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债调整与债权保护的重要性

国债调整与债权保护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债的调整包括国债的调换和整理两方面内容。三是保护国债债权人的利益。即政府以低利率的新债调换高利率的旧债,而不变更国债本金的数额。不过,在市场利率下降时,如果债权人持有国债券的机会成本较小,那么,政府采用低利调换还是可以被债权人接受的。为此,政府需要将同类型国债的发行条件统一起来,使之整齐划一,这就是国债整理。

国债调整与债权保护的重要性

国债的调整包括国债的调换和整理两方面内容。

(一)国债的调换

国债的调换,又称为“借换”或“转换”,它是指在国债清偿前,政府用法律形式变更原来的国债发行条件和做法。

政府调换国债,主要出于以下几种考虑:一是延期偿债,将偿债负担向后推移。二是减轻财政的偿债负担,如国债减息调换,即以低利息的新债替换旧债,以减轻政府的利息负担。三是保护国债债权人的利益。在市场利率上升、物价上涨的时候,通过国债调换,提高国债利率,增加国债利息,可以维护国债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助于提高政府信用

归纳各国国债调换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减息增本法。即政府以低利率的新债调换高利率的旧债,并将利息减少的金额折算成本金,作为新债增加额交付给债权人。

2.减息增募法。即政府以低利率的新债调换高利率的旧债,政府每年用于支付利息的费用因此而减少,这样,政府就可以用节省的偿债费加募新债。

3.增息增募法。即政府以高利率的新债调换低利率的旧债,而将新旧债利息差额折算成本金,由债权人追加缴纳给国家。

4.减本调换法。即政府对于债权人的利息支付额并不改变,但减少其本金或延长还本期限。这种调换方法,是将由于市场利率下降而应减少的利息数额,转为通过减少本金数额体现出来。

5.低利调换法。即政府以低利率的新债调换高利率的旧债,而不变更国债本金的数额。采用这种方法,政府可以获得利益,但债权人却要蒙受损失。不过,在市场利率下降时,如果债权人持有国债券的机会成本较小,那么,政府采用低利调换还是可以被债权人接受的。

(二)国债的整理

政府发行国债,由于发行的时间先后不同,各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财政和金融市场的状况都有所差异,导致国债的种类、偿还期限、利率、付息方式和还本办法等,呈现出混乱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国家管理国债事务、维护国家信用,也可能损害债权人的权益,甚至可能加剧证券投机而影响经济稳定。为此,政府需要将同类型国债的发行条件统一起来,使之整齐划一,这就是国债整理。

国债的整理需要变更国债的发行条件,所以,国债的整理常包括国债的调换,二者有时难以区分。不过这两者的目的不同,国债整理的目的在于统一国债的发行条件,而国债调换的目的在于改变国债的发行条件。

补充阅读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国债发展历程简况(www.xing528.com)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1898年发行的“昭信股票”。当时的晚清政府为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曾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制度,发行了三次国债,即“息借商款”“昭信股票”“爱国公债”,其中“昭信股票”最具代表性,最接近近代国债性质。北洋政府时期,由于财源枯竭、入不敷出,不得不靠借债度日。

袁世凯统治时期主要依靠外债,内债发行较少。袁世凯死后,内债发行比重增加,以致1921年债信破产,同年北洋政府垮台。随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1937年共发行国债45亿元,发行内债几乎成为国民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手段,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共发行国债90亿元,大量的内债发行基本是与军事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各根据地人民政府也发行过几十种国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债发行分为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以后两个时期。

课后思考题

1.试论述国债的特点。

2.阐述国外国债与外债的区别。

3.简述国债的功能。

4.如何理解国债负担?国债负担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哪些?

5.试述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

6.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哪些?

7.简述外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8.简述国债的分类。

9.简述国债调换的几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