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畅销小说:《自由之路》的精彩故事

畅销小说:《自由之路》的精彩故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由之路》是萨特的长篇三部曲,第一部《懂事的年龄》和第二部《延缓》发表于1945年,第三部《心灵之死》发表于1949年。这部长篇小说是萨特在经历了战争的磨炼和考验之后完成的。第一部:《懂事的年龄》1938年6月,三天里发生的事情。洛拉平时吸毒,马提埃估计她是吸毒过量而死的。这种情绪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显示出来的。他害怕加入某个组织将失去自由。

畅销小说:《自由之路》的精彩故事

《自由之路》是萨特的长篇三部曲,第一部《懂事的年龄》和第二部《延缓》发表于1945年,第三部《心灵之死》发表于1949年。这部长篇小说是萨特在经历了战争的磨炼和考验之后完成的。

第一部:《懂事的年龄》

1938年6月,三天里发生的事情。

马提埃是巴黎的一个中学哲学教员,三十五岁,他有一个情妇玛赛儿。七年来,他每周四次在她那儿过夜,但就是不愿意和她结婚。玛赛儿告诉他,她已经怀孕两个月了,怎么办?马提埃想到打胎。玛赛儿说她知道有一个老太婆秘密地干这种营生,只收四百法郎。

马提埃当夜就去找那个老太婆,但他发现那儿的条件实在太差,他不想让玛赛儿冒这个险。他想到他的女友萨拉曾经打过一次胎,她或许知道一个可靠的医生。

马提埃去找萨拉,告诉萨拉,玛赛儿怀孕了,正打算去打胎。萨拉不同意让玛赛儿去打胎,但最后还是告诉了他一个地址,那是从维也纳逃出来的一个犹太医生,妇科专家,但索价很高,要三千法郎。

马提埃去找他的朋友,证券经纪人丹尼尔。他告诉丹尼尔,玛赛儿怀孕了,正需要钱打胎,并表示他不再爱玛赛儿。他向丹尼尔借五千法郎,丹尼尔表示没有这笔钱,劝他去借高利贷,并对马提埃说:“我甚至高兴自己没有钱借给你。你总是想做一个自由的人,这给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你去做一件自由的事:你只消与玛赛儿结婚,只要说一句话,你的全部生活就会起变化。”马提埃表示不愿意结婚。

马提埃又去向他的哥哥雅克借钱。雅克娶了个有钱的太太,用嫁资买下了一个公证人事务所。但雅克拒绝借钱,因为他不愿意帮助马提埃自欺欺人。“你的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谎言上的。你是个对自己感到羞耻的资产者。……”雅克答应借给他一万法郎,条件是,马提埃与玛赛儿结婚。马提埃拒绝了。

老朋友布吕内来访。他建议马提埃加入共产党。“这是为你好,不是党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党。”马提埃心想:“他比我更自由:他与自己、与党相一致,而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但马提埃无意加入共产党,“人家说,只要跪下来,你会相信。但是对我来说,我首先要相信,然后才能下跪。”

谢尔庚神情紧张地告诉马提埃他的情人洛拉死了。洛拉平时吸毒,马提埃估计她是吸毒过量而死的。谢尔庚想起有许多信件在洛拉那里,信里谈到购买毒品的事情。如被警方发现,会给他来带麻烦。他不敢回去取,马提埃答应代他去取。马提埃潜入洛拉的房间,找到了信件和五千法郎。他望着钞票,有些犹豫,终于放了回去。这时候,他听到洛拉的声音,原来她并没有死,醒过来了。马提埃拿着谢尔庚的信走了。

马提埃到公务员基金会去借钱,没有结果。马提埃回到洛拉的房间,打开箱子,取出五千法郎,溜了出来。他把钱交给了玛赛儿,并告诉她,钱是偷洛拉的,玛赛儿认为马提埃不理解她,要他出去,把钱带走。马提埃把钱扔下离开了。

洛拉来索还五千法郎,否则她要起诉。马提埃拿不出钱。这时丹尼尔来了。他带来了马提埃留在玛赛儿家里的五千法郎。洛拉走后,丹尼尔宣布,他要娶玛赛儿。一是为了帮助玛赛儿保全孩子,二是为了改变他自己的同性恋癖。马提埃想:“难道这就是自由?他行动了,现在他再也不能后退。……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目标的,好像人家把我的行为的后果偷走了似的。”丹尼尔告辞。马提埃感到自己孤身一人,并不比以前更自由。“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对自己说,“我到了懂事的年龄。”

