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有效控制舆情热度记忆,防止燎原效应?

怎样有效控制舆情热度记忆,防止燎原效应?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勇敢面对积极回应,主动引导舆情走向,只能在错失中扭曲真相,深陷舆论沼泽。不是所有的事件、事端都能引发舆情,但一个小火星引燃了一场舆论大火,已然是司空见惯,这种现象被业界称为“灰犀牛”特质。择期披露、“定制新闻”的背后,是否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持续做好舆情监测,精准防范次生舆情,才能真正让节奏企稳。

怎样有效控制舆情热度记忆,防止燎原效应?

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其中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面临舆情危机的当事方。民意诉求里存在的同情弱者、追求透明、渴望公平等元素,都需要被高度重视,在舆情达到抛物线高点前,做好降维研判。

子弹到底能飞多久?“快闪”时代,热点在经历井喷之后就迅速冷却,那是不是也意味着在被动接招时“靠”过时间窗就能硬挺过去?答案是,传统媒体“控股”的时候大概率可能,自媒体丛生的当下那是绝无可能。不勇敢面对积极回应,主动引导舆情走向,只能在错失中扭曲真相,深陷舆论沼泽

有知名媒体人研判舆情扩散规律后提出了“网络事件七天弥散定律”,即:从网络舆情爆发、公众情绪被点燃,到话题居高不下形成全网转发,再到被新的事件覆盖,关注逐渐消失,这个过程通常在七天左右。但也有些舆情事件不仅突破了七天,反而出现多个舆情反复发作的现象。对独立事件的纵深发掘,对同类联想的横向延展,不但延长了周期,而且弥漫成拷问全社会的“连续剧”。马航MH370去向之谜、杭州保姆纵火案、江歌案、泰国坠崖杀妻案……都在时间里反复循环,在一个启发点上被反复激起。

即使是七天的舆情记忆窗,酝酿期、爆发期到衰退期,期期都不可无视。“表态快,真相少;道歉多,问责少”的应对套路,留给时代底片的就是典型的舆情烂尾工程。

有的放矢带节奏要遵循抛物线原则,在每一个点位上都作出正确的发布。在这个问题上,以往的舆情应对经验严重不够用,倒逼舆情应对视角刷新和技战术能力升级,精准地理解“后真相时代”的新规律,用好大数据平台的“分析分辨力”,考验媒体综合研判、融合发力的智慧。

把握周期性特点,因势利导,方得始终。

1. 被忽视的酝酿期。

不是所有的事件、事端都能引发舆情,但一个小火星引燃 了一场舆论大火,已然是司空见惯,这种现象被业界称为“灰犀牛”特质。潜伏周期苗头弱,大概率转瞬即逝,也可能多点爆发,新媒体传播格局下,持有侥幸心理、坐等新闻自发性衰退舆情快闪,有时会瞬间破防。大多数舆情爆发是一夜之间完成的,此时舆论关切点已经聚焦成形,做好舆情监测和事件核实、处理,避免负面舆论进一步扩散,是首责。(www.xing528.com)

2.无可回避的舆情爆发期。

一旦进入爆发期,就要预防多个舆情周期的脱靶式循环,事件点遭纵向挖掘,记忆点生横向联系,舆情热度被反复拉高……回应舆论关切点,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事实以及阐释框架,统筹各类新闻传播资源,就成为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3.随时被助燃的舆情衰退期。

热议渐渐平息并不能掉以轻心,节外生枝,由于某个事件被提及或者新情况新细节出现重新刺激网友关注神经,导致走低的舆情再次置顶,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相比于对热点的快餐式跟进,基于背景调查和证据鉴别之后作出的判断,能够相对客观准确,也为清晰表达立场、正确引导舆论打下基础。这种思维正餐不仅更加全面客观,也对舆情的终极导向起到决定性作用。跳出事件本身,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一直在飞的子弹”,看看它的射程有多远,杀伤力有多强。择期披露、“定制新闻”的背后,是否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那些动用网络水军的精准卡位策划,是否有更大图谋?持续做好舆情监测,精准防范次生舆情,才能真正让节奏企稳。

现实情况是:遇到突发事件,用足媒体融合力的少,多个端口一个声调的多,各平台缺乏差异化运营,节奏没带起来,还常常因此成为次生舆情的导火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