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反思:创意导入与多媒体融合的语文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创意导入与多媒体融合的语文教学模式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中导入环节把契合文本描绘的景物图片采用分类呈现的方式,过去和日本侵略者占领后的形成鲜明对比,从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反差,巧妙引入课题。占用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以语言文本为基点,以“时代背景”为风向标,把音乐、图片等形式融合起来,把历史和文本结合起来,把“小文本”中东北人民的情感和当时“抗日救国的大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六度”的思想。

教学反思:创意导入与多媒体融合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注重文本意识和生本意识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文本,从整体感知到细读品味都紧扣文本。如整体感知环节:通过文本感知“家乡美”,设计成“这在记忆中是一片的土地;也是一片__________的土地;现实里却是_____的土地!”这样的格式,学生在听读课文基础上,很容易抓住文本关键词,来完成这一任务,实现文本信息的高度整合处理。然后并没有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依托具体的家乡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情感再回到文字中去朗读,通过把握朗读的技巧,感悟作者寄予文字的情感。如细读品味环节:设计这样的引导问题:“这是一片令‘我’__________的土地!”,来引导学生从文本语句中寻找作者对东北大地的那种热爱之情和急切盼望回到家乡的心情。尤其抓住修饰语、表达情感的词语,人称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运用等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感悟作者的情感。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六度”

注重文本与信息化技术资源的融合度,注重语文教学的深度、高度、宽度、语文味、温度,实践“零距离语文”的倡导。

(1)教学中导入环节把契合文本描绘的景物图片采用分类呈现的方式,过去和日本侵略者占领后的形成鲜明对比,从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反差,巧妙引入课题。

(2)在介绍“九一八”事变这个背景时,教师自主录制了小微课,精要的介绍“九一八”事变。为文本深入学习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3)由于是一课时的自读课,所以设计是考虑到教材文本特点比较长和学生预习不到位等情况,教师选用视频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再次熟悉文本,并实现整体感知第一环节的文本信息处理,“感知家乡美”。

(4)当在整体感知家乡的环节,教师充分利用PPT文本的鲜明对比标注关键词汇,醒目而具有暗示作用。

(5)在体味作者情感时,引用《松花江上》歌曲做引导,来为学生进一步从文本中体会作者融入的情感做铺垫,学生把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文本表达的情感进行对接,同题材同背景的两种艺术实现交融,更好地实现跨学科的融合。

(6)在感悟作者题目中的“誓言”时,又依托当时中国大地抗日救国的大背景,进行了深度延伸,由东北人民的“誓言”延伸到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誓言”——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并起立播放和跟唱义勇军进行曲,达成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目标。

(7)紧扣文本“抒情性”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情感的把握上。占用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以语言文本为基点,以“时代背景”为风向标,把音乐、图片等形式融合起来,把历史和文本结合起来,把“小文本”中东北人民的情感和当时“抗日救国的大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六度”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