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的演变与价值形式过渡

货币的演变与价值形式过渡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这种价值形式虽然克服了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但没有完全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因此有必要向货币价值形式过渡。

货币的演变与价值形式过渡

货币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在与货币打交道——用它购物、还债、投资等;货币也是对经济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东西——各国的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债务危机、国际收支失衡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与货币有关。那么,究竟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存在形式有哪些?货币的职能是什么?货币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本节我们集中讨论这些问题。

(一)货币的起源

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只不过是几千年前才出现的事情。研究货币的起源是正确理解货币本质的关键。对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经济学家都做了大量研究,其中以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为典型。马克思则是从分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入手,通过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来揭示货币起源的。

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没有商品交换,货币并不存在,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集体劳动,产品统一分配。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氏族开始瓦解,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开始形成,进而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有意义的是其劳动产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在商品交换时,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通常称为价值形式。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演变的必然结果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由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形式。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人们开始把多余的产品拿去交换,这种交换只是个别的,带有偶然性质,产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如1只绵羊=2把斧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增多,简单的价值形式便不能满足较多的商品交换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畜牧业分离后,产品交换变得很频繁。这时,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如:

在这种价值的表现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不再是一种,而是多种,被称为“扩大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形式中,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关系和它们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更加接近。然而,扩大的价值形式也使商品价值的表现不完整、不统一,缺少共同的单位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实际交换过程也比较复杂,效率十分低下。基于这些矛盾,价值形式得以进一步发展。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生产者逐渐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一种大家都愿意接受而又可经常用来交换的商品,然后再换取自己所需的商品。这样一来,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种商品即是一般等价物。这种价值表现形式就是一般价值形式。如:

从公式来看,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换位,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时的绵羊已经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媒介商品交换的特殊商品了。当然这种价值形式虽然克服了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但没有完全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因此有必要向货币价值形式过渡。

(4)货币形式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众多商品中分离出一种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由此产生了。这种用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形式,就是货币价值形式。由于贵金属的天然属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在货币形式的长期演变中逐渐取得了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如:

综上所述,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推导出货币的起源,即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它是经过价值形式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产生的。同时货币具有流通性、普遍接受性、社会垄断性和排他性,这些是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基本特性。

(二)货币形态

货币形态也称“货币形式”,是指以什么货币材料(币材)来充当货币。关于货币的材料,从表面上看,这好像取决于统治阶级的主观想法,但从币材演化历史来看,则取决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流通的便利程度以及货币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因素。纵观货币发展史,货币形态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变的五个阶段,即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也叫“商品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或是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这种货币兼有货币和商品双重身份,其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是货币发展的最初形态。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实物商品充当过货币,它们一般都是当时社会组织下最能代表财富的特殊商品,如牲畜、贝壳、布帛、粮食、农具、奴隶、盐、烟草等。但是许多实物货币都有不适合作为货币的特点,如本身使用价值的限制、不易分割、不易保存、不易携带、没有统一的价值表现标准等。因此,实物形态货币必将为金属货币所取代。

2.金属货币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金属货币严格来讲也属于实物货币,但它与以往的实物货币相比具有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易携带等优点,最终成为通行的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属货币经历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由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过程。但是金属作为货币也有它的不足,如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需求、大宗贸易不易携带、流通费用高等,于是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

3.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职能的纸质货币。这种纸质货币不是足值货币,但是它有十足的贵金属做保证,随时可以兑换成贵金属,所以被人们普遍接受。典型的代用货币是可兑换的黄金券、银行券,它们和金属货币相比,有明显优点,如节省了铸造费用,避免了流通中的磨损、熔炼等问题,这使得它在货币史上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随着日益扩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黄金的储备和数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观需要,最终,纸币与黄金脱钩。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它是货币发展中的高级形态。信用货币的形式多种多样,政府纸币和银行存款是其主要形式。其中政府纸币是以国家政权为准备的、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表现为强制流通和不可兑换的特征。国家要合理控制货币发行量,其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5.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的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它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信用货币结算的时间,加速了社会资金的周转,减少了现金和信用货币的使用量,节约了货币流通费用,成为未来货币发展的主要方向。

补充阅读

央行表态要推电子货币中国将利用电子货币一切优势

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先生出席会议,副行长范一飞主持会议,有关国内外科研机构、重要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银行早前就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未来可能开始发行电子货币;中国央行也曾在微博上强调说,目前一组专家正在研究发行电子货币的可能性,包括借鉴外国银行发行电子货币以及中国本土使用电子货币的经验。

瑞士咨询公司Medelle SA合作伙伴格里戈里·别格拉良认为:“中国试图采用比特币的概念,但是在国家层面来实现。中国意识到比特币所拥有的优势众多。比特币的主要缺点是不受监管部门控制。中国意识到电子货币所能带来的好处。首先互联网电商,他们希望采用电子货币。其次,电子货币还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因为一切交易都将缴税。”(www.xing528.com)

