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进课堂是基于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立德树人虽是近几年提出的,但是利用语文教学育人一直是一个永久性话题和目标,如何把这个目标潜移默化地达成,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师的内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结合听课感悟做如下反思:
(一)如何确定融合点
其实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肩负着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作为一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研讨课,如何融入这些新思想是这节课的难点,我们许多教师在设计这类课时,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拓展延伸的方式和教学环节来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任务,这种做法如果和文本内容紧密融合,又能紧扣课标达成教学目标未尝不可,但是作为文言文教学文本,教师首先应该充分解读文本,从文本中挖掘文化要素,当然文本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材料,比如文本中的文言现象、古代相关文体知识、文本故事内涵等都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没有必要舍近求远,硬性地从现实社会中寻找愚公精神的例子。(www.xing528.com)
(二)如何确定融合度
在听课过程中许多老师为了迎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这个教研主题,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大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述性文字,大量的实践践行新思想和新时代的“愚公精神”的素材和案例,包括一些人物事迹音视频。课堂思政氛围非常浓厚,的确融入的量是非常之大,也是近年来所见课堂融入思政素材最为丰富的研讨课,但是作为语文教师,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思政元素属于语文课延伸拓展的元素,是基于“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而设。语文教学还有其他的目标,怎样做才能让思政元素与其他目标融合?这样其实就给我们的语文教师提出一个“融合度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思政与语文融合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