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典玫瑰的历史及用途

古典玫瑰的历史及用途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我们所知,科歇的手中拿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玫瑰样本,毫无疑问,这使他激动得浑身颤抖。这一发现印证了在古时候玫瑰的用途之一,而且它也是一个特殊的品种:在邱园的标签上,人们称之为神圣蔷薇,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理查二世蔷薇。古诗词也表明那时人们已经了解野蔷薇、玫瑰、木香之间的区别。有一个说法确实提到亚述的国王在首都阿卡德植有玫瑰树。在埃及,玫瑰是用作装饰及赠送给王室贵宾作为礼物的。

古典玫瑰的历史及用途

隐匿在皇家植物标本馆邱园[1]里那数十万风干的植物标本之中,有一个浅浅的长方形盒子。里面是一些包裹在花蕾中的纸莎草茎,旁边摆放着几个花蕾和一小片薄如蝉翼的脆弱花瓣,它们因岁月久远而变成褐色。这也难怪——这个收藏品可以追溯到170年,但无论花蕾是多么干枯,毫无疑问,那些花蕾的的确确就是玫瑰花。这一小段玫瑰花环是英国考古学家威廉[2]于19世纪80年代在下埃及[3]哈瓦拉的一个挖掘现场发现的。由于它被放在古代棺木中,有干燥沙土的密封保护,所以才得以历经17个世纪而保存至今。

理查二世蔷薇,就是与众所周知的19世纪80年代在埃及哈瓦拉发掘出的玫瑰残片相同的品种

法国的玫瑰栽种者皮埃尔·科歇(1823—1898年)收到从哈瓦拉寄来的样品后,写信道:“我收到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包括玫瑰花在内的植物和土壤的样本,但我从未经历过打开你这个小包裹时候的那种感觉!”据我们所知,科歇的手中拿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玫瑰样本,毫无疑问,这使他激动得浑身颤抖。这一发现印证了在古时候玫瑰的用途之一,而且它也是一个特殊的品种:在邱园的标签上,人们称之为神圣蔷薇,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理查二世蔷薇。在此次哈瓦拉发现之前,植物历史学家们只能依靠各种其他来源进行研究,比如通过陶片上的形象、丝绸上的画、诗歌宗教典籍去找寻玫瑰在古时候的作用和寓意。

这脆弱的哈瓦拉玫瑰花蕾也带来了许多疑问,首先就是玫瑰在古代世界是怎样种植的、在哪里种植的?在中国江苏地区发现的公元前3500年的陶片上装饰着的五瓣花朵很有可能是玫瑰,但也或许不是玫瑰。尽管中国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最早的玫瑰栽培国,但却几乎没有文字记录可以说明最初的几个世纪里中国种植了哪些品种,因为在秦王朝秦始皇统治时期(公元前246—前208年)大量书籍都被毁掉了。然而,孔子的著作幸免于难,他记录了在秦始皇焚书之前的几个世纪,玫瑰曾在王宫花园里广泛种植。我们都知道,在接下来的汉朝(公元前206—220年),野蔷薇爬满了皇宫的墙院。但是,这些皇家花园最初始建于炎帝时期(公元前2737—前2697年),所以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早在数十个世纪前,人们就开始栽种玫瑰了。在中国早期的艺术品中,从壁画到丝绸上的绘画,玫瑰的形象无处不在,但它的地位却从不及牡丹菊花

一个中国富商的整理有序的花园里的玫瑰丛

中国的玫瑰历史学家认为,野蔷薇进化成为现在我们所称的中国月季的年代要晚得多,大概要到唐朝晚期,即900年前后。唐朝诗人揭示了人们对蔷薇的喜爱之情:如贾岛的诗句“不栽桃李种蔷薇”[4]古诗词也表明那时人们已经了解野蔷薇、玫瑰、木香之间的区别。古人是非常专业的栽种者。宋朝时期(960—1279年),玫瑰繁育开始盛行,并在明朝时期(1368—1644年)达到顶峰,那时的中国已种植了100多个品种的玫瑰。很多品种在王象晋[5]的《群芳谱》中均有记载(《群芳谱》初刻于天启元年,即1621年)。

