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春明访谈录
拍摄纪实照片,通过美的方式去表达,更加会获得受众的欣赏与关注,更利于作品内容的表现与传播。
查春明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原副秘书长、中国海洋摄影家协会原副会长。新华社高级记者,海军大校军衔。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摄影艺术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等奖项。曾拍摄出版《跨越大洋看世界》《新世纪航程》《和平使者》《西沙 西沙》等13部摄影集和纪实文学作品集《走向深蓝的航迹》。
我认为,拍摄纪实照片,通过美的方式去表达,更加会获得受众的欣赏与关注,更利于作品内容的表现与传播。
孙振军(以下简称“孙”):国际上很多人认为中国摄影尤其是新闻纪实摄影太过唯美是因为我们的摄影家大多是美术专业出身,而这些美术功底的预设对新闻摄影产生了制约,阻碍了新闻作品表达上的畅快淋漓。你认为摄影究竟需不需要美术功底?
查春明(以下简称“查”):对我来说,拥有一定的美学基础对于摄影有很大的帮助,摄影与绘画是“姊妹艺术”,摄影又被称为“光影艺术”和“四条边艺术”。有一定美术功底的人,当他们举起相机拍摄新闻照片的那一刻,就开始在四条边里取景了,这需要摄影师有瞬间构图与取舍的能力。对美学的追求是印在我们身体血液里的,这种感觉没有办法用准确语言去描述形容。
关于纪实摄影画面唯美,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不小的争议,当时就有人提出“新闻作品不需要美感”。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曾写过一些文章论述表达和传递新闻的作品是需要美感的,摄影作品的新闻性与美感并不冲突。我认为,拍摄纪实照片,通过美的方式去表达,更加会获得受众的欣赏与关注,更利于作品内容的表现与传播。假设一幅摄影作品没有美感,画面呈现的是“半个脑袋、半条腿,或者是倾斜的建筑和地平线”,这样的作品让读者看了会很不舒服,也没有人愿意再去多看几眼,如果别人都不愿去欣赏你的东西,那还何谈去解读你的内容,了解你作品背后的含义?新闻摄影不仅有纪实性,同时也应具有艺术性,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人会拒绝美的东西,美感甚至会成为吸引受众的有利因素。
新闻照片只是对瞬间的记录,照片背后的故事才是最令人震撼的。其实,写作早已成为我的一种享受。
孙:我发现你的作品很强调图文并茂,请问这么多年你是如何坚持一边拍摄一边写文章的?
查:这是我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很庆幸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无论是“文革”时期,还是上山下乡,不管生活怎样变迁,我有两个爱好始终没有丢:一个是绘画,一个就是写作。
1989年8月12日,青岛黄岛油库发生特大火灾,举世震惊。当天,我不顾危险搭乘运送伤员的直升机飞赴火灾现场,近距离拍摄到了一组珍贵的现场照片,并首发在第二天的《青岛日报》上,后来这组照片分别获得全国性年度新闻摄影评选的三个一等奖。
新闻照片只是对瞬间的记录,照片背后的故事才是最令人震撼的。黄岛大火报道结束后,时任人民海军报社社长的嵇振太要求我给《水兵记者》杂志写个采访手记。于是,3000多字的《争分夺秒不误战机》采访手记问世,这是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新闻摄影业务文章。
我在新华社供职的30年间,采访和亲历了许多重大事件。随着采访事件的增加,我写的手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新闻消息、人物专访和采访手记及业务文章已有30多万字。现在我手中还有20万字的文章没有发表。
写东西早已成为我的一种享受。比如跟随海军军舰出访远航,一走就是几个月,有的人担心在海上时间长了会无聊,时间难以打发,而我倒觉得时间不够用。随着军舰的航迹在大洋上不断延伸,访问的国家各有特色,我发现新的东西越来越多,要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每次出访回来,我都会收获几万字的出访手记,现在看来确实很珍贵。
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只能展示新闻事件的一小部分,如果不把它记述下来就太可惜了。1999年新华社要出版纪念抗美援朝的摄影画册,我受命在山东济南采访美军战俘温纳瑞斯。按说当时拍几张照片就可以完成任务交差,但他的传奇经历强烈震撼了我,我一气呵成写成了《半个世纪中国情》这篇人物专访,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没想到这篇专访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美联社、共同社等众多外国媒体看到文章后,纷纷要采访这位生活在中国半个世纪的美国老人,电话都打到了新华社和外交部。国内多家媒体也争相报道,温纳瑞斯还上了央视当时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一时间说着一口山东话的温纳瑞斯和他的中国老伴成了电视上的明星人物,家喻户晓。
同国外一些拍摄军事题材的摄影记者比,我们确实有一定差距,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军事摄影记者无法弥补的职业缺憾。
孙:国际知名的军事摄影大师对你的影响大吗?
