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一词的由来

财政一词的由来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的英文含义较广,包括了财政、财务、金融、融资等众多词义,但最终选用中国早先分开使用的“财”和“政”两个汉字,创立了“财政”一词。1882年日本率先使用《财政奏折》觐见我国清朝官员,自此“财政”一词开始出现在清朝官方的文献中,并逐步取代以前的各种名称。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但“财政”一词在我国的正式使用却只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财政一词的由来

“财政”一词最早起源于公元13~15世纪拉丁文“Finis”,有结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到16世纪末,法国政治家波丹将法语“Finance”理解为公共收入和公共理财活动;17世纪后专指国家的理财活动;19世纪这一概念进一步扩展为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的理财;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引进和创造了大量的科学术语,也从西欧各国引用了“Finance”一词。它的英文含义较广,包括了财政、财务金融融资等众多词义,但最终选用中国早先分开使用的“财”和“政”两个汉字,创立了“财政”一词。1882年日本率先使用《财政奏折》觐见我国清朝官员,自此“财政”一词开始出现在清朝官方的文献中,并逐步取代以前的各种名称。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纵观我国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古籍,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称财政为“国用”“国计”“度支”“理财”等词语,都是关于当时的财政和理财之道的记载。此外还有“天官家宰”“地官司徒”“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一类用词,则是有关当时财政管理部门的记载。但“财政”一词在我国的正式使用却只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当时维新派间接从日本“进口”了“财政”一词,在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在政府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宣传三民主义,也多次运用“财政”一词强调财政改革。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主管国家收支的机构命名为财政部美国政府相应机构的英文用词为“Department of Treasury”,本来的意思是金库或国库,在我国也译为财政部。20世纪4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财政”一词做如下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显然,这种解释也是从英文Public Finance译为中文引入的概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