画着玫瑰和蓝色鸟的壁画,希腊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约公元前2800—前2400年

中国以西,玫瑰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克里特岛米诺斯时期(大约公元前2800—前2400年)带有花朵图案装饰的珠宝及绘画中。有一个著名的例证,那就是在克诺索斯大宫殿的壁画中出现的玫瑰。这曾引发植物学家们对该玫瑰品种的诸多猜测,从犬蔷薇到法国蔷薇,人们各持己见。

1990年,跟随考古学亚瑟·伊文思爵士团队到达克里特岛的瑞士画家爱弥尔·吉耶隆父子对壁画进行了“修复”,但这也未能帮助对此玫瑰品种的鉴定。有的植物学家认为这玫瑰是黄色的,这有可能与壁画后期的褪色有关,壁画中玫瑰原本的颜色或许是淡粉色。

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花园也对西方的古典园林影响很大。巴比伦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古代花园之一,但对于传说中的空中花园而言,很少有证据能表明美索不达米亚种植有玫瑰。有一个说法确实提到亚述的国王在首都阿卡德植有玫瑰树。早期的花园记录表明,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前562年在位)时期在花园里栽种植物,这既是为了欣赏,也是为了食用。有人说,亚述国王的王后塞米勒米斯(公元前811—前802年在位)在她的花园中种植玫瑰。伊朗帕萨尔加德著名的皇家花园,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58—前528年)曾经把种植玫瑰纳入其计划。

公元前4世纪末,当亚历山大的军队从波斯回来时,他们唱着赞美他们见过的芳香花园的颂歌。

这时的古希腊人开始把花园看作室外的娱乐空间。早期的波斯花园是封闭的,但考古挖掘发现,在1世纪末,一些花园依山而建且直接通往野外。希腊的精英们最能感受到波斯花园“pairidaeza”(天堂花园)的影响,在希腊语中,波斯花园是“paradéisos”,然后这一词汇被引进拉丁语,最后进入英语。这个词来源于古波斯语“pairi”,其意为“周围”,而“daeza”的意思是“墙”。很快,玫瑰在希腊的景观植物园内的雕像旁有了一席之地。

在埃及,玫瑰是用作装饰及赠送给王室贵宾作为礼物的。芳香的玫瑰是奢华的完美象征,而且在卫生条件落后的古代,玫瑰散发的香气对人们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尽管那时的埃及人还没有掌握提炼玫瑰精油的技术,但他们能够用烟熏来提取不那么复杂的香味——后称“香水”,香水的英文来源于拉丁语“perfumum”,即“穿透烟雾”。

在埃及的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70—前1085年),花是用在宗教典礼上并装扮贵客的。就像今天他们的做法一样,桌子上摆上花束进行装饰。到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前330年)时期,花伴随着埃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在战争中,士兵们用芬芳的玫瑰油涂抹身体;人死后,也是用精油来防腐的。从寄给皮埃尔·科歇的玫瑰中可以看出,这些玫瑰也被放进了古墓和石棺里。

早在公元前332年,希腊人征服埃及之前,他们就已经见证了埃及人的园林造诣。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因为希腊人也会把植物带到气候更温暖的埃及去繁育。随着公元前30年罗马人的到来,玫瑰的地位甚至超过了莲花,莲花曾是历代埃及法老肖像画中的圣花。正如人们所知的那样,当埃及最后一位独立统治者——克里奥帕特拉七世[6](公元前51—前30年在位)会见马克·安东尼时,在他行走的小径上散落着齐膝的玫瑰花瓣。

克里奥帕特拉在赛德纳斯河装饰着玫瑰的船上,阿尔玛-塔德玛·劳伦斯爵士的《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的相遇》,1883年

