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摄影人应紧跟收藏的潮流

摄影人应紧跟收藏的潮流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璜访谈录摄影收藏对应的是艺术家,而不在于这位艺术家拍的什么内容。所以要分清摄影收藏和摄影存档的区别。其实,摄影收藏是最大众的收藏。我个人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当我认为它是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在我财力能够支持的情况下,任何渠道我都会收藏。目前我自己的收藏系列之一是“中国摄影史名家名作”,还有反映中国早期“摄影与美术”关系的作品,以及“中国摄影科技发展”的收藏脉络。

摄影人应紧跟收藏的潮流

曾璜访谈录

摄影收藏对应的是艺术家,而不在于这位艺术家拍的什么内容。

曾 璜

摄影家、摄影理论家、摄影收藏家、华辰影像顾问。中国特稿社(新华社)原编委。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协会理论年会多项学术奖等。出版个人战地摄影集《波黑:战火浮生》。主编《图片编辑手册》《典藏:中国摄影艺术1850-2010》《报道摄影》及《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等30本有关中国摄影史的图录和画册。

接下来摄影收藏出现了,藏家处于摄影产业链的最高端,成为摄影业态中最紧缺的资源,而且他们对摄影作品的收藏开始影响摄影文化的构建和走向。

孙振军(以下简称“孙”):请结合国内外近代或半个多世纪影像界的发展变化脉络,阐述一下“摄影收藏家时代”的合理性。

曾璜(以下简称“曾”):首先,从产业链的发展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摄影师是紧缺资源。比如1994年,我去波黑战地采访,每天从战地传一张照片回来,关于波黑战争的照片当时全中国几千家报刊只有这样一张稿源。此外,摄影业态也还没有出现其他的环节,如图片编辑、艺术总监、策展人、收藏家等,所以说那时是摄影师主导摄影文化的时代。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器材的普及,摄影师多了,传播渠道成了紧缺资源,出现了图片编辑、艺术总监这样的职业。他们掌握着发稿的生杀权,他们对摄影作品的选择引领了摄影文化的发展趋势。2001年摄影节出现后,艺术总监、策展人决定了哪些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得到展出的机会。接下来摄影收藏出现了,藏家处于摄影产业链的最高端,成了摄影业态中最紧缺的资源,而且他们对摄影作品的收藏开始影响摄影文化的构建和走向,比如“当代影像艺术”的兴起、“观念摄影”的兴起,就是典型的案例。

第二,藏家是很广义的概念,包括美术馆、博物馆(摄影博物馆)等收藏体系,以及成百上千的私人文化和学术摄影收藏机构,还有艺术品投资基金等。目前中国美术馆、央美美术馆和国家博物馆都开始收藏摄影作品了,还有不少投入上亿元和几十个投入上千万元的影像艺术品收藏机构。他们的出现成了左右摄影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藏家是具包容性的。摄影收藏不是选择传统还是当代、纪实还是观念,它们只考虑作品的好坏,考虑作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考虑能否保值增值。它们只购买和收藏摄影产业链中最顶端的那些作品,用真金白银来投票,而藏家的收藏对摄影文化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

“摄影收藏是收藏历史”这句话是错的,误导了摄影收藏。摄影收藏对应的是艺术家,而不在于这位艺术家拍的什么内容。

孙:你有个观点,“只有被收藏的照片,才可以永久地传播下去”,能否谈一谈照片收藏与传播的关系?

曾:收藏对应的是艺术形态的摄影,照片史料价值的保存对应的是存档。有史料价值的照片在长久的传播中,照片的摄影者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越来越没人在乎是谁拍摄的这张照片。很多重要的历史影像,最后根本就没人记得起是谁拍的。所以要分清摄影收藏和摄影存档的区别。在影像艺术品收藏层面上,重要的是某某摄影家拍的。摄影收藏,收藏的是摄影家,而不是那张影像。所以说,“摄影收藏是收藏历史”这句话是错的,误导了摄影收藏。摄影收藏对应的是艺术家,而不在于这位艺术家拍的什么内容。

举个例子,不少人拍过毛泽东,但是其他人拍的毛泽东跟侯波老师所拍的毛泽东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价值会有很大差别。为什么?最大的原因是,大多数摄影师仅仅记录了一个历史瞬间,而侯波拍的毛泽东照片奠定了领袖形象的一种视觉表达模式。在侯波之后,新华社记者拍领导人就有了很多的模式,这些规矩可能都是从侯波拍摄领导人的照片中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摄影师只有奠定了这么一种模式,然后才可能在艺术层面上去讨论作品的价值,其作品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品。收藏家看重的是这张照片是侯波拍的,有侯波的签名,是艺术品原作。

我个人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当我认为它是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在我财力能够支持的情况下,任何渠道我都会收藏。

孙:究竟什么题材的摄影作品值得收藏?能否给基层摄影人进入摄影作品收藏界支点招?