《懂事的年龄》所描写的环境主要是宾馆,酒吧和卧室,萨特把这些在小圈子中的知识分子的焦虑和孤独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按照他一向主张的“真实性”原则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面对着荒诞的世界,平庸的生活,既感到压抑又无所寄托,最后的结论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目的的。”这种情绪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显示出来的。

马提埃在不断思考,又摇摆不安。他渴望着行动,却又始终下不了决心。1937年他下不了决心到西班牙去战斗,虽然他在内心是同情共和派的;他下不了决心加入共产党,虽然他常常想这样做。他唯一关心的是怎样保存自己,以便采取某种行动,那种他认为是自由的深思熟虑的行动,这个行动会吞掉他的全部生活并开始新的生存。他总是在等待,然而他又感到岁月轻轻地,偷偷地流逝,岁月从身后抓住了他,那三十四个年头。因此,他感到自己的生活道路暗淡无光,庸庸碌碌,毫无意义。

萨特在小说中,集中笔墨描写了马提埃的摇摆不定,无力进行决定性选择的状况。为了给玛塞儿打胎,他到处找钱。他先是找到自己的兄弟,一个飞黄腾达的资产阶级律师,后又找到自己过去的朋友共产党员吕布内。马提埃始终处在这二者之间,表现为一个个人主义者,他既不能飞黄腾达,又不能加入共产党的队伍参加战斗。正象雅克所嘲笑的那样,“你诅咒资本主义社会,但是你是这个社会的官吏;你夸耀自己对共产主义原则的同情,但是你又害怕直接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去。……你蔑视资产阶级,然而你是个资产者,资产者的儿子和兄弟,而且你过着资产者的生活。”

马提埃感到自己的生活没有目的,没有意义。“加入党就意味着赋予自己的生活一定的意义,就意味着选择人生,行动起来,竖立信念。就意味着得救”。但是他始终拒绝加入共产党。他想继续做一个自由人,而且他更喜欢对现存秩序表示愤怒,而不是献身于新生活的建设。他要自己的独特个性,他说,“我喜欢对资本主义表示愤怒,但我又不愿意别人消灭它。那样我就不会再有表示愤怒的根据了;我喜欢自己充满蔑视和孤独”。

马提埃想摆脱而又始终不能摆脱焦虑苦闷状态,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动摇不安,重要的是作出选择。但是他始终不能迈出第一步。他害怕加入某个组织将失去自由。他的命运不能确定。他的焦虑不安是因为没找到自己存在的支点,因而他就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马提埃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萨特对待这个人物的态度是严肃的。至于其他几个人物,萨特多持批评的态度。

鲍利斯·谢尔庚从马提埃那里学到了“自由哲学”,但是他对“自由哲学”的理解是错误的,是萨特所不能赞同的。谢尔庚对自由的理解是:“可以为所欲为,要怎么想就怎么想,除了对自己之外,可以不对任何人负责。经常对全世界考虑的东西表示怀疑。”他不但这样想,而且这样去实践。他认为自己是完全自由的人,为了证明他已摆脱了任何道德标准,他甚至去旧书摊偷书。谢尔庚显然是错误地理解了萨特的自由选择的思想,因而是萨特所否定的人物。

谢尔庚的妹妹伊薇士,马提埃称她是“垮了的女孩子”,他具有尖锐的批判意识,因而对现行的道德标准,对父母、对大众所尊重的传统,采取了无政府主义的反抗态度。传统的理想破灭了,但她并没有找到任何新的人生观。因而她深感空虚、压抑、麻木、甚至厌恶生活,意志消沉,有时突然爆发莫名其妙的愤怒、酗酒和胡闹。

在这部小说中,也显示了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原则。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难以逾越的,每个人都是从我的自由我的行动出发,他人总是企图侵害我的存在和我的自由。因此,我与他人的关系是永恒的冲突。用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的话来说,就是,“当我试图摆脱他人控制时,他人也试图摆脱我的控制;当我试图奴役他人的时候,他人也试图奴役我。”在小说中,萨特把这个存在主义原则运用到情人们身上。小说中的情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对方。他们之间存在着可怕的隔阂,在这里,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其中包含着憎恨。如谢尔庚有时会憎恨洛拉,他会想:“她在害我。”马提埃憎恨玛塞儿,当他坐在另一个情人伊薇士旁边时。玛塞儿也憎恨马提埃,因为他使她怀了孕。