这时,人们把埃及看作是一个气候适宜的育种园。据希腊哲学家提奥夫拉斯图(公元前372—前287年)讲述,埃及的玫瑰会比欧洲的早两个月开花。在2世纪,埃及奥西林克斯的一位焦虑疲惫的种植者评说,种植玫瑰的需求是无法满足的:

这里的玫瑰还没有完全盛开——事实上,它们的数量远远不够——我们好不容易才从所有的苗圃和花环编织工人那里收集齐了与萨拉帕斯一同寄给你的1000朵花,我甚至把明天才应该摘的花都摘下来了。

以下这句罗马诗人马希尔[7](41—100年)的诗句证实了埃及的花卉文化的重要性:“尼罗河送给你的冬日玫瑰,凯撒吹嘘地说它们很稀有。”玫瑰对埃及人来说远不止是商品,它已代替莲花成为伊西斯[8]的象征,即埃及的天后的象征,因此它也成为民间传说的一部分。在罗马作家阿普列乌斯(约124—179年)讲述的一个复杂故事中,主角鲁齐乌斯生活在罗马统治下的埃及,初涉魔法时,他意外地把自己变成了一头驴[9]

一个女奴朋友告诉他,唯一能变回人形的办法就是吃玫瑰花。他的第一次尝试因为遭到愤怒的园丁驱赶而失败,最后,历经重重曲折,他对伊西斯的祈祷得到了回应。伊西斯出现在他眼前,并授意他去吃她的神庙里的牧师所戴的玫瑰花冠。他依言照做,终于恢复了人形,后来他把余生都奉献给了他崇拜的女神。

许多希腊和罗马的女神也都与玫瑰联系在一起。公元前550年,在以弗所的神庙里,阿尔忒弥斯女神(对应罗马神话的狄安娜)的一尊雕像的长袍底边上有一朵玫瑰,那可能是法国蔷薇。传说,一位名叫罗丹斯的女子异常美丽、备受赞誉,阿波罗,也就是阿尔忒弥斯的哥哥,把她变成了玫瑰。还有很多故事把阿芙罗狄蒂(对应罗马神话的维纳斯)和玫瑰的起源联系在一起。尽管阿芙罗狄蒂与玫瑰的联系不如古埃及的伊西斯与玫瑰的联系那么密切,但它预示了基督教的传统。9世纪,荷马在《伊里亚特》中,描述了阿芙罗狄蒂用玫瑰油涂抹在赫克托的尸体上,以此作防腐处理。赫克托的盾牌上也装饰着玫瑰图案。让人难过的是,最新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不过,“玫瑰色的黎明”这个短语却在词汇表里保留了下来。

希腊诗人阿那克里翁(公元前580—前490年)是这样描写玫瑰的:“是花中之最美,是诸神的欢乐,是丘比特之枕,是阿芙罗狄蒂之裙。”在一个著名的故事里,他将阿芙罗狄蒂与白玫瑰和红玫瑰联系在一起。故事写道,当阿芙罗狄蒂在海中出现时,那围绕着她的泡沫是如何变成了白玫瑰的。然后他又描写道,当阿芙罗狄蒂为她受伤的情人阿多尼斯清洗伤口时,鲜血滴到了旁边的白玫瑰上,白玫瑰又变成了红玫瑰,这象征着女神对阿多尼斯的热爱。从此,爱情与红玫瑰就永久地联系在了一起。然而有些令人扫兴的玫瑰历史学家却指出,就现在所知,当时的欧洲还没有出现红玫瑰,只有淡粉色的玫瑰。

类似的传说还围绕着诗人萨福(约公元前630—前570年),她有可能出生在希腊的莱斯波斯岛——碰巧是第一部关于玫瑰的种植著作(约公元前300年)的作者提奥夫拉斯图斯的出生地。在萨福的诗歌中,有许多提及玫瑰的作品,包括缪斯女神的出生地皮耶利亚的玫瑰、一个神圣的神龛“挂满了玫瑰”,以及把新娘比作玫瑰的作品。在最新发现的她书写的诗歌片段中,有一段涉及爱情关系的终结,她催促她的前任情人:

让我提醒你,
所有那些我们拥有的愉快而美好时光。
所有那些紫罗兰花环,
还有玫瑰……你放在我身旁的玫瑰。
所有那些精致的花串,
环绕在你柔软的颈上……

另一个早期的有关玫瑰的经典记述来自于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90—约前420年),在公元前446年,他描写马其顿国王米达斯王的花园。除了所谓的点金术之外,米达斯王所种的玫瑰,“野性而美妙的花朵,有60片花瓣,比世上任何一朵花都要香”。他所说的玫瑰种类引发了很多争论。另一种解读是,应该用“花朵”而不是“花瓣”这个词。但它有可能是百叶蔷薇吗?抑或是重瓣法国蔷薇?1977年,德国玫瑰历史学家格尔德·克鲁斯曼发表文章,认为“毫无疑问的是,重瓣法国蔷薇或者重瓣白蔷薇当时已经存在”。不出意料,也有一些玫瑰历史学家不同意他的观点。

从老普林尼(23—79年)的作品和其他来源看,我们知道希腊人和罗马人熟悉哪些玫瑰。希腊人最开始种植玫瑰似乎是出于商业目的,比如用来制作花环、项圈或者花冠,只是后来才因装饰目的而进行种植。提奥夫拉斯图斯(约公元前371—前287年)——“植物学之父”及《植物志》的作者——讲述他们已掌握了怎样培育和修剪玫瑰的详细知识,这样能使花开得更好。他们知道插扦种植要比种子种植好得多。

一些译文提到,他们每年都会把玫瑰花丛移走并烧掉。更有可能的是,他们修剪玫瑰花丛,然后把枝条烧掉,就如同今天我们很多人的做法。

普林尼在他的巨著《自然史》(约77—79年)一书中,记录过12种不同的玫瑰。这在未来一定会被当作百科全书典范,直到他死于维苏威火山爆发时仍未完成。其中最容易辨识的一种就是犬蔷薇,即狗蔷薇,它只有5片花瓣。普林尼记录的玫瑰主要是用地名进行命名的,例如“普雷尼斯特”或者“坎帕尼亚”。1936年,玫瑰历史学家爱德华·邦亚德提出,普林尼描述的那些品种太过于相似,很有可能是同一品种、生长在不同地区的玫瑰。比如,西里娜与迦太基都同属于一种大马士革蔷薇。最近,罗马花园历史学家琳达·法拉通过鉴定,证实了普林尼记述的玫瑰中有法国蔷薇、R. phoenicea[10]、秋季大马士革蔷薇、麝香蔷薇、犬蔷薇和百叶蔷薇,从而证实了这一点,当然,克鲁斯曼对最后一点持不同观点。

玫瑰是罗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烹饪和打扫卫生到娱乐和宗教节日,都可以见到玫瑰的身影。年轻人会温柔地称他们的恋人为“我的玫瑰”。每个季节都用一种花来庆祝,春天的花是玫瑰,其通常由一个戴着玫瑰花冠或者玫瑰花环、手里拿着一枝玫瑰的少女所代表。法拉说“这必须看作对玫瑰的一种崇拜”。因著有《农业》而出名的帕拉弟乌斯(约5世纪离世)推荐采用破开的芦苇来支撑玫瑰花茎。

庞贝古城花园的发掘报告显示,当时种植花卉,尤其是种植玫瑰的目的是制作花环和香精油。到了公元前40年,罗马学者瓦罗已经了解到最好的繁殖玫瑰的方法,就是从有根的枝条上切下大约3寸长的插枝,然后把它们重新插好,等到这些插枝发芽后再移种出来。

维纳斯伴随着玫瑰花从海上升起,油画,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约1482年(www.xing528.com)