中国在比特币交易方面稳居世界第一。根据bitcoincharts.com提供的数据,2015年8月60%的兑换业务是在中国交易所进行的,而2015年3月这一指数高达80%。

别格拉良指出,采用电子货币主要是与尝试履行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所需的一系列要求和货币流通自由有关,同时制止资本非法流出。

企业安全公司Zecurion总经理阿列克谢·拉耶夫斯基则表示,电子货币的其他优势包括无须花费资金制造纸币和硬币。国家作为加密货币的发行人能够跟踪所有交易,如同跟踪非现金交易一样。此外,借助于保留的交易历史,发生纠纷时国家更容易提供相关证据。

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历史学家加里克·始尔曼指出,突尼斯和厄瓜多尔已表示对电子货币感兴趣。尽管如此,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加密货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中国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先驱”。

至于中国体系运作的细节,拉耶夫斯基认为,该体系可能将是封闭的。如果开放则意味着完全打破隐私,而这种情况下推行电子货币则相当不容易。

他说:“很可能这个体系将是完全封闭的,或者类似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清单将供所有人以匿名身份查阅,且无须交易参与者授权。”加里克·始尔曼则强调说:“中国政府的做法并不一定会给比特币或其他加密货币带来负面影响。相反,来自中国的新闻使比特币的价格上升。比特币和其他电子货币将找到自己的位置,如同小额交易的微付费。”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2016年1月25日文章《俄媒:中国将利用电子货币一切优势》。

(三)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起源之后,将货币定义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货币的本质:

第一,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性,那么它就失去了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基础,也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第二,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直接表现出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必须在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而货币则是作为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者出现的,成为商品世界核算社会劳动的唯一工具。其次,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因此,货币也就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第三,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交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形式,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论是建立在金属货币制度基础上的,在现代社会中,流通的货币已经与贵金属脱离了关系,因此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论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货币现象。

(四)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它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按其产生和形成的先后顺序,表现为以下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必须有价值,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能够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由于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同,用货币表现的价格也不同。为了便于比较,就需要规定一个货币计量单位,称为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最初是以金属重量单位的名称命名的,如中国的“两”,后来由于国家以较贱金属代替贵金属做币材,使货币单位的名称和金属重量单位名称相脱离。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人们可以在观念语言中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而并不需要现实货币,更不需要足值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货币在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过去商品交换的运动公式。在货币出现前,商品交换采取物物交换的形式,即W—W,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环节,即W—G和G—W,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开了,从而克服了物物交换中交换双方在需求上、空间上、时间上不一致的矛盾,提高了商品交换成功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也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和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更加复杂化了。因为这时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环节,如果有些人卖了商品不马上买,则另一些人的商品可能就卖不出去,从而引起买卖脱节,使得社会分工形成的生产者相互依赖的链环有中断的可能,孕育着经济危机。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即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另外,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只是一种交易的媒介,货币本身有无价值、是否足值并不重要。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货币。货币贮藏手段的发挥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一是价值或购买力稳定,二是较高的流通性,三是比较安全可靠,等等。

货币贮藏手段的发挥是以金属货币为前提的。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领域;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足时,贮藏货币会重新进入流通。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地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相适应。因此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现象。当然,当前的信用货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已经不具有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职能了。

4.支付手段

货币在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在货币执行流通职能时,商品交换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作为支付手段,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是其特征。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最初主要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用于商品生产者之间清偿债务。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已超出了商品流通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工资、佣金、房租等领域。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扩大了商品的流通领域,节约了现金流通的费用;另一方面也使商品经济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在债权债务的链条中,如果某个支付环节断裂,就可能给商品生产和流通带来严重的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

5.世界货币

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当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要求货币还原成货币的实体,并按实际重量和成色发挥作用。而铸币和纸币理论上都是国家依靠法律强制发行,只能在国内流通的货币,不能真实地反映货币具有的内在价值。但当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货币,成为世界上普遍接受的硬通货,实际上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各国都把这些硬通货作为本国储备的一部分,并用来作为国际的支付手段和购买手段。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国际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第二,作为国际一般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第三,作为国际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比如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

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商品价值。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

补充阅读

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为16世纪托马斯·格雷欣向伊丽莎白一世提出的,也称“格雷欣法则”。他观察到: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贵金属含量高),使用成色低的货币进行市场交易、流通。格雷欣法则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由于银的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并将金储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领域,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按上述比例用金兑换银,将银储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这就是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渐渐为人们所储存而离开流通市场,使得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所发现,故称为“格雷欣法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