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通报是突发事件中官方信息的载体,一篇简陋的情况通报,对舆论的引导效果甚微,甚至会引发新的舆情;一篇合格的情况通报,则能成功控制舆情的发酵,平息公众的不良情绪。
2017年,山东郯城官方发布的微博称居民侯某某在微信上发表诋毁宗教信仰言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前因后果模糊,事件交代不清,没头没脑的一篇通报让公众大感迷惑,引来众多网络“大V”批评质疑。通报没有发挥好信息有效传达的功能,那就是一篇不成功的通报。2020年,吉林梅河口警方就一对情侣被女方前夫所害的案件发布了通报,内容中使用了具有主观色彩甚至有些低俗的措辞,如“自古奸情出人命”“犯罪嫌疑人某种程度上讲也值得同情”,遭到网友批评。通报不能以客观的立场和准确的语言叙事,也是不合格的通报。
一篇好的情况通报,应兼具及时、准确、详尽、立场正确等要素。2019年,北京警方对一起劳斯莱斯堵塞医院急救通道的事件作出的情况通报,被《人民日报》称赞为“堪称教科书”,评论称“公共事件,舆论关切,不吞吞吐吐,不拖泥带水,更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最大程度复盘背景,有效率更有效果,公信力就是这样提升的,这种通报多多益善”。这份通报分为涉案牌照、涉案车辆、其他情况三部分内容,详细记述了涉案人员与车辆的调查结果,还原事件全过程,公布了对涉案人员及造谣者的处理结果,回答了公众“豪车什么来路?”“为何有其他车辆被放行通过?”“司机是否有背景?”等疑惑。
在引发了巨大轰动的“昆山反杀案”中,昆山警方的通报也得到了一致好评。通报分为案情基本情况、侦查认定事实、案件定性及理由、其他相关问题四部分,对死者是否酒驾、反杀者是否正当防卫、是否涉黑涉毒、宝马车来源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让这起全国瞩目的案件尘埃落定。
由上述两则通报可以看出,一则好的情况通报可拆分为几个部分,对舆情关切的回应、详细调查事件的结果、公众疑问的解答、措施和表态。
对舆情关切的回应,可以用“×××事件引发社会关注,×××(部门)对此展开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等简单语句概括。(www.xing528.com)
调查结果是通报的主要内容,应对事件定性,涉事人员相关信息、事件起因、事发过程还原、相关证据梳理等,内容应尽量详尽。
公众疑问的解答,需要相关部门对舆论保持监测,针对舆论热度最高、风险最大的问题进行集中解释,如调查中发现案中案也应一并通报,消灭谣言、无端猜忌和断章取义。
措施和表态,包含对当事人及造谣传谣者的处理、相关部门的整改方案,以及官方对此事的态度和对公众的告诫,如“对此类行为,公安机关将严惩不贷,望广大市民遵纪守法,不要对不法行为怀有侥幸心理”“感谢广大网友监督与支持”“在此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等。
当然,有时调查的全面性和回应的及时性是不可兼得的。在突发重大事件中,公众情绪波动较大,官方可根据事件的处理进展和舆论反馈进行动态回应,保持一定的节奏和密度连续发布时效性强的信息,在事件调查清晰后再给出一锤定音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