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才能跨越“代沟”,让诗词教学教得到位,学生学得入味呢?
下面就以杜甫的诗歌《春望》为例,来谈谈古代诗歌的教学思路。《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经典诗作,处处迸射着作者的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生情怀,充分地展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对于对诗歌文化和杜诗内涵认知尚浅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只是停留在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千古“诗圣”的认知层面,强大的距离感加深了读者与作者的“代沟”,学生对《春望》中所体现的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生情怀也仅仅停留在“忧国忧民”这个标签的层面,不能深入读出作品的文学魅力与情感价值,更不能从心底里感知真实、立体、感人的“诗圣”形象。如何破解这种低层次的标签认知行为,让诗歌教学回归诗歌的文学审美特质呢?
1.“知人论世”为起点
古典诗歌之所以教起来难学起来也难,最大的原因在于用陌生的语言方式和遥远的写作背景储存的信息让学生粗浅的认知很难解码,那学生的情感也就很难与作者的情怀产生共鸣。因此找到能穿越古今的大门就是学习古典诗词的必经之路。诗歌教学中有一种方法叫“知人论世”,顾名思义,“知人论世”就是“知其人论其世”,“知其人”是指要对作者有一定了解,如作者经历、身世、思想情绪、写作动机等。而“论其世”指的是要鉴赏一首诗,首先必须对作者所处的时代一定了解。因为上述这些因素都会对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造成一定影响。用我们自己的话解释“知人论世”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教学《春望》时,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杜甫人生成长的几个阶段,了解杜甫一生的艰难的人生追求和情怀,对作者胸有大志、忠心爱国的情怀有个比较全面的立体的了解,再去解读具体诗歌,循着文如其人的轨迹去感受这个真实的、具体的、感人的形象也就顺理成章。其次要抓住“安史之乱”这一重大社会现实,解读创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显而易见了,“爱国”与“战乱”就自然而然融合在一起。作为此期间创作的《春望》所表现的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生情怀就找到了生发的原点。如果再对此期间创作的“三吏”“三别”作品课前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对“人”与“世”充分的了解,就成功地为《春望》后续的品读鉴赏奠定了方法基础和情感基础。
2.心有灵犀“情”线牵
紧扣情感,千年情感一线牵,搭建“古”“今”沟通的桥梁。
文学的审美特质在于“共鸣”。这是文艺理论中文学接受的高峰之一。文学接受的高峰有:共鸣、净化、领悟、延留。共鸣,原是物理学方面的一个术语,指在不同物体之间,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在文学理论中,共鸣是指读者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产生类似的感情的激荡。有两种情况:一是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感受现象。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共鸣多为第一种情况。(www.xing528.com)
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放弃传统的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的方式,用经典的配乐朗读引领学生进入《春望》所描述的荒草丛生、昔日繁华殆尽的长安街头,用充沛的情感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带动和调配学生的情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具体内容,避开语言的障碍干扰学生情感的投入。然后通过抓诗歌中关键词,如“国、破、春、深”来感受长安都城衰败景象,感受诗人在表达情怀前极力刻画的悲情长安的景象。抓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重点句子,品味作者巧妙地借外物来表达内心的独特情怀和笔法,让读者很容易走进作者昔日逍遥于繁华长安今日身陷叛贼手中,看荒草连天繁花落尽的长安的心情与处境;抓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千古名句,感触安史之乱经年累月中亲人不知何处的悲痛。抓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句子中“白头”“搔”“短”“不胜”这细节化的动作与状态,去体会作者忧心如焚却又无奈喟叹的心境,仿佛在衰败的长安街头仰天长叹的一位四十出头却头发花白稀疏的战乱的受害者活脱脱地站在了读者眼前,走进了读者心中。这样就一步步达到了“共鸣”的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但学习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紧接着补充了其他的安史之乱期间的作品内容中对民生的关注,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师生讨论,学生的理解更深入了,他们看到了《春望》不仅仅是唐王朝衰败的悲歌,更是杜甫为无数战乱中挣扎苟活的民众发出的悲号!
作品中的杜甫不仅仅是站在一个饱受战乱之苦的悲悯者的角度去呼吁,更是抒写了一位饱经战乱之苦却又无法脱身的民众的一员的感同身受,这才是诗歌动人的情感,这才是真实的立体的杜甫。不论古人今人,他们在情感上应该有相通的触点,这种利用作品中的情感因素,点击此触点,就可以把遥远的作者与未来的读者联系起来,穿越古今,真正走进杜甫的家国情怀和民生情怀。从而在共鸣的基础上学生逐步进入净化、领悟、延留的境界。
3.品析诗歌“读”为径
巧用诵读,开辟“读文”到“读人”通道,搭建“古”“今”沟通的桥梁。
诗歌的缘起就和诵读密不可分。对于古诗词教学不论传统的还是现代教学都提倡吟咏诵读的教学方式。课标中对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教学讲究多方式阅读,以培养良好的语感为目标,所以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就更离不开读了。
比如教学《春望》,导入新课、“知人论世”环节后,教师利用配乐朗读方式很快把学生带入诗词的情境,然后再用不同侧重点的方式去读中悟、读中品。如围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行重音的诵读训练,由诗的音韵美传达出情感美,更好地感受诗人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忧虑与悲愤。围绕“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进行语调把握的诵读训练。作为诗歌的结句,学生最容易误设计为低沉悲凉或是激昂悲愤的语调,实际上经过反复训练朗读把握,发现这一联表现了诗人情感的转折——前句中作者将感时、伤世、忧家、悲己的复杂情感都集中融汇在“搔更短”的这一细节中,语调应表现为激越的悲愤,但后句的“不胜簪”三字却透露出诗人对国事、身世、民生的无奈的喟叹,语调应该急转直下显得深沉低回,这样才能把作品的深沉蕴寄予感情的抑扬曲折巧妙地融为一体,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整个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在边读边品中逐步明晰,最后再借助配乐在前面学习品悟的基础上诵读诗歌,就很容易把朗读的语气语调与作者情感的起伏跌宕叠合在一起,就会置身于诗歌的情境中,自我与作者化为一体,就会让学生头脑中逐渐走进一位自身饱经战乱却心忧家国、黎民的而又无法大济苍生的诗人的悲壮形象,至此我相信学生心目中的千古诗圣,再也不是苍白的、肤浅的那个标签式的杜甫,而是一位能跨越千年、穿越古今、活生生的、立体的、大写的人!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那么古典诗词的教学当然也全非如上所述,但教者不管怎样设计、组织教学,以背景为媒,以读为径,以情为线,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才能达到作者、读者、教者、学者情感的共鸣,破解时空遗留的密码,跨越古今的“代沟”,让“今人”真正走进“古人”的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