很奇怪的是,有种说法是玫瑰移种越频繁,花开得就会越好。也有人认为,用热水浇花会使玫瑰早一点开花。

一些园丁认为,玫瑰所种植的地点不同,它的颜色和香气也不同。当然,可以选择的品种非常有限。来自叙利亚和波斯的玫瑰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来自昔兰尼(利比亚著名古城)的玫瑰更加香”,普林尼写道。他也讲述了在坎帕尼亚的庞贝古城周围的土地能种出香气浓郁、一年三季的玫瑰:“埃及是所有国家中最适合生产软膏的地方,但是坎帕尼亚能生产玫瑰,所以更胜一筹。”普林尼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提奥夫拉斯图斯的早期文献,他也同样认为昔兰尼的玫瑰是最香的。当普林尼谈到玫瑰精油即香精油最主要的成分时,他特别指出了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利西亚海岸的法塞利斯。但当时的人们对提取精油的方法还不太清楚。

罗马的马赛克画,《春天》,女神被属于她的花朵所围绕

罗马人的家中经常用花做装饰,稍富有的人家用马赛克描绘、用颜料将花画在墙上甚至是天花板上。

马赛克是专门用来画玫瑰花的,用小的镶嵌片(石子或者瓷片)来描绘它的淡粉色。玫瑰也经常出现在布料上面。壁画内容显示,在罗马最气派的花园里,藤架上爬着玫瑰和葡萄藤,竞技场在中间场地会种上玫瑰。

在庞贝古城的神秘别墅中发掘出的壁画,上面描绘的是玫瑰,1世纪

罗马人狂热地消费玫瑰花环、花瓣和精油。还有什么比泼洒玫瑰花瓣这种短暂的奢侈更能打动你身边的人?这可不便宜。尼禄皇帝(37—68年)的一个过激行为,就是花费了相当于今天的100000英镑的费用,从波斯进口玫瑰花瓣,只为将其撒落在沙滩上。

然而,在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对富有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缺少劳动力,而水源和气候条件也都相当重要,瓦罗的《农业论》指导人们如何更加经济实用地种植玫瑰。玫瑰应种在郊外的紫罗兰花丛边上,尽管在没有交通设施能到达市场的年代,在偏远的农场中种植玫瑰的做法有点傻。玫瑰和紫罗兰是两种最常见的用在项圈和花冠上的花卉。“我的玫瑰在哪里?我的紫罗兰在哪里?我的漂亮的西芹在哪里?”狂欢的人们会这样唱着。罗马的农业作家科卢梅拉(70年前后在世)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农夫从市场归来,他卖掉了所有的玫瑰,“喝了红酒后步履踉跄,口袋里装满了现金”。

花冠和项圈是男士和女士们在特殊的场合中佩戴的。贵宾们要戴花冠、挂花环,与今天来访印度的人们受到的礼遇相似。征战的英雄们得到了月桂花冠,但是恋人们会交换玫瑰花冠。项圈在市场上被贩卖,通常编制项圈的是妇女或者年轻女孩。然而,正如在考文特花园中一样,卖花女常会背负着坏名声:“你和玫瑰在一起,粉色是你的魅力;但你到底在卖什么,卖玫瑰还是你自己,或是两者皆有?”

除了主要从埃及进口,玫瑰还来自罗马南部肥沃地区的商品果蔬园。蒂沃利、坎帕尼亚、普雷尼斯特是主要的玫瑰种植区,并以那不勒斯附近的帕埃斯图姆为最大的种植中心。维吉尔曾写过一种两季开花的帕埃斯图姆玫瑰,但是,即便是意大利南部的温暖气候也不能确保玫瑰有好收成。诗人普罗佩提乌斯(公元前47—前14年)就曾警告过人们:“趁你的血液还年轻,趁你的脸上还没爬满皱纹,就要充分利用好它,以免明天的岁月在你脸上留下伤痕。我已经看到了芳香的帕埃斯图姆的玫瑰花床,静静躺在南方吹来的晨风中。”

