到图书馆读书的人十分少,除了少数阅览室对外开放外,其他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基本上都停止了,许多图书馆被迫长期关闭。图书馆数量大为减少,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由1965年的573所减为1970年的323所,工会及中小学图书馆(室)大多被迫闭馆,大量书刊散失,很少为读者提供服务,从整体的形势来看,我国图书馆的运行基本处于一个半停滞的状态。
(三)服务功能多样化的半开放服务阶段(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后期,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这一理论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科学知识及相应的信息被图书馆采集,同时图书馆也开始正常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这个时期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开始向“藏用并举”方向发展,由之前封闭的闭架服务逐步转向局部开架、半开架服务,形成借阅功能合一的半开放服务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已经有图书馆对馆藏文献进行半开架甚至全开架的服务模式,但这样的图书馆也是寥寥无几。随着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国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图书馆提供更为开放的服务方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很多图书馆根据藏书利用情况划分藏书布局,把馆藏划分为利用率最高、较高和较低三个级别组织藏书体系,这就是所说的三线典藏管理制度。三线典藏思想要求图书馆将内部藏书进行三部分的划分。其中一线藏书为开架阅览室和开架借书处,主要体现为现实性、推荐性、情报性。二线藏书主要为基本书库和总出纳台,主要体现参考性。在日常图书馆运行中一线、二线的藏书基本可以满足读者90%以上的需求。三线藏书多为复本、善本、报刊、内部资料等馆藏,主要体现保存性和专业性。这一阶段我国图书馆的“重藏轻用”的思想逐步向“藏用并举”的思想迈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复印机、缩微设备等在图书馆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读者服务的能力,扩展了读者服务的领域与方式。图书馆主动服务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个图书馆都在编制各种专题目录,并普遍设立参考咨询及情报服务部门,开展定题服务,为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提供代查、代译资料服务,突破传统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强化图书馆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随着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启了自动化管理的进程。1988年,深圳图书馆承担了文化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并组织开发出一套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系统可在网络环境、单用户环境和远程网络环境下运行。面向读者的主要功能为:图书、期刊、资料的检索;借书、还书、预约、续借;读者状态、书刊状态查询以及定题服务。读者服务流程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从根本上颠覆了有史以来图书馆服务依靠手工操作的方式,使服务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全面开放的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的服务阶段。20世纪末以来,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地被应用到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图书馆的运行逐步以开放的思想为指导,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高效地为广大读者提供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的全开放服务。
这一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所呈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服务思想逐步开放。这一思想要求图书馆在服务工作中需将读者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科学的管理,深化服务,将封闭分割的服务管理体系变成开放融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从“重藏轻用”向“以用为主”的思想转变。打破以往那种单纯固守阵地,读者查找书目,图书馆员入库找书的被动服务模式,使读者能够自由方便地进行信息数据的咨询与查找,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开放,竭尽全力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二,信息资源数字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数字资源为基础、以门户网站为平台、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各图书馆中逐步建立,网络的自动化、资源的共享性为读者提供了跨时空的自助式、开放性的服务。第三,服务功能的一体化。这种服务方式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往,一个窗口只能提供一种服务。如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与保障下,将图书馆的物理建筑服务空间、用户的社会公共空间、读者的学习工作空间、公众的家庭生活空间、网民的网络数字空间等融为一体,将图书馆馆员与广大读者服务对象融为一体,实现服务推广的全域整合协同,实现服务资源的全域链接共享,实现图书馆无时空无边界的服务,为更多读者、群体及城乡带来无限跨域的服务时间、空间及服务资源内容。第三,读者权益的平等化。传统图书馆根据读者的身份来限定其利用馆藏的范围,这就导致很多读者不能把想要阅读的书籍借阅到,从而使很多的藏书不能被充分使用。在开放的图书馆里,要求图书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受年龄、地位、文化程度、国籍和身份等条件的限制,只要遵守规章制度,就可以随意地在图书馆进行阅读、研究、自修等。另外,现代图书馆服务对象的范围也逐步走向开放化,不再局限于本馆、本地区、本国家的读者,而是面向所有社会民众开放,使本馆的馆藏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总而言之,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要,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在不断地进行变化。在思想上,从“重藏轻用”向“以用为主”的方向转变。在服务的手段上实现了由人工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向以计算机管理的自动化服务方式的转变。在服务的功能上实现了由藏、借、阅各自为政向藏、借、阅、检、咨一站式、一体化的服务方式转变。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封闭到半开放再到如今的全域开放,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以便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