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标使用与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商标使用与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册商标的使用不得超过其法定的商品范围。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其四,未能按法定程序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商标法实施条例》的第43条、第44条也规定了商标使用许可的程序、被许可人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要求及其违反的法律后果。由此会使企业面临与此相关的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五是建立防范商标法律风险的监测机制。

商标使用与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法律规定和实践业务的经验,在商标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以下几点:[3]

其一,未能严格依法使用商标。对于注册商标的使用问题,我国《商标法》以及《商标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一些强制性规定。注册商标的使用不得超过其法定的商品范围。企业在使用注册商标时,该注册商标只能使用在注册时所指定的商品上,如果扩大使用的商品范围,那就需要企业重新申请商标注册或者在不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前提下,可以作为未注册商标使用,否则,企业可能会被视作冒充注册商标而受到行政处罚。同时,企业不得擅自改变注册商标的图样。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注册人应按注册申请时的商标图样或者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图样使用商标。企业若是对注册商标的图样进行较大的更改,则可能会被视为擅自改变注册商标图样或者冒充注册而受到行政处罚。

其二,没有依据法律变更商标注册人的经营地址和名义等事项。鉴于经营上的需要,注册人往往会有变更其经营地址或者名义的情况。根据我国《商标法》第23条之规定,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可见,这是一种强制性要求,如果企业擅自变更注册人的经营地址或者名义的,则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我国《商标法》第44条规定,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其他注册事项的,可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其三,未依法办理转让注册商标申请。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发生转移,必须向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转让注册申请。我国《商标法》第39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同时,《商标法》第44条、《商标法实施条例》第25条,对自行转让注册商标和转让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做了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商标转让具有强制性,企业如果违反了,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www.xing528.com)

其四,未能按法定程序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是商标注册人行使注册商标收益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商标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基于经营之需把自己的注册商标有偿或者无偿地许可他人使用。不过,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需要履行特定的法律程序。我国《商标法》第40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经许可使用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商标法实施条例》的第43条、第44条也规定了商标使用许可的程序、被许可人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要求及其违反的法律后果。可见,企业如果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则会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其五,没有及时进行续展注册。注册商标权具有一定的期限性。而续展注册可以延续商标权期限。续展注册是延续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必经程序。《商标法》对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延展注册的要求与程序等都做了具体规定。若商标到期未能及时办理续展注册申请,则注册商标就会被商标局注销。由此会使企业面临与此相关的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于上述在商标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大致包括:一是严格依据法定的商标注册范围合理使用注册商标;二是企业在进行商标权的转让或者许可时,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完成强制登记;三是加强商标管理,及时缴费续展注册商标权;四是防止企业商标权被他人侵权和企业侵犯他人商标权,企业应当能对商标侵权行为作出正确及时的识别与判断,有效防范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监控企业法律风险的产生。五是建立防范商标法律风险的监测机制。根据商标档案管理与流程管理的状况,通过企业的商标管理部门的监测,与商标代理机构相结合,对商标时效进行监测,使商标续展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一线销售团队对市场的监测,及时反馈市场中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通过商标代理机构对于商标公告的监测,及时发现在相同或近似类别注册的同企业在先权利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要把商标纠纷发生之后的保全证据、采取应急措施等内容纳入到防范商标法律风险的监测机制之中。[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