在谢尔庚与洛拉这一对情人之间,谢尔庚恰恰是在洛拉爱抚着他,想着如何爱他的时候,憎恨洛拉的。洛拉常向谢尔庚提问:你在想什么?但谢尔庚的回答总是:什么也没想。在马提埃与伊薇士之间也是如此。可见要了解情人的心是多么的困难。

萨特通过情人在最亲密的时候都不能共存这一点来表现人与人之间难处的关系。以此说明,一个人不能把心灵上真正的东西传达给别人的。

“他人就是地获”,人与人间存在着永远难于逾越的鸿沟,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永远是不可了解、格格不入的人。这一思想贯穿着整个小说。萨特的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这种孤独隔膜的世界里。

《懂事的年龄》也体现了萨特所主张的“真实性”原则。小说表现出一种“非诗意化”的倾向。诗情画意总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萨特认为它有欠真实,他要打破这种诗情画意。作者抹去了生活中的一切浪漫蒂克,即使在爱情关系上也是如此。萨特只强调世界的荒诞和混浊。在小说中,两个情人幽会时,萨特很少去描写他们的美好感受和浪漫情调,相反,作者热心描写的是:马提埃如何脱去皮鞋,小心翼翼地抓着吱吱响的楼梯,免得惊醒自己情人的母亲。他在想:“多可笑啊!”他打算下次来时,带点油给门的铰链润滑一下,以便减小些开门的声音。在进门的时候,他吻玛塞儿的嘴和脖子,小说描写道:“脖子尽是香水味,而嘴巴则散发着香烟臭味。”谢尔庚与洛拉幽会时更没有什么浪漫情调,当洛拉热情地爱抚着他的时候,他仔细地审视着洛拉的脸,他觉得这张脸苍老不堪,他为自己的青春而担心,望着洛拉,心里却怀着憎恨:“她在害我。”

这种“非诗意化”的倾向与萨特“人生是荒谬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萨特看来,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诗意的。因此,他的描写便集中到一些令人厌恶的细节上:烂醉如泥的状态,汗臭恶心的感觉。象这样的描写经常出现在小说里。当酩酊大醉的伊薇士在“苏玛特拉”餐厅大闹一场之后,滑倒在地昏然睡去时,马提埃府首望着她,感觉到“一股细微的呕吐臭味,从她那洁净的嘴里散发出来,马提埃热情地吸进这股臭味”。

第二部 《延缓》

1938年9月23日星期五。

捷克苏台德地区。街让有人喊:“希特勒万岁。英国首相张伯伦与希特勒会晤。莫里斯的妻子问《人道报》编辑布吕内是不是要打仗了。布吕内说他不知道,但是工人阶级不必害怕。马提埃在地中海岸雅克的别墅里度假,他与奥杰塔谈起伊薇士。丹尼尔带玛塞儿在某地度假、捷克政府宣布总动员。张伯伦与希特勒面谈。马塞一家旅馆的阳台上,萨拉招呼高梅茨和巴勃罗,让他们来听一个黑人唱歌。

9月24日,星期六。

法国政府公告,预备役军人必须立即到指定的部队去报到。马提埃应征入伍。

9月25日,星期天。

捷克政府拒绝接受希特勒提出的条件,呼吁英、法予以援助。高梅茨与马提埃见面,向他讲述西班牙的战况。波里斯预计自己到1940年满20岁时入伍,1942年死去,那么他这一辈子能吃了365×22顿中饭。法国总理达拉第与张伯伦会谈。由于法国对捷克承担了义务,万一捷克受到侵略,法国不能袖手旁观。菲利普在酒吧间认识一个叫弗洛西的舞女。弗洛西发现菲利普还是童身。胖路易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他去打仗。

9月26日,星期一。

马提埃出发,奥杰塔主动与他接吻告别。谢尔庚在酒吧间里听希特勒广播演说,希特勒声称,如果捷克政府不接受条件,他将用武力夺取苏台德地区。

9月27日,星期二。(www.xing528.com)

