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在前人思想,尤其是在批判继承近代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马克思不只是在历史学的层面上使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的,更是在哲学的层面上使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的。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将让位于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世界历史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Herodotus)就展示了其朴素的“世界历史眼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在前人思想,尤其是在批判继承近代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历史首先是一个历史学概念,主要是指整个人类的历史,与国别史、民族史相对应。但是,马克思不只是在历史学的层面上使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的,更是在哲学的层面上使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的。

其实,“世界历史”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近代资产阶级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理论来源,其中包括17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开创的近代历史哲学;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所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的思想萌芽,以及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所阐述的世界历史理论。维柯以“理想的永恒的历史”概念确立了普遍历史原则,试图把“理想的永恒的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提升到哲学范畴。维柯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历史,而且把人类的历史理解成为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是以人类共同的本性为基础的。正是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性。维柯认为,人类的共同本性,就是对天神的敬畏、对情欲的节制和对灵魂不死的渴望。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活动中的宗教、结婚和埋葬三种重要制度形式。根据这些制度的不同,维柯把人类的历史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三个阶段。在维柯看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中,“人的时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时代。不过,它却是以失去历史的创造力为代价的。为此,他主张恢复人的创造性,而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走回野蛮时代,开始新的循环周期。当然,这样的循环并不是简单地“重新经过”,而是每一个民族在新的基础上再续另一民族的历史进程。维柯在其历史哲学中,尤其强调人性的进步。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哲学家也主张从人性出发来理解历史。他们不仅强调要对人性做具体的分析,而且也将理性视为人性背后决定性的因素,并把历史看作是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但是,维柯没有系统地对世界历史加以表述。他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理想进行了描述,其中体现出的关于整个世界历史的未来图景给马克思带来影响。近代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黑格尔那里,“历史”就是指“世界历史”,其实质是“绝对精神”的发展史,“世界理性”的展现史。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世界理念”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体,世界历史只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具体表现,而人的活动也只不过是“世界理性”实现自身的工具而已。他认为,现实的、真实的各个民族的和国家的历史,都是在“世界理性”的统摄之下,因而都具有世界历史的性质。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用“世界历史”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发展。他认为:“自由本身便是它自己追求的目的和‘精神’的唯一的目的。这个最后的目的便是世界历史。”“世界精神”由东方到西方,最后在日耳曼达到“现代”,“精神”开始意识到它的自由,然后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发展和实现的过程。”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世界历史的根基涵盖两个因素:理性和热情。两者交互杂织,构成世界历史的经纬线,其中理性支配世界历史,是世界历史的实体与本质;第二,在世界历史概念中蕴含着发展原则和历史理性原则。归根结底,其中体现的是概念演化的逻辑本性和辩证法本性;第三,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的价值尺度是自由的实现,表现为自由意识的进步。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的概念,把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颠倒为历史唯物主义,把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视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而不是所谓“精神”发展的产物。

与维柯的“理想的永恒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的世界历史”以及黑格尔的“世界理性”的世界历史理论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立在人的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用唯物史观揭示世界历史的产生根源。马克思把人类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交往活动看成是历史“向世界性历史”转变的基础和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的文献著作中,确实没有明确地给出世界历史的定义,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许多文献著作当中,蕴藏着丰富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过程中,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阐明了“世界历史”的丰富内涵。黑格尔把思辨哲学“绝对精神”作为世界历史的前提。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基础上来把握和认识世界历史的,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深刻内涵,首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给予阐述,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并且明确指出,世界历史是以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催生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为起点的。随着生产力、分工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各民族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不断扩大。“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将让位于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可以看出,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的;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本性是促使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普遍交往和联系。

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之相应的普遍交往的建立,无产阶级才能获得世界历史意义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那样,“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与人类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题。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就是人类解放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的建立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经济基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工业的扩展”。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地引起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引起产品交换,产品交换的发展导致资本的出现,资本把市场扩大到世界范围;同时,大工业的发展催生了并巩固了世界市场。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开辟新的市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因此,历史向世界性历史的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可以通过经验得到确证的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

这表明,世界历史过程的基本属性,是地域性的民族、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了人类历史整体的发展过程。各个民族的、国家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将彻底消失,尤其是大工业将彻底消灭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种历史转变过程,即立足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同时又立足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历史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就是民族内的交往向普遍交往演变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在普遍交往的层次上,人类之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www.xing528.com)

普遍交往的形成是世界历史产生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认为,普遍交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交往的扩大,而交往的扩大又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既得生产力的保护和传承。同样,普遍交往和世界市场也是互动关系,普遍交往的形成,扩大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又促进着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水平。

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是共产主义的客观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废除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不断变革一切等级和固定的东西,不断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进行革命。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了文明中来。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并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随着资本的私人垄断的加剧,世界历史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新的桎梏障碍。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是给人类带来福祉,而是带来灾难。这是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的难以克服的局限和矛盾。“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法术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资产阶级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障碍;而它已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可见,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必将冲破私人资本垄断的狭隘桎梏,导致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阐述的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取向的科学判断。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终将被共产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所取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交往的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包含了共产主义的价值原则,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道路。这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西方全球化理论关于世界历史走向的思路根本区别的地方。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还为“单个的个人”向“联合的个人”转变、“偶然的个人”向“有个性的个人”转变、“片面的个人”向“完整的个人”转变、“自然的个人”向“社会化的个人”转变,创造了充分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宇宙精神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但是,随着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推翻,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创造)的能力”,由人们相互作用产生的、同人们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才能为人们自觉驾驭和控制。同样,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人们自己支配。“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将根本改变人的存在方式,“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可以说,作为世界历史性的人,才有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发展其才能的可能,才能有可能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真正具有普遍性和丰富个性的人,是实现了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人的自主活动相统一的、自己创造着人的世界历史的主体的人。

总之,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范围逐渐扩大,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有了密切的联系,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起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人为选择的结果;世界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日益紧密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包含着明确的价值向度和深刻内涵,即人类的解放程度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相一致的。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方向始终是人类的解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