曾:首先,大家不要将摄影收藏看得很高深。其实,摄影收藏是最大众的收藏。每个人都会收藏摄影、都在收藏照片,因为每个家庭都有相册。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块手表就是家里最重要的财富,但是现在还有谁把家里的手表、电视机当作最重要的财富?但相册就不一样了,它有可能就是家里最重要的财产了。

那怎么样开始收藏?有一次,我朋友的孩子结婚,我送给他们一张1994年我在波黑战场上拍摄的一对情侣约会的照片。他们收到这样一张贺礼照片,非常高兴,在婚房里挂了起来。大家每年都要参加各种聚会,建议你都可以带上一张作品去交换或者作为礼品去送人。还有可以从摄影的圈子开始,互赠交换摄影作品。现在大家都有新房了,挂什么?可以挂艺术品。你们自己创作的摄影作品,好不好是一回事,但这不是工艺品,而是艺术品。(www.xing528.com)

对学术的收藏,我建议最好一开始就有自己的脉络。最近有一本《中国照相馆史》,是一位叫仝冰雪的收藏家多年收藏出自照相馆的照片后出版的著作,对中国摄影史的构建很有价值。而这些原来散落的照片,通过他的整理出版,不仅很有价值,在市场上也会有很高的价格。

我个人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当我认为它是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在我财力能够支持的情况下,任何渠道我都会收藏。目前我自己的收藏系列之一是“中国摄影史名家名作”,还有反映中国早期“摄影与美术”关系的作品,以及“中国摄影科技发展”的收藏脉络。另外,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收藏年轻摄影人的作品,在经济上给他们一点支持。

孙:你认为目前我们在摄影收藏方面有什么误区?

曾:我个人觉得最明显的误区有两个:第一是把存档影像当作摄影收藏;第二是用买艺术品的价格去买回一堆影像档案。客观地说,一张影像一般是几十块钱最多几百块钱就可以买下。甚至如果你不使用的话,只是作为个人观赏,这张影像也可以不需要花钱。但是对于一张影像艺术品,就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钱。现在国内常常用买影像艺术品的价钱去买了影像档案,这是一个大误区,将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了。

“原作”是与摄影艺术创作相关的学术概念,而不是市场概念!

孙:当下“原作”这个词很热,也很流行。你好像还是该词的创造者之一,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原作”?

曾:我撰文介绍过“原作”的由来,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2013年央美美术馆举办的靳宏伟收藏展《原作100》(Original)。当时策展人做出了明确的诠释:“原作,是指由摄影家、摄影艺术家拍摄后亲自进行后期制作完成,或在艺术家亲自介入指导而由制作工作室按其要求完成的作品原件。”央美美术馆时任馆长王璜生还专门就摄影“原作”的概念做了阐释,收入在摄影评论家顾铮、林路编著的论文集中。在央美之前,顾铮是“摄影原作”概念的积极推动者,他很早就在摄影教育界推出“不看原作,学不好摄影”的理念。需要强调,也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原作”是与摄影艺术创作相关的学术概念,不是市场概念!

2015年秋季,有家媒体让我谈谈摄影“原作”在中国的学术和市场规范,我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四个体系是如何认定摄影“原作”的,也提到了少数学者认为摄影作品没有“原作”的观点,还涉及了摄影收藏市场“原作”的界定和标准。因此,现在那个访谈录成了当下很多摄影“原作”讨论的起点。

在收藏市场上,摄影“原作”并不复杂。学术上说,就是作者是否认可一张作品为自己创作的,完整地表达了艺术家全部的创作理念。而标志性的符号就是作者的亲笔签名认证。不过,有些藏家要求作品为艺术家亲自操刀制作后期。

孙:摄影“原作”是否也是“不可复制,只有唯一性”?

曾:是否唯一性,复制不复制,可不可复制,如何复制,复制成什么样,复制几件……这些问题都是原作者(艺术家)本人思考和决定的,应该是原作者(艺术家)认定哪件是“原作”,有多少“原作”。不过,摄影艺术品可以有多个版本的“真迹”,它的特性之一是复数“真迹”,

孙:请你解释一下摄影“原作”在收藏上的意义?

曾:摄影必须收藏包含了艺术家在视觉元素的选择、组构(构图)、用光、色彩、材质、质感、尺寸、装裱、展示方式等视觉艺术创作中所有的思考和实践的那件实物,而包含有上述各种各样摄影的视觉表达、技术技法、科技元素的东西,就是收藏市场上俗称的“原作”。

2015年北京国际摄影周展出的中国当代影像原作。 曾璜 摄

2016年保利春拍上,刘铮的《三戒》和张巍的《肖像》起拍价每张3万元人民币。 曾璜 摄

1999年娘病重时,爹爹一直侍候着她。 焦波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