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预算年度)政府通过财政安排使用财政资金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率,即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它反映了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活动范围,是研究和确定财政规模的重要指标。
(一)绝对量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量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它所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也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的货币价值总额。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比较容易测量的,只要根据财政支出的定义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加,扣除重复计算的部分就可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财政支出的绝对量见表5-1。
表5-1 我国国家财政收支总额(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数据整理[1]。
运用绝对量指标测量财政支出规模,能比较直观、具体地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规模,并便于人们对财政支出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因此,它是财政部门编制财政预算和控制财政支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它不便于人们对财政支出进行横向对比。
(二)相对量指标
财政支出的相对量指标是指财政支出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比值。不同财政支出相对指标对分析财政支出起着不同作用。(www.xing528.com)
(1)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可以反映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是否一致,从而看出一国财政支出是否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
(2)财政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一国政府占有社会经济资源的比重,可以用来衡量一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影响的程度。
(3)财政支出与人口数量的比值,即人均财政支出。该指标可以反映国民从政府公共支出中所得到的平均公共产品和服务,即平均福利水平。
运用相对量指标测量财政支出规模,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我们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它有利于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它还反映了政府财政支出的深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影响的重要程度。
补充阅读
量入为出
“量入为出”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家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这是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规模。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农业生产为主,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原则有其客观必要性。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常强调的重要理财原则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和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倡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曾实行的一条财政管理基本原则。在预算管理上体现为贯彻当年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强调以收定支的原则,并力求保持财政体系各构成环节的收支综合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