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非常重视文学的真实性,他认为以往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各种典型人物,实际上是经加工而“失实”的人物。萨特认为应当排除这种先入为主的理性观念,要真实地再现个人的内心世界,恢复人物的精神面貌。
萨特在《恶心》一开头就写道:“最好的是逐日逐日地记述事件。记日记就是为了清楚地看待他们,不放过它们细小的差别,那些小事情,尽管它们看来微不足道,特别是对它们分门别类。应该说出我是怎样看这张桌子,街道,这些人,我的烟,因为正是这些发生了变化。”这一段话表现了萨特对真实性的追求,萨特所追求的是,表现在最平凡状况下的世界面貌。即使是令人反感的面貌,但只要真实。萨特认为,绝不应该把世界和人表现得比现实的世界和人更美或更丑,真实才是重要的。这样看来,萨特是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来反对典型化的原则了。
为了使他笔下的人物世界具有真实感,萨特往往喜欢采用这样一些表现手法。(www.xing528.com)
一是加强戏剧冲突。萨特认为,人的本质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但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选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选择的后果。因此,作出自由选择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它必然伴随着激烈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才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因此萨特在剧中往往把人物推到孤立无援的绝境,以加强戏剧冲突。在绝境中的自由选择往往能够体现人的本质,反映出人物真实的心灵世界。
二是处理的故事的结尾。为了表现人物的真实性,萨特不愿拔高或贬低他笔下的人物,他只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来表现。这一点往往表现在他的故事的结尾上。《自由之路》的主人公马提埃在临死之前的十五分钟,举枪向敌人射击,本是英雄之举,但他所说的话却似乎有些反常,他向敌人射击,却并不是向敌人复仇,他的“每一发子弹都是对他从前出于顾虑没有做成的每一件事情的报复。”明明是向敌人射击,他却说:“这一枪射向洛拉,因为我不敢偷她的钱,那一枪射向玛赛儿,因为我本应摔掉她;另一枪给奥杰塔,因为我不想吻她……。”萨特这样处理人物,都是出于真实性的考虑。即使是英雄人物,也不拔高,使之高大完美。又如《毕恭毕敬的妓女》的结尾,妓女莉吉最后不是开枪打死欺骗和侮辱她的弗雷德,而是默不作声,倒入他的怀里。这似乎有悖情理,但在萨特看来,这是十分真实的。他不想拔高一个妓女的形象,他要表现的只是生活中活生生的真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