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特需课程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信息技术特需课程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探索信息技术学科特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特需课程需要教师有一种新的教学观,学生需要一种新的学习观,而管理者也需要一种全新的评价观。其中,教师的教学观体现在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为此,我们推出了3种不同教学服务来保障特需课程的顺利实施,即自助服务、坐堂门诊、上门服务。三维校园主题动画创作就是典型的“坐堂门诊”式的特需课程,它主要是在苹果工作室中完成。

信息技术特需课程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一)路径与策略一:创建教师工作室开展特需课程

创建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环境成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核心,让学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过程、更方便地与教师沟通交流以及更好地与其他学习者合作探究。[10]因此,学校陆续建设了以苹果工作室、计算机与网络工作室和安卓工作室等组成的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并开发了一系列课程投入教学实践。教师自己设计、采购、布置、建设和主持使用,设计和开发相关课程。工作室的使用方向是实行教师、设备和资源的灵活配置。所有的课程、上课学生和研究项目不限于某一位指导教师,也不限于某一个工作室,实行师生的“多对多”和“多用多”。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今后的工作室将会是“一室多能”和“多室合作”,主持教师以服务和管理为主、指导为辅,学生以课题研究和自主学习为主、课堂学习为辅,鼓励师生在项目引领方式下在工作室中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二)路径与策略二:实施3种教学服务开展特需课程

特需课程是一种特殊的课程组织形态,也必然需要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去贯彻和落实。在探索信息技术学科特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特需课程需要教师有一种新的教学观,学生需要一种新的学习观,而管理者也需要一种全新的评价观。其中,教师的教学观体现在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学生对新事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接受速度往往要比教师快,很多教师知道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教师如果想在实施过程中减少与学生的代沟,就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知识灌输的授课方式,否则学生就不会主动请教教师。为此,我们推出了3种不同教学服务来保障特需课程的顺利实施,即自助服务、坐堂门诊、上门服务

1.自助服务

自助服务来源于人机互动时的称谓,指通过电话或计算机网络,参考语音或其他提示信息,由自己选择需要了解的信息。说通俗一点,自助服务就是由机器(一般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你服务;人工服务就是由人为你提供服务。

自助服务一词在教育中运用较少,但在有的行业中已经普遍使用。在金融行业,用户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进行账户查询、自助转账、打印账单、补登、自助挂失业务办理;在通信行业,用户通过自助服务输入电话号码即可进行自助办理手机停(复)机、话费账单查询打印、缴费、发票打印,来电显示、GPRS等基本业务的开停办理,还可以通过配套设备实现商品购买等其他增值服务。自助服务具有节省人员开支、降低营业成本、24小时连续工作、无差错运行等优点。

特需课程中的自助服务与上述服务有所不同,有点类似于自助餐,东西(课程)放在那里,需要的时候自己拿来用,没有人帮你;但又有区别,它还可以根据用餐者的口味(个性特征)要求餐馆(学校)量身定做东西(课程),有时还可以自己做东西(课程)。自助服务式特需课程,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以课程指导者出现,而是作为课程实施的辅助者、保障者,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小苍在对创作最感兴趣的时候,学校审时度势给予“创作假”,为他的需求提供了条件,小苍得以凭借这个时间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这是众多上实特需课程自助服务例子中的一个。

自助服务强调的是学生的独创精神,教师少干预或不干预课程的实施,只是适当做些辅助性、保障性的工作。

2.坐堂门诊

坐堂,指坐于厅堂,起源于官吏出庭命理案体处理事务时坐于厅堂,后在民间流传,指中医师行医之处。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以“堂”相称,诸如“济生堂”“同仁堂”“长春堂”“四知堂”等。

这里的“堂”跟以前学校的称呼“学堂”颇为相似。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某某堂”,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www.xing528.com)

古时的“学堂”与“药堂”真有几分相似。首先,教师的专业水平要很高(就像医术高超的张仲景),学生(左邻右舍、七里八乡的人)都是慕名而来;其次,对于学生要求,教师总能想出办法帮他解决;再次,教学互动中的治学态度(有点像医德)能够征服学生。“坐堂门诊”式特需课程强调教师的专业水平,即教师做到有问必答,且每次回答都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新的学习热情。

张仲景式坐堂门诊的教学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人们对课程观的认识,即课程要最大可能为学生服务,即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选择性,这种选择不仅体现在课程的选择上,还体现在对于教师的选择上。当然,这种“教师挂牌——学生选择”模式一方面给教师带来压力,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教师。“张仲景式坐堂门诊”带给我们启示:课程建设要更多地惠及学生,特需课程虽然是针对学生个人特长而设置的课程,一门课不可能涉及更多学生,但需要最大限度提供学生“所需”的服务和内容。

三维校园主题动画创作就是典型的“坐堂门诊”式的特需课程,它主要是在苹果工作室中完成。苹果工作室是最先建成的工作室,里面配备了先进的苹果电脑、绘图笔(板)、彩色激光打印机、三维及平面设计软件。同时,该工作室的主持教师专业素养相当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感受到了该教师的专业魅力。

3.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英文名称:Room Service,就是主动到顾客住处为顾客进行服务。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推出上门服务,如电商行业依托快递公司,可以将顾客在网上选好的商品,24小时全天候送货到家,免去了客户到实体商店选购的麻烦。上门服务与其说是一种服务理念,还不如说是一种商业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经营策略,它抓住了老百姓需求,契合了当今讲究效率社会特点。

将上门服务运用到教育中,最初可能就是家教服务了。那些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利用空余时间上门为中小学学生进行学习辅导,而且都是到学生家中一对一进行辅导,有时一天要走好几个家庭。上门服务讲究服务的主动性、讲究服务的效率以及服务态度

上门服务式特需课程,主要强调对课程实施前的上门服务。其一,在学生初中升高中,还未完全进入高中阶段时,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利用一切机会,诸如新生家长会、学生入门课程以及其他时间,有意识地对信息技术特色课程、工作室模式、教师队伍情况以及上一届学生学习情况向新生进行宣传和讲解,使他们多些感性认识。待高一年级开设特需课程时,学生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信息技术学科前期的上门服务内容,从而会影响和引导他们选择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项目。其二,在已经开展特需课程的研究中,教师主动将核心课程、学养课程的学习时间“让”出来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利用这些时间来开展研究。上门服务式特需课程要求教师抛弃传统思维,将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买方市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师的专业研究中来。它需要在学生实践前做大量的试验、假设,让学生少走弯路。

“键盘的优化研究”是高一几个颇具创意的女学生的研究项目,正是在教师进行上门服务,邀请学生参观工作室后,她们找到老师,希望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工作室开展键盘的优化研究,核心课程时间为她们开放,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研究工作中。

(三)路径与策略三: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开展特需课程

开门办学是现代学校办学的特点之一,特需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学生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指路人。同时,我们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来帮助课程实施,这也是特需课程比较显著的特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作室可以让学生知道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哪里,但是,我们在特需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不是所有信息技术类的研究项目都限于这些专业,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庞大的校外资源库。

如前所述,我校创建了良好的学校社会关系,信息技术学科已经形成两大系列、六个类别的校外资源团队。前面提到的特需课程及后面要讲的实施案例,在具体操作中碰到一些问题,教师也一筹莫展时,往往求助的都是校外资源,校外资源是活的,而且会越来越多,这正好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相吻合。校外资源像滚雪球一样被聚集起来,为我们更好地进行特需课程探索增添了信心与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