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机制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机制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状腺可依据自身贮碘量的多少,自动调节其对TSH的敏感性。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机能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碘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的临床应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做甲状腺手术以前的准备,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出血,方便手术操作。另一种情况是用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发生时的紧急抢救。对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及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人,给予过多的碘,有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称碘甲亢。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机制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的反馈性调节,能适当地满足全身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而甲状腺的自身调节,主要是适应食物或药物中碘供应量的多或少,使腺体保持足够的碘储备,从而使甲状腺合成激素的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当碘缺乏时,甲状腺摄取碘的能力加强,合成较多的T3。因为合成T3比合成T4可以节约四分之一的碘,而且T3的活性比T4强数倍,故可以借以满足在缺碘情况下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

短期小量的碘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而短期大量的碘供应,当甲状腺内的碘增加到一定水平时,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酪氨酸的碘化受到抑制,使甲状腺内的激素合成减少。这个现象称为Wolff—chaikoff效应。这种效应起到一种暂时性的保护作用,即可以避免在碘摄入较多时,甲状腺合成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但如果继续长期地给予较多的碘,则发生Wolff—chaikoff效应脱逸,甲状腺激素合成恢复正常。脱逸现象是一种适应现象。由于这种适应,才使人在长期摄入较多的碘时,不致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

药物剂量的碘能够迅速且短暂地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称为急性抑制效应。这种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尤为突出。此作用不同于Wolff--chaikoff效应。Wolff--chaikoff效应虽然很快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被阻断,但这一作用对临床表现的影响是缓慢的。因为甲状腺内有贮存的激素,必须在贮存的激素释放完了之后才能使其分泌减少。而急性抑制效应则能快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即使甲状腺滤泡中还贮存有很多的甲状腺激素,也能迅速降低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当然这种抑制作用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就会发生脱逸现象。(www.xing528.com)

甲状腺可依据自身贮碘量的多少,自动调节其对TSH的敏感性。甲状腺含碘量多时,其对TSH的敏感性降低;含碘量少时,则对TSH的敏感性升高。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机能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都有重要意义。比如长期缺碘,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使甲状腺发生代偿性肿大,因此小剂量碘可以治疗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另一方面,超过生理剂量的碘由于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反馈性地使TSH分泌增加,从而刺激了甲状腺的增生,使其功能得以代偿,而造成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短期给予碘治疗,由于急性抑制效应,可以使甲状腺缩小,变硬,血流量减少,代谢率降低。长期应用,产生脱逸,则会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情。因此,目前碘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的临床应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做甲状腺手术以前的准备,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出血,方便手术操作。另一种情况是用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发生时的紧急抢救。对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及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人,给予过多的碘,有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称碘甲亢。而对原来有甲状腺疾病的病人,如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或放疗及手术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甲状腺激素合成有缺陷的人,长期应用碘剂,由于疾病本身有可能使抑制效应持续不停,不能发生脱逸,造成甲状 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