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健全明确的组织管理与精细的分工机制
自申报课题之日起,我们就通过研究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分工与职责,而且责任到人。尤其有教研员的参与,在课题的指导上有了保障,有校长的直接管理,课题的实施有了行政上的约束与推进。参与教师都是有一定经验和资历的教师和兼职教研员,所以在研究科学规范的实施上得到保障。
表1 课题研究成员及研究分工
(二)建立健全科学严格的研究与管理制度
在研究启动之时,我们依据自治区教科所、教研室、市教研室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制定了我校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并且用文件的形式作为学校现在和今后课题研究的制度而颁布应用。
(三)设计并逐步调整形成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在课题研究初始,我们通过研究讨论制订了翔实的研究计划,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逐步修改完善了课题研究的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实施研究。制订了课题研究的中长期师生活动计划、课外美文阅读教学计划、课标规定的名著诗文阅读计划、大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计划、课前三分钟读说训练计划,根据计划严格执行,大部分落实了以上计划的活动和内容。开展读写教与学调查分析活动、随笔诵读与交流评比展示、学生读书卡设计制作评比展示、学生同题异构作文竞赛、美文诵读比赛、学生名著读写竞赛、名著知识测试竞赛、网络阅读作文点评、美文阅读点评、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专题阅读与探究活动共计12项师生研究教学活动,
(四)筛选并推荐使用课外阅读教材
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点的课外阅读教材四类(《阅读百分百》《阅读黑马》《金牌阅读》《培优阅读计划》),结合课题研究教材《神笔阅读与作文》和通用课程人教版教材,进行细致科学的教学和研究。
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集体从近十类阅读教材中筛选出三类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教材,推荐给学生使用,结合通用课程教材和《神笔阅读与作文》课题研究教材,开展并实施了美文阅读“每天一文”活动,规定学生每学年阅读不得少于260篇美文。完成读书笔记每学年2万多字。随笔每周一篇,每年48篇约30 000字。推进学生阅读课标规定的经典名著近百部,撰写各类不同形式的读后感悟近千篇。最大限度地推进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发展的进程。
(五)科学合理的实施
课题研究作为一种规范有序的研究活动,除了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外,更应该有严格的操作实施程序、操作方法。
1.准备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4月),制定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与课题研究实施初步方案并开题,为课题的顺利开展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2.理论研究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理论研究阶段(2008年5月—2008年9月),我们首先结合农村学校教学实际,进行了师生阅读与写作教与学的调研分析,通过全组认真精心的组织与调查分析,充分掌握并了解了农村学校师生读写教与学的现状,撰写了相关分析报告20 000多字,为进一步科学有序合理地实施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我们在了解农村学生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教学现状,细致研究,调整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和各类计划6份,为课题研究活动的有序实施规划了前景。最后,为了更加便捷、明朗、清晰地实施课题研究,扫除教师对此课题的迷茫困惑,形成对本课题概括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研究理论框架,我们组织教师从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收集整理该课题的相关论述文献近百篇50 000余字,通过理论收集整理既培训了研究成员,也提高我们对此课题的认识,增强研究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有效的保障。
3.行动研究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行动研究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8月)。我们坚持研究服务教学的原则,利用日常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一边研究,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诊断改进调整,一边反思总结,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实施细节。
坚持以问题为引导,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以竞赛评比展示为平台,以培训汇报为助推剂,以双向研究为研究模式,以纵向深入推进和横向对比分析为总体布局,以监测月考和平时师生表现为动态分析点,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研究宗旨和研究方向,不断积累摸索,运用多种研究方式深入研究。我们以推进绿色阅读,绿色写作为己任。
第一,筛选并推荐使用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点的课外阅读教材(《阅读百分百》《阅读黑马》《金牌阅读》《培优阅读计划》),这些阅读系列丛书是我们课题组集体从近十类阅读教材中筛选出的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教材,推荐给学生使用。既兼顾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方法的训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易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形成。(www.xing528.com)
第二,以推荐阅读的教材结合课题研究教材《神笔阅读与作文》和通用课程人教版教材,进行细致科学的教学和研究,通过研究组成员分析研究,从教材中挖掘写作因素,筛选读写结合点。在备课教学设计中提炼讲解、实践应用这些写作方式方法技巧,从点上入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习惯。
