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疗舆情来源分析

医疗舆情来源分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经央视深入调查发现,产妇肛门并未被缝,而是对产后痔疮的紧急止血处理。事件后期引发了一系列诉讼,其间公众对助产士收受红包一事的猜疑,严重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声誉。有关医院的舆情也并非全都是医患矛盾引发的,医护群体维权意识的提高,使舆情事件从内部发生的可能性上升。上级主管部门也回应称,当地卫健委和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舆情随之渐渐冷却。

医疗舆情来源分析

2007年,有记者谎称“尿痛”,用绿茶冒充患者尿液,将其交给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上套”的10家医院中有6家检测呈阳性。媒体随即刊发新闻《茶水当作尿液样本送检,医院竟化验出了炎症》,掀起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极大愤怒。后来,全国92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以实验证明:茶水当成尿验,九成化验单呈假阳性。专家表示,尿液分析仪器是针对尿液设计的,无法辨别液体种类。茶水中含有大量的未知干扰物质,如果“以茶代尿”,很容易产生假阳性反应。该记者既缺乏医学常识,又缺乏严谨科学的态度。对此,央视新闻节目以《到底是绿茶发炎,还是记者良知发炎》为题进行了讨论。

2010年,深圳一名孕妇在医院顺产下男婴后,被丈夫发现肛门处被缝线。助产士称是免费为其做了痔疮手术,但其丈夫陈先生怀疑助产士因索要红包不成伺机报复,这一事件被媒体称为“缝肛事件”。后经央视深入调查发现,产妇肛门并未被缝,而是对产后痔疮的紧急止血处理。伪造夸大这则假新闻“缝肛事件” 的记者事后接受采访,也承认自己为了博取公众眼球,在未充分调查双方当事人的情况下,凭患者单方面的说辞撰写了这则“新闻”。事件后期引发了一系列诉讼,其间公众对助产士收受红包一事的猜疑,严重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声誉。

2015年,一患者因为交通事故接受胸腔手术,数月后在多家医院检查均被告知“右肾缺如”。患者怀疑手术医生将其肾脏“偷掉”,并提出了巨额赔偿申请。一家媒体则以《我的右肾去哪了》为题,报道了其胸腔手术之后右肾失踪的事件,引起强烈反响。随后调查组公布结论:右肾未丢失,但有外伤性移位、变形、萎缩的状况。事件的反转,令公众对医院的谴责转向了对媒体的攻击,但对医患关系造成的伤害却需要长时间来治愈。

以上案例,或是由媒体恶意策划,或是医患纠纷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放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患关系的严峻和医院面对媒体时的能力短板。调解医生与患者的矛盾,维持医院与媒体的关系,都是医院面对常态化舆情的工作重点。(www.xing528.com)

有关医院的舆情也并非全都是医患矛盾引发的,医护群体维权意识的提高,使舆情事件从内部发生的可能性上升。此类舆情有时会将利益分配等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舆情应对更需体现管理者的担当与态度。

2020年3月,有网友在微博贴出陕西省某医院“抗疫”一线补助名单,大部分医护人员补贴金额不足1000元,而部分院领导补贴数额达到8000至12000元。微博发出后引发舆情,网友对医院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次日,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回应表示,院方工作不严谨,公示了错误名单,虚心接受各界监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诚恳致歉,对补贴金额重新核定提出严格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也回应称,当地卫健委和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舆情随之渐渐冷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