马提埃回到巴黎,谢尔庚和洛拉在海滩上。伊薇士担心德国人会毁灭巴黎。马提埃在蒙玛特区转悠,不时想到伊薇士。菲利普在街上喊口号:打倒战争!打倒达拉第!打倒张伯伦!和平万岁!有人要揍他,伊莱娜保护了他,马提埃也出来干预。

9月30日,星期五。

营房里,一个小兵对胖路易说:“和平了。”胖路易不识字,小兵指给他看报上的照片: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一起微笑。胖路易以为他这就可以回家了,军士不让他走。玛提埃到营房报到。飞机在巴黎布尔热机场上空盘旋,机场上人头济济,欢迎达拉第从慕尼黑归来。飞机着陆。人们挥舞着国旗和花环,高呼:“法国万岁!英国万岁!和平万岁!”达拉第站在舷第上,看着人群,转过身子背对热内说,“去他妈的!”

在《懂事的年龄》里,所展示的世界是狭小的,故事基本围绕着酒吧,卧室等小环境展开的。与此相反,《延缓》则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现出更为广阔的政治舞台。二战爆发,捷克沦亡,法国战争总动员。小说里的人物也被置身于大难临头的气氛之中。在《懂事的年龄》里那些茫然若失的主人公还只是在抽象地寻求自由,到了这里,他们不能不“介入”时代重大事件,他们不能不开始行动。

不过在《延缓》中,与第一部一样,萨特关心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人物对事件的反应。因此萨特并不客观地向读者叙述战争本身,而是描写各种人物对战争的反应。

马提埃与他兄弟雅克的妻子在浴场谈论战争;雅克从正面议论战争;丹尼尔疯狂地梦想战争。希特勒与张伯伦等历史人物偶尔出现在小说中,也只是谈论战争。强烈的主观因素正是这部小说的特征。

整个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它由一些打乱的,混合的主观意识流程组成。作家有意识地把一些混乱的意识流组合在一起。描写时没有停顿、没有转接,也没有段落,甚至没有把一个人物的思想同另一人物的思想隔开的句点。形成一种由对立的意见,议论,激动的吼叫、各种语言的惊叹声组成的完全混乱的印象。《延缓》记录慕尼黑协定签订前七天的故事。

马提埃仍然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他对战争的态度是消极阴忧的,他接到参军的命令后,感到自己是去参加最荒谬的战争,去参加事先就失败了的战争。他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姓名的人,他没有自己的服装,没有年龄、没有职业。他的未来被偷走了。许多人都拒绝参加战争,开小差,逃到瑞士去。他想道,“何必呢?……这不是我的事。西班牙战争也不曾是我的事,共产党也不是我的事。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己的事呢?”他怀着烦躁的心情问自己。他终于明白了,战争是一种疾病,“我的事是当一场疾病来忍受它。不为什么。为了清洁。我将是一名勇敢的病人,仅此而已。”

马提埃的内心显得更加矛盾和摇摆。一方面,他痛恨战争,谴斥战争,谴斥法国当局的不抵抗立场,嘲笑慕尼黑的滑稽剧。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是无能为力的,无法去反对这个集体的发疯行为。人是注定要害战争病的,注定不被他人理解。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被无能为力的感觉淹没了。这种感觉完全符合萨特关于人生是荒谬的,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观点。

在小说中,战争主要不是作为社会邪恶出现的,而是作为世界永远是荒谬的一个证据。战争加剧了世界的疯狂和混乱,撕去了现有秩序的假象,更加使人们感觉到自己被抛弃了。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世界的荒谬。马提埃带着丝毫不后悔和什么也不留恋的心情去参军。菲利普在街头高喊:打倒战争。听到的回答却是人群的嘲笑和辱骂,还挨了继父的一个耳光。伊薇士从卢昂逃到巴黎,在一次歇斯底里症发作之后,投入了她根本不爱的人的怀抱。她想:“轰炸机越过了国境线。她高兴得热泪盈眶:至少在我死的时候不是处女。”

作者以强烈的嘲讽的笔调结束了《延缓》小说的最后一个场面,达拉第出现在读者面前,他在完成了可耻的慕尼黑交易之后,回到了法国,他相信,人们一定会对他大喝倒彩。但他突然听到有人在欢迎他,“他们喊道:法国万岁!英国万岁!他们举着旗帜和花环。达拉第停在第一层台阶上;他用迟钝的眼光望着他们。他转身向热内,哼了一句:去他妈的!”