查:其实进入军事摄影领域之初,我对国外摄影师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对我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进入新华社以后,工作平台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美联社、法新社的新闻照片随时可以看到,荷赛和普利策获奖摄影作品也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使我眼界大开,继而我对新闻照片有了重新界定,我的摄影风格开始发生转变,拍摄的新闻照片逐渐走向成熟。
孙:国外一些军事记者会深入战争一线进行拍摄,为什么国内军事记者在很多重大事件面前是缺席的?这就导致国际上很多人认为我国没有真正的战地记者,我们要赶上并超越他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努力?
查:同国外一些拍摄军事题材的摄影记者比,我们确实有一定差距,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军事摄影记者无法弥补的职业缺憾。一方面我们存在管控问题,能出去的机会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工作平台大小和实力的强弱也是一个原因,在碰到国际突发事件时,像我所在的新华社,能够出去采访报道的机会相对多一些,而其他一些媒体记者能出去的机会就非常少,这也局限了我们对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www.xing528.com)
战地记者并非都是科班出身,自由摄影师同样可以胜任战地记者,但只不过目前我国还鲜有人为,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长久的和很多方面的努力。
在军事摄影的队伍建设上,希望新一代从事军事摄影的年轻人,能够拿稳接力棒。
孙:应该说咱们国家缺少国际认可并且耳熟能详的军事摄影大师,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查:军事摄影大师其实是需要重大新闻事件锤炼的,就像战斗英雄需要在战场上产生一样,所以说新闻事件和机遇是非常难得且重要的。这些年我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军事演习常常也是按部就班,大环境里没有局部战争爆发,导致我们缺失了这方面的报道机会。这不是说我们期待战争,但时势造就英雄,如果我们的军事记者一旦到了伊拉克、海湾等这些前沿的战争现场,我相信还是可以拍到一流的新闻摄影作品的。
孙:目前国内军事摄影领域的总体状况怎样?如何在军事摄影上进行突破与创新?
查:目前国内军事摄影领域面临着一种断层,青黄不接。老一代卓有成就的军事摄影记者陆陆续续面临着退休,逐渐淡出。“80后”“90后”年轻记者,在传承军事摄影的优良传统时,还没有拿稳接力棒,这就导致了军事摄影题材的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从而量变产生质变,拍得少了,自然有分量、有深度的作品就少了,令人惋惜不已。在军事摄影的队伍建设上,我希望新一代从事军事摄影的年轻人能够拿稳接力棒,多向老同志学习,多汲取优秀作品的长处,多传承优秀的精神。当今社会诱惑太多了,希望年轻人能够静下心,心无旁骛地进行学习与传承。
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我还是相信老一辈优秀军事摄影家的宝贵精神会传承下去,还会有好的军事摄影作品不断问世,我们应该有这种自信。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在军事摄影人这支年轻的队伍里还是蕴藏着潜能与希望。
我从出生就在军营里,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部队。海军和海洋成就了我的人生,也是我的全部。
孙:对外界来说,军事记者本身就非常神秘,你怎么看?
查:对大众来说可能是神秘的,可对我本人却不是这样。我觉得神秘的原因可能就是有些平常人去不了的地方我们可以去,有些重大事件我们可以参与,以第一视角进行剖析和展示。
孙:你一直关注西沙、南沙问题,是什么吸引你多年来持续地关注?
查:因为一种情结。第一次登上西沙永兴岛是在1989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中,第一次航拍西沙是从1995年开始的。当我第一次踏上西沙永兴岛,就对那片蓝色国土发自内心地喜爱,“西沙情结”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直到2013年,我成功地完成对南沙、西沙群岛的航拍,并将西沙航拍照片编辑成《西沙 西沙》画册出版,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孙:总结一下你最成功的亮点,是否有缺憾?
查:我已经60岁了,我从出生就在军营里,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部队。海军和海洋成就了我的人生,也是我的全部。新华社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如果再来一回的话,我将会更加珍惜。在以往拍摄的时候,我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受当时的理解能力和技术设备的限制,对有些事件的拍摄把握不到位,觉得自己诠释得不够。
孙:怎样成为一名好的军事记者,有什么可以向年轻人传授的经验与忠告?
查:踏踏实实去做,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是我的座右铭。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时刻在提醒着自己。
1994年,女陆战队员不让须眉。 查春明 摄
2008年,解放军叔叔请别走。 查春明 摄
过磅,1989年。 胡武功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