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目标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

目标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提出的一种管理制度。(一)目标的性质要明白目标管理,首先需要明白目标的性质。实行目标管理的功能在于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员工的动机,指导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需要、期望与企业的目标挂钩,以调动其积极性。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的。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

企业以及任何其他的社会组织,都有其之所以存在的目的与使命。目标是指企业或组织所指向的终点。这些目的或使命是通过完成一定的目标而得以实现的。

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提出的一种管理制度。它被广泛地应用在企业、医院、学校和政府等各种组织机构中,特别是应用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中。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

(一)目标的性质

要明白目标管理,首先需要明白目标的性质。

1.目标的层次性

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范围从广泛的组织战略性目标到特定的个人目标。这个体系的顶层是组织的远景和使命陈述,第二层次是组织的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组织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要转化为组织总目标,总目标更多地为组织的未来提供行动框架。这些行动框架必须要进一步地细化为更多的具体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案,这样,在目标体系的基层,有分公司的目标、部门和单位的目标、个人目标等。

企业的目标可以看作是由上至下的多个目标层次所构成的一个等级结构。处于最顶层的是企业的目的和使命,以下依次为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各个领域的目标、各个部门的目标,最底层则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在这个目标等级结构中相邻两层目标之间构成了一种目标——手段链的关系,下一层次的目标是保证上一层次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

在组织的层次体系中,不同层次的主管人员参与不同类型目标的建立。董事会和最高层主管人员主要参与确定企业的使命和任务目标,并且也参与在关键成果领域中更多的具体的总目标。中层主管人员主要是建立关键成果领域的目标、分公司的和部门的目标。基层主管人员主要关心的是部门和单位的目标以及他们的下级人员目标的制订。对于组织任何层次的人员来说,都应该有个人发展目标。

2.目标是一个网络体系

企业的目标很少表现为线性相关的方式,即一个目标实现之后才接着开始实现另一个目标,而是通常表现为一个彼此依存的网络体系。正因为如此,有些目标尽管看起来对自己的部门有利,但对组织整体却可能是有害的。就某一部门而言,拟定一些看来能完全适合自己的具体目标并不困难,但要确保它不会与其他部门的目标发生矛盾就并非易事。

3.目标的多样性

一个企业可能同时追求多种多样的目标,如利润率和投资回收率、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科研方面的竞争力、本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等。同样,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乃至每一个组织成员也是如此,他们也都具有多样性的目标。

4.目标的可接受性和挑战性

根据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维克托H.弗鲁姆(Victor H.Vroom)的期望理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发力量)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其中效价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期望值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计。因此,如果一个目标对其接收者要产生激发作用的话,这个目标必须是其可接受的,可以完成的。

同样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如果一项工作完成所达到的目的对接收者没有多大意义的话,接收者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如果一项工作很容易完成,对接收者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接收者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教育学中有一个原则叫“跳一跳,摘桃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目标的可接受性和挑战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它们统一起来。

(二)目标管理的功能与特征

1.目标管理的功能

目标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目标是整个组织存在的灵魂,也是组织奋斗的方向。实行目标管理的功能在于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员工的动机,指导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需要、期望与企业的目标挂钩,以调动其积极性。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民主的管理方法,其基础就是充分相信人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www.xing528.com)

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通过企业目标体系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把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形成一个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相互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通过这个有机整体的运转,就能把整个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等各项管理协调起来,朝着企业的总目标健康地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的。我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目标管理法,并取得较好成效。

2.目标管理的特征

(1)目标的制订者与执行者一体

在传统管理中,组织目标的制定是最高层管理者的特权,下级管理者和一般职工只有执行的义务,目标的制定和目标的贯彻是相分离的;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目标的制定要由上下级共同参与协商,目标的制定方式是“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结合,目标的达成过程也是上下共同参加的结果。

(2)目标的实施过程是“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过程

传统的管理是一种监督和强迫的方式,而目标管理强调组织所有成员的参与,注重的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3)目标是考评各级人员的依据

传统管理的工作考评主要是以被考评对象的品质、态度等为依据来进行,目标管理则强调考核要以工作实绩为依据,职工自己首先对照目标进行实绩的自我检查,然后上下级共同确定考核结果,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因此具有客观的特点。

(4)重视人的因素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实行这种制度能使工作人员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享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组织目标也得以完成。在这种管理制度下,上级对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信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三)目标管理的意义

目标管理的意义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点:1.目标管理有利于组织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现实可行的目标的制定依赖于计划工作,同样计划也必须以最终目标为依据才有意义。这就迫使组织的管理人员为实现最终目标而进行计划,同时也促使他们考虑为实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考虑与这些目标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而一套精心设计的分目标体系则提供了最好的控制标准。

2.目标管理有利于改善组织结构

为了将目标落实到岗位上,人们必须明确组织结构的状况,从而有利于发现组织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缺陷。

3.目标管理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控制工作

控制就是对进行着的业务活动加以衡量,发现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偏离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对业务活动的衡量取决于所使用的标准,而一套明确的、可考核的目标将是最好的控制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