第三部 《心灵之死》

《心灵之死》是三部曲的高潮,它描写了法国1940年的失败时刻,小说展示出:人被迫投入战争,民族遭受灾难,人显得完全无能为力,显得更加孤独。

简要故事情节如下:第一部分:

1940年6月15日,星期六。

西班牙的马德里陷落后,共和国的将军高梅茨流亡到美国纽约,找到为一家杂志写艺术评论的工作。萨拉带着巴勃罗在法国公路上逃难。

6月16日,星期天。

马提埃和他的同伴们,呆在一个村庄的谷仓里。前方打了败仗,他们在驻地无所事事。谢尔庚在马赛的后方医院养伤。伊薇士来看他,她已嫁给一个叫乔治的富家子弟,乔治也在前线打仗。村子里有人发布消息,说是法国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马提埃他们还以为可以重新过太平日子呢。后来证实这是谣言。马提埃遇到一群从前线撤下来的败兵,他们没有军官统帅,各行其是。比奈特入伍前是地铁的职员,他带着马提埃去拜访村邮局的女邮递员,他俩已恋爱上了。村里的军官撇下士兵了,士兵们打开一个酒窖痛饮。

6月17日,星期一。

比奈特、女邮递员和马提埃到村子外面去散步。丹尼尔在塞纳河畔看到一个年轻人想自杀。便把他挡住,并带他到自己家里。年轻人说他叫菲利普,是从前线逃回来的。大家都逃,他也跟着逃回来。女邮员发现比奈特戴着结婚戒指,比奈特随手把戒指扔掉。一个中尉带着一队轻骑兵来到村子里。比奈特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与德国人打仗。女邮员要马提埃阻止他。马提埃对比奈特说:“应该我替你去送命,因为我不再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我打一开头就弄错了。”马提埃和比奈特去找带兵中尉,中尉把他们拨给一个下士指挥,守卫教堂的钟楼。

6月18日,星期二。

洛拉来到马赛看望谢尔庚。谢尔庚告诉洛拉,他的朋友有一架飞机,准备开到英国去,继续作战。洛拉不让他跟他们一块去。谢尔庚转念想到一个小地方去当教师,与洛拉结婚,带着伊薇士一起生活。

清晨六点。德国人进入村庄,村里其他几个防守点都被攻克,唯独马提埃和他的伙伴们还在继续抵抗,比奈特等人相继牺牲,钟楼上只剩下马提埃一人。

“见他妈的鬼”,马提埃高声叫,“我们不见得不能再坚持十五分钟。”他走近栏杆,站着射击,这是一个巨大的复仇;每发子弹都是对他从前出于顾虑没有做成的一件事的报复。这一枪射向洛拉,因为我不敢偷她的钱,那一枪谢向玛赛儿,因为我本应当甩掉她,另一枪给奥杰塔,因为我不愿去吻她。这一发子弹是为了我没敢写的书,那一发为了我拒绝自己去做的旅行,另一发统统地射向所有那些我本心厌恶,但又努力去了解的人。他在射击,各种法则都被打得七零八落,你要爱你的邻人如同爱自己一样,“邦”一下打中这个王八蛋的鬼脸,你不能杀生,“邦”一下打中对面这个混蛋。他向人、向德行、向世界开火:自由就是恐怖;村公所着火了,他脑子里着火了:子弹呼啸,世界即将爆炸,与空气一样自由,我跟着世界一起完蛋,他射击,他看一眼手表:十四分三十秒;他不再要别的任何别的东西,除了半分钟的期限,正好用来射死向教堂奔来的、那么自豪的漂亮军官;他向漂亮军官开火,向大地上全部美好的事物,向大街、向花卉、向园林、向所有他爱过的东西开火。美扎了一个不雅观的猛子消失了,马提埃还在射击:他是纯洁的,他是万能的,他是自由的。十五分钟。