第三,努力达到读写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的阅读中教会学生如何阅读美文,教会他们能使用批注、圈点勾画来阅读美文。使学生的阅读从简单的粗浅的对文本内容写法的理解上升到对名家美文写作技巧、写作思路的揣摩学习,从学生对文本的感性学习到对文本的理性欣赏,从学生的被动艰苦的阅读到自觉愉悦的阅读,从单方面的阅读到读写的结合。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阅读的速度超越了非实验班级很多,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已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处理阅读类试题准确率很高,阅读方式方法习惯已基本上形成。学生会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写作能力尤其有了很大的增强。由开始时的只能写三四百字的文章,到研究结束所有的学生能够随便完成较高质量(相对非实验班级)的600字以上的文章,学生的作文中写作技巧明显的灵活于非实验班级,每篇作文中写作技巧运用种类都在3种以上,再也见不到流水账式的作文,学生对作文不再头疼,乐读乐写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四,通过逐步科学实施读写结合策略的原则,逐步形成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模式。
①分解性原则。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应根据一单元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重点,确定读写结合的阶段目标,渗透某个要点和某种写作技能。当学生掌握了这一阶段的策略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②练习性原则。读写结合策略单凭讲解是不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增强的,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如写开头、结尾、口头读写、写片段等,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
③形式多样化原则。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比如学习《故宫博物院》之后,让学生仿例文写《我们的学校》,列出写作提纲;学《范进中举》后,让学生想象后来范进怎么样了,进行想象叙述;在单元写作指导中,重温同类课文的写法等。
④迁移性原则。读写结合训练之后,如果不能在广泛的条件中运用,就可能产生惰性。因此,当我们找到读写连结点之后,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开阔视野,在迁移运用中进一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策略的基本模式:整体读文,了解大意→找准重点,读写联系→读写迁移,提高能力→课外拓展,扩大视野。
具体来说,第一环节,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对事物获得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成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
第二环节,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
第三环节,以写作为手段,在作文随笔的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技巧,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
第四环节,紧扣读写连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这两种能力都得到发展。
第五环节,借助活动竞赛推进课题研究。我们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结合通用课程教材和《神笔阅读与作文》课题研究教材,用精选的课外阅读教材开展并实施了美文阅读“每天一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默写”“美文诵读”“主题探究性阅读”“读书卡竞赛”“作文竞赛”“网络美文阅读点评”等12项竞赛展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好读书、会读书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锻炼与展示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完善。
第六环节,积极倡导并力求形成“读经典做好人”的阅读格局。我们规定学生每学年阅读不得少于260篇美文。完成读书笔记每学年2万多字。随笔每周一篇,每年48篇约30 000字。推进学生阅读课标规定的经典名著近百部,撰写各类不同形式的读后感悟近千篇。通过读来达到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的目的,真正让读书成为育人、化人、塑人、成人的最佳方式。这种兼收并蓄的读写状态才能达成社会、家长、学校的共识,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育人学习理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和谐育人的进程。
第七环节,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局面形成。在研究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教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研讨和学习局面。以前的教研活动没人参加,参加了也是一言堂,听听课评评课,学学文件,上传下达。教师的业务学习也只是停留在抄抄笔记,传传日志,跟跟帖子,而且就这些也是有强有力的考核制度作后盾的,始终处于被动敷衍的状态。经过参与课题研究,许多成员发现自己竟然有那么多的不足,经验有余、理论不足,传统有余、创新不足。于是主动去图书室、网络上学习相关理论,建立个人博客,整理笔记日志(网络)以备随时学习。而且教师间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不是视而不见,而是紧抓不放,通过研讨、交流、争辩,提高了认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八环节,及时积累整理研究中的所得。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一边研究,一边整理研究所得,把他们的想法做法整理加工,形成论文成果;把教学中比较经典的教学设计整理成册;研究过程中每月一小结、每年一总结,形成阶段性研究总结。把研究的最切合教学实际、可供推广的经验以成果的形式首先在校内推广,然后向校外扩展,并经常和所采用学校教师沟通,不断改进推广成果,以求让成果最优化,最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环节,创建课题研究网站,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最大限度地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我们不仅创建了自己的研究网站,而且在青铜峡教研网语文专栏上建立课题研究栏目,实时公告研究动态,以求全体教育同人的关注和参与,通过网络让我们的研究更公开化,同时也起到了对我们课题研究的监督作用,也带动了我校我市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4.总结阶段
在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我们改进和完善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向我们成果应用学校征求采用意见,修改完善成果,并申请教研室对研究成果进行初步验收和推广,撰写结题报告,最后向总课题组申请课题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为以后的课题研究积累经验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