玫瑰也可能是“过度”的象征。西塞罗(约公元前106—前43年)奉命起诉西西里总督维雷斯,在提审中,他曾反复地提到玫瑰。西塞罗怒斥维雷斯在冬天好几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纵情狂欢,居然直到看见餐桌上的玫瑰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就算是冒险出去行军的时候他也没有骑马,而是被八人大轿抬着走的。

他的头上和脖子上戴着玫瑰花环,躺在填满了玫瑰花瓣的俗气的马耳他面料做的枕头上,鼻子边还放着玫瑰花嗅袋。西塞罗严厉地说道,“就如同,如同以前的比提尼亚国王的做派一样”。那时候被称作比提尼亚的地区在今天的土耳其西部,至今其玫瑰种植业仍然兴旺发达。

更有甚者,年轻的罗马皇帝赫利奥加巴勒斯(约203—222年)为玫瑰耗费巨资,既用来装饰,也为了泡制穆尔森,这是一种由玫瑰、白葡萄酒、苦艾酒、蜂蜜制成的饮料。身为双性恋者的他,在18岁被刺杀身亡时,已经结过5次婚。他做的最臭名昭著的事情是从天花板上撒下玫瑰花瓣,甚至使他宴请来的宾客窒息而死,这一事件由能“激发好莱坞灵感”的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塔德马爵士捕捉,并记录在画布上,就是在后面我们会提及的画作《赫利奥加巴勒斯玫瑰》(1888年)。

玫瑰在象征着爱情、激情、奉献与奢华的同时,也还意味着战争、死亡及生命的脆弱。玫瑰花冠曾是用来嘉奖军事胜利的——老卡托(公元前234—前149年)经常感觉到这一传统已经被贬低了,只要战争一结束,人们就立马戴上玫瑰花冠。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有人看到卢修斯·富尔维乌斯,一个放债人,戴着玫瑰花冠站在自己的店门口,不久后他就被关进了监狱。还有种说法认为,罗马军团的标准,很可能就是要佩戴玫瑰花冠。

狄俄尼索斯,希腊酒神,戴着玫瑰花冠,赫库兰尼姆,55—79年

在逝者的前额和坟墓上放置玫瑰能表示永恒的爱。子女们留下钱来栽种玫瑰丛,用以纪念已故的父母,甚至在今天,许多国家的葬礼仪式都会涉及玫瑰。幸存的一些罗马晚期的葬礼肖像画上大都有玫瑰花环,可能是与19世纪80年代在哈瓦拉发现的花环有一样的用途吧。

关于古典时期玫瑰的结束语,可能要用到罗马诗人奥索尼乌斯(310—395年)的诗《初开的玫瑰》。当时的罗马帝国在野蛮人的进攻压力下摇摇欲坠,奥索尼乌斯定居在波尔多附近,并种植玫瑰,他写道:

玫瑰新开,应惜花期采初蕾;
时光飞逝,莫待年华轻负春。

13个世纪之后,罗伯特·赫瑞克用我们更为熟悉的语言重复了同样的思想:

趁青春年少,
快去采摘玫瑰花蕾,
时光飞逝不复返。
今朝花儿枝头含笑,
明朝就会凋零去。

[1]邱园:又称裘园或丘园,伦敦西郊国立植物园。——译者注

[2]威廉·弗林德斯·皮特里:英国考古学家及第一位埃及学教授。——译者注

[3]下埃及: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习惯上指开罗及其以北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译者注

[4]出自贾岛的《题兴化园亭》:“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译者注

[5]王象晋:明代农学家,著有《群芳谱》。——译者注

[6]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也就是影视作品中的“埃及艳后”。——译者注

[7]马希尔:古罗马诗人、讽刺作家。——译者注

[8]伊西斯:古埃及的智慧女神。——译者注

[9]阿普列乌斯的小说《变形计》,又译《金驴记》。——译者注

[10]未查到准确的中文译名。——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