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在市场化条件下,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一般来说通货紧缩的分析和通货膨胀相反,它们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一)通货紧缩的特征
在市场化条件下,通货紧缩表现为货币供应量低于货币需求量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和经济衰退的现象。
(1)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一般来说物价水平长时间的负增长才可以称为通货紧缩。
(2)货币供给量减少。通货膨胀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相对而言,通货紧缩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足。
(3)需求不足,投资萎缩。一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减少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商品滞销,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另一方面,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有所提高,因而投资成本上升,同时通货紧缩又会使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下降。这成为抑制投资的两大因素。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历年世界各国发生的通货紧缩来看,通货紧缩主要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大量减少货币发行或削减政府开支以减少赤字,会直接导致货币供应不足,或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便“太多的商品追逐太少的货币”,从而引起物价下跌,出现政策紧缩型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经济周期达到繁荣的高峰阶段,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产生供过于求,可引起物价下跌,出现经济周期型通货紧缩。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和改进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因而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出现成本压低型通货紧缩。
4.投资和消费而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和经济走势不佳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动型通货紧缩。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或信贷扩张过快导致出现大量不良资产和坏账时,金融机构“惜贷”或“慎贷”引起信用紧缩,也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致通货紧缩。
5.本币汇率高估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
一个国家实行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本币汇率高估,会减少出口,扩大进口,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导致物价持续下跌,出现外部冲击型的通货紧缩。国际市场的动荡也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或资本外流,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压力。
6.体制和制度因素
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因素也会加重通货紧缩,如企业制度由国有制向市场机制转轨时,精简下来的大量工人现期和预期收入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下降;还有住房、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变迁和转型,都可能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收支和消费行为,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形成体制转轨型的通货紧缩。
7.供给结构不合理
如果前期经济中的盲目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加剧供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许多商品无法实现其价值会迫使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大量货币收入不能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减少了有效需求,就会导致结构型通货紧缩。
(三)通货紧缩的危害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破坏力与通货膨胀相比是一样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1.通货紧缩会加速经济的衰退。物价的持续下跃,必然导致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持币观望,使消费或投资进一步萎缩。
2.加重债务人的负担。物价的下跌还会提高实际利率,加重债务人的负担,致使企业不敢贷款投资,或难以偿债。
3.使金融系统濒临崩溃。银行则出现大量坏账,并难以找到盈利的项目提供贷款,经营效益不断滑坡,甚至面临“金融恐慌”和存款人“挤兑”而被迫破产,使金融系统濒临崩溃。
4.社会就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的生产萎缩,投资环境恶化,引起企业的经济活动收缩,甚至破产。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往往就会裁员,全体国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下降,导致消费需求降低,企业生产缩减,失业进一步增加,经济就陷入了所谓的“通货紧缩螺旋”之中,难以恢复。
5.造成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和资本外流。通货紧缩还会由于需求的持续下降使进口萎缩而输出到国外,引起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反过来又会影响本国的出口,造成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和资本外流,使国家外汇储备减少,偿债能力削弱,甚至发生债务危机。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1.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既要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给。
2.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可以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着手。中央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公众手中买进政府债券,鼓励商业银行扩张信用,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3.结构性调整(www.xing528.com)
对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4.改变预期
通货紧缩时期,人们对未来的心理预期有较大的作用。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强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可以引导人们增加需求。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补充阅读
我国1998年到1999年通货紧缩的原因
1998年到1999年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内外两方面的:
•内部原因
1998年、1999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时期,这个时期的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了通货紧缩,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1)我国多年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形成了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而低水平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造成众多产品供大于求,引起物价下降。
(2)国有企业改制,一方面下岗分流,直接导致员工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原来的稳定预期被打破,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得更为保守,都在推迟消费需求,现实消费需求的不足导致商品变得过剩。
(3)金融机构房贷意愿消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期缺失导致贷款坏账率居高不下,1996年年底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坏账率高达20%,又遇到国有企业转制,国有商业银行考虑自身生存问题,出现了“惜贷”现象,市场货币供应不足。
(4)政府调控政策滞后,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形成。
•外部原因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为摆脱危机,使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向世界市场低价出口商品,我国对外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代价是大大增加了我国商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压力,出口的受阻影响国内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补充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末期,面对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在财政政策方面,日本政府再次使用了积极财政政策这一经济刺激工具。1998年4月,日本政府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16万亿日元)的财政“综合经济政策”。1998年7月小渊政权诞生,面对经济增长率的进一步下降、失业率和不良债权大幅度增加以及金融机构破产增多等严重问题,于当年11月通过了更大规模(24万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对策”,实行永久性减税政策,将最高税率由65%降低到50%,法人税(公司税)的税率由46%降低到40%。1999年再度实施18万亿日元的“经济新生对策”。其次,日本在货币政策领域实施了空前的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由于1998年后期日本经济面临多重恶劣条件,日本银行在1999年2月12日决定采取追加的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决策会议做出决定,立即将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目标下调为0.15%,并且尽可能地促使其向下调整,结果隔夜拆借利率在3月末已经接近0。这就是著名的“零利率政策”。
2001年3月,日本银行开始实施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即所谓的“量化宽松型货币政策”,该政策一直持续到2006年3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商业银行在日本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存款金额取代了传统政策的拆借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公布增加日银账户存款金额的目标值,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的市场操作手段实现该操作目标,并约定该政策的实施将一直持续到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稳定为正的情况出现。
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的经济衰退,日本政府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通过一系列的紧急扩大财政支出对策,积极谋求就业稳定和实现社会保障目标,消除社会民众的不安心理。2008年12月,日本政府出台了大规模(总额为43万亿日元)的“生活防卫紧急对策”,主要包括约10万亿日元的财政对策和约33万亿日元的金融稳定对策。具体包括:(1)就业对策支出(1.1万亿日元);(2)增加地方交付税(1万亿日元);(3)新增经济紧急应对预备费(1万亿日元);(4)减税1.1万亿日元;(5)继续落实“生活对策”的相关政策措施。2009年4月又出台了更大规模(总额为56.8万亿日元)的“经济危机对策”。
这一时期,日本银行也再次采取了积极的货币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下调政策利率,2008年12月18日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下调至0.1%,基准贷款利率由原来的0.5%下调至0.3%;其次,采取了增加购买长期国债数额和扩大购买对象、再次购买金融机构股票等措施,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再次,日本银行直接介入金融市场,通过购买企业融资产品等措施,保证企业融资的顺畅。从诸多货币金融政策的具体措施看,已经接近于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但是在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后,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仍受到指责,政府要求日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紧缩中承担主要责任。
课后思考题
1.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2.简述金融市场的分类。
3.简述持有货币的心理动机。
4.简述货币流通规律。
5.简述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
7.什么是货币乘数?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8.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9.如何正确理解通货膨胀?针对不同的通货膨胀有哪些治理对策?
10.通货紧缩如何理解?对经济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