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引导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法国对文化事业的资助是典型的基于政府主导的公共财政模式,他们的文化预算占国家总开支的1%,各级地方政府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为国家政府投入的两倍。美国国家认为对文化的干预越少越好。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珍妮特·丹哈特和罗伯特·丹哈特创立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服务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以达到整个公共服务领域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引导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法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设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提供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央集权”,突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法国对文化事业的资助是典型的基于政府主导的公共财政模式,他们的文化预算占国家总开支的1%,各级地方政府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为国家政府投入的两倍。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模式(www.xing528.com)
美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没有设立正规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文化事业的资助属典型的基于市场导向的公共财政模式。政府只提供严格的法律保障与宽松的外部环境,将文化艺术活动放置到市场经济和民间社会中成长。政府对非营利性文化单位通过中介机构给予有限资助,或通过综合运用融资工具、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广泛吸收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事业。美国国家认为对文化的干预越少越好。
(三)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与民间“合作共建”管理模式
英国的文化管理体制介于法国和美国之间,一方面借鉴法国对全国文化“一竿子插到底”的直接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采纳美国对文化管理的超脱,但又不是完全放手,即“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英国对文化事业的资助是典型的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公共财政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