第二部分。

布吕内从前线退下来,孤身一人,深夜来到一个村庄,叫开一个农家的门。他想留下休息一会儿,农家夫妇怕受连累,赶他出去。天亮时分,他来到村里的广场,看到教堂的钟楼上烈火熊熊。他被俘了。德国兵押送俘虏到战俘营去。战俘们的秩序很乱,一个中士要布吕内出面维持秩序,他拒绝。布吕内留心寻找俘虏里的共产党员,他认为共产党员应该凑在一起做些工作。德国人清理战俘,阿尔萨斯被认为是德国领土,因此阿尔萨斯籍的战俘都被释放。战俘营要转移,当局声明不会把他们撤离法国本土。列车向东奔驰,大家猜不透德国人要把他们带到什么地方去。列车驶过法国境内最后一个车站,大家才明白他们的目的地是德国。火车减速时,一个印刷工人纵身跃出车厢,德国兵把他打死,布吕内觉得自己像处在一个巨大的垃圾桶里,有人在里面踢脚。在他背后,印刷工人的尸体在路基的边坡上。明天拂晓,死人的肉体和生锈的钢轨上将淌出同样的汗水。

在《心灵之死》中,萨特把他笔下的人物置身于战争的灾难之中。集中笔墨描写了人们最严重的病态的肉体状况和病态的荒谬的心灵状态。

比如西班牙人高梅茨这个人物。他过去是一个画家,共和国将军,西班牙陷落后,他到了纽约,成了一个失业记者。他是在晒得灼热的马路上得到巴黎陷落的消息的。酷暑使他汗流浃背,他对“无用的太阳”、“无用的白昼”感到一种荒谬的气氛。巴黎陷落后,他的妻子萨拉带着幼小的儿子沿着公路逃难。她用尽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力量,避免同人群混在一起,逃难的人群像野兽,使她感到恐惧:“味道,人的味道,热乎乎的,腻人的,病态的,刺激性的臭味,一种有思想活动的野兽的臭味。”

还有丹尼尔,这个人物有严重的变态心理,他对法国的沦陷反而感到快乐,预言“刽子手的时代来到了”。他对美少年菲利普怀着病态的欲望,他被这种病态欲望折磨得痛苦万分,恨不得把菲利普劈成两半。

还有日渐苍老的洛拉,患着子宫癌,怀着恐惧的心情接受谢尔庚的爱抚。

犹太人沙尔罗,对德国人的到来恐惧万分,他知道德国人在屠杀犹太人。“不是我害怕,而是我身上的种族害怕。这一点没有丝毫办法。”

《心灵之死》中所有的人物都感到恐惧、绝望,感到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被抛弃;感到茫然若失,束手无策。更为可怕的是,在这种恶劣的境遇中,人们不但不能相互帮助,反而残酷地相互打击和伤害。“他人即地狱”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和痛苦,他们非但不能联合起来,反而彼此成了敌人。有一队勇敢的人,打算反抗法国当局宣布投降的命令,抵抗德国人进驻法国。但他们的勇敢行为没有得到居民的任何同情,相反他们遭到农民的敌视。人和人之间永远是隔膜的。这就是萨特想要说的。士兵们看到自己的军官逃跑,深感绝望,“他们从来也没有爱过我们,谁也不爱我们:老百姓责备我们没有保护好他们,军官扔下我们不管,农民恨我们,德国佬趁黑夜往前闯,我们只是下等人。”

士兵得到法国投降的消息后,更加绝望,他们觉得自己是“无罪的罪人”、“战败的怪兵”,历史的审判将落在他们头上。他们痛苦得发疯,他们大笑,他们要把自己的悲哀淹没在笑声之中。“和平是一种偶然机会。他们笑了,他们撞上了荒诞的命运之墙……,他们笑,是为了惩罚自己,是为了净化自己,是为了替自己报仇。不讲人性的人,太讲人性的人,处在绝望的两方面,都是人。”

在萨特的笔下,主人公的英雄行为也只表明内心的绝望,世界的荒诞与虚无。当马提埃勇敢地谢击进村的德国兵时,却是一次绝望的歇斯底里的大发作。马提埃觉得他不是在射击敌人而在射击人类,射击美德,射击他所爱过的信任过的一切,觉得他是在枪杀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这一枪为玛塞儿,我本应该离开她;这一枪为奥杰塔,我曾经不想吻她……,这一枪为我没有胆量写出来的著作;这一枪为我放弃的旅游;这一枪对准所有的坏蛋,我曾想要憎恨他们,同时又试图理解他们……”

马提埃本来完成了一项英雄的壮举,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阻击了德国军队晚进村庄十五分钟。但在萨特的笔下,这种英雄行为仍是为了表现存在的荒诞和无意义。不过马提埃的这个决定性的自由选择是积极的,他在枪林弹雨中完成了自己的选择,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在射击,他是纯洁的,他是万能的,他是自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