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内容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后来人们把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类型。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本义来说,创新指的是一种经济活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从创新概念中演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从熊彼特创新理论中分化出来的。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技术创新的内涵应当包含创新过程、创新内容和创新结果三方面。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重组生产条件和要素,不断研制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获得市场认同的一个综合过程。通俗地说,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
在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和产品创新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要素创新
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要素创新就是指企业在生产时对以上三要素进行创新。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www.xing528.com)
要素的组合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两个方面的。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就是指组合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两个要素的过程中方法的创新。
3.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创新某种新产品或对某一新或老产品的功能进行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它是强国之本,富国之源,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产业结构亦正在转型。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发展对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需求十分巨大,而我国目前在产业技术方面自身的供给能力以及对相关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显得极为匮乏。因此,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应当是在产业技术或能够产业化的新技术上下功夫。
(二)制度创新
制度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的集合,它旨在制约追求主体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群体或个人的行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这种框架制约着人们的选择、集合,从而构成社会经济秩序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这里主要是指经济制度,具体有企业的产权、经营和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投融资制度等。所谓制度创新是指改进现有制度安排或引入一种全新制度以提高制度效率及其合理性的一类活动,如:企业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国际上经济理论研究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都充分表明,制度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它通过调整制度来安排和协调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有效刺激和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为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制度创新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需求的变化和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对组织自身运行方式、原则、规定的调整和变革。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使组织中各种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制度创新能调整生产关系和变革体制,它为各类创新活动主体追求持续创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提高创新及经济运行的效率。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制度创新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乃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特别是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因此,在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任务十分紧迫艰巨,我们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