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
创造性思维是将来人类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人类所经历的各种产业革命,都没有真正把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进行,给人类带来了生产的变革,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将人从机器操作中解放出来,逐渐从事着控制信息、编制程序的脑力劳动。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人们所从事的一些简单的、具有一定逻辑规则的思维活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从而部分地把人从简单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人们将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造发明,将人类文明不断推向新高峰。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完全有可能通过课程的优化、老师的引导、学生间的互助等方式,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张开“幻想”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从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贮存区;三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只善于运用贮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其余的还处于“冬眠”状态。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会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二)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8]比如我们思考“砖头有多少种用途”,我们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样的答案:造房子、砌院墙、铺路、刹住停在斜坡的车辆、用作锤子、压纸头、代尺画线、垫东西、搏斗的武器,如此等等。
(三)发展直觉思维(www.xing528.com)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间,发现澡缸边缘溢出的水的体积跟他自己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一样大,从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达尔文在观察到植物幼苗的顶端向太阳照射的方向弯曲现象时,就想到了是幼苗的顶端因含有某种物质,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侧的缘故。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证明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反复研究,终于在1933年找到了这种植物生长素。
在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他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记忆力好,想象极其活跃,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四)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感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出难题,或者去“啃”前人遗留下的不解之谜,激发自己的求知欲。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地发展智力,追求到科学上去,就会自然萎缩。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但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不枯不竭,永为活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对学习的心理状态总处于跃跃欲试阶段的时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事物。[9]
围绕创造性思维,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特点,我们设计了以实践操作和艺术创意设计为主线的课程。
以实践操作为主线,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创造性举动往往与动手实践、计算机硬件等相联系,因此实践操作类课程从培养动手能力开始,逐步锻炼学生将想象、发散性思维的产物转化为实物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想法的科学态度。在特需课程设计过程中,学校提供了一些实践操作类课程,如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组装、计算机网络的架构和实现等,也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和思维碰撞催生出来的课程,如计算机个性化键盘的研究与设计等。
以艺术创意设计为主线,主要体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有时幻想是艺术创作的起源,中小学生爱幻想,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幻想,同时学生也要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财富,因为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幻想与发散性思维所迸发的能力是无穷的,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实现这些梦想,也只是途径之一。在特需课程设计中,我们抓住了这一切入口,帮助和引导学生开设了一些课程,如基于三维校园的动画设计制作、平面设计等。
对于特需课程,学生的需求往往就是其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节奏就是其课程计划,学生点滴进步就是其课程评价。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积极开展兴趣活动,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展示其个性特长。面向部分学生的小组式学习课程以及面向个别学生的一人一课表的特需课程设置,根据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对于一些特长明显、可能影响正常学习的学生,学校会为其单独规划课程,帮助其完成基本的升学要求,并拓展其特长发展空间。另外,学校还统一筹划建立多方面的社团组织,开展富有个性特色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