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优化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三性统一是各国商业银行普遍认同的经营与管理的一般原则。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及同业存款等被称为一级准备,又称现金准备。它们是货币性最强的部分,是商业银行为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设置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营利性资产。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优化方法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的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三性统一是各国商业银行普遍认同的经营与管理的一般原则。银行经营者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综合协调不同资产和负债的搭配,谋求最佳组合,从而实现“三性原则”之间的协调统一。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它的影响,保证自身的稳健经营和发展。而银行经营条件特殊,尤其需要强调安全性,再加上银行自有资本较少,基本上是负债经营,因此经受不起较大损失。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包括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安全性。在负债业务中,主要面临客户随时提现的可能;在资产业务中,可能面临贷款投资的规模超过资金来源的问题。

影响银行经营安全的因素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确保安全性的措施包括:对于风险太大并注定会给银行带来损失的业务,银行要拒绝给以贷款,这样才能避免风险;在业务经营中,银行要合理安排贷款和投资的规模及期限结构,要加强对企业客户的资信调查和经营预测以减少或控制风险;银行资产要在种类和企业客户两个方面适当分散,避免过于集中而产生的大的信用风险;银行可通过转让、保险及套期交易和互换交易等方式转移风险。

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其中,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银行保持流动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准备资产主要指银行持有的现金资产和短期有价证券。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及同业存款等被称为一级准备,又称现金准备。它们是货币性最强的部分,是商业银行为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设置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营利性资产。商业银行拥有的短期证券、短期票据被称为二级准备金,这些资产既能保持一定的盈利,又能随时或在短期内变现,其特点是期限短、质量高、销售快。如果商业银行流动性差,就要以增加负债的形式从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要,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拆借、利用国际货币市场融资等形式,但通过这些形式保持流动性需要考虑资金的成本及银行的信誉。(www.xing528.com)

3.营利性原则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也是商业银行企业性质的集中体现。利润水平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商业银行要赢利,需要适度扩大资产规模,合理安排资产结构,在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非盈利资产,增加盈利资产所占的比重;应在多种筹资方式、筹资渠道之间进行比较、选择,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吸收更多的资金;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各项资源,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费用和营业成本的支出。

4.“三性原则”的协调

“三性原则”在经营中既存在互补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安全性和流动性是紧密相连的。一般来讲,流动性越强的资产,其安全性越强,安全性是在流动性良好的前提下实现的。短期来看,银行的流动性越好,银行对抗意外的能力就越强,但如果流动性过强,银行可用于创造效益的资产就会减少,从而影响银行的营利性。但是从长远来看,安全性和流动性是为追求盈利而存在的,只有保障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商业银行才能实现长期营利性。

银行经营要在安全性和营利性这一对矛盾关系中获得最大利润,流动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安全性高的银行资产不能给银行带来巨额的利润,因为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没风险没收益。一个商业银行是不可能把风险和收益分开的,所以银行想要盈利,就必须做好安全性和营利性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好流动性的工作就可以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保证营利性,所以流动性在安全性和营利性之间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