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一级指标发展情况如图1—2和图1—3所示,相比近年来的发展动态,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图1—2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各一级指标发展情况
图1—3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各一级指标增长趋势
从具体指标发展情况来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呈现出“三个重要转向”。(www.xing528.com)
第一,从“投入”阶段逐步转向“收获”阶段
“十三五”初期,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创新资源投入最为集中,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力高达199分,显著高于其他一级指标,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带动力仅为183分和164分。“十三五”末,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力为246分,增幅最小,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带动力已达406分和318分,大幅反超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力,说明创新要素投入带来的科技成果逐步显现,科创中心建设第一阶段的收获季已经来到。
第二,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截至“十三五”初期,各项指标基本遵循线性增长规律,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到“十三五”末,诸多反映科技创新总量性的指标基本处于平稳态势,增长动力滞缓,如每万人研发人员当量维持在76人年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维持在5700亿元左右。相反,一些反映结构性的指标开始新一轮增长,如“十三五”初期,全社会研发强度在3.6%左右波动,5年后,2019年快速增长至4.0%,2020年在4.1%左右;“十三五”初期,基础研究占比在7%~8%区间波动,5年后,2019年快速增长至8.9%;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从2010年至2017年始终维持在2.8%左右,2018年和2019年大幅提升至4%;高新技术企业占所有企业比重从2016年的4.17‰提高到2019年的5.82‰。
第三,从“创新极化”阶段转向“创新组团”阶段
“十三五”期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与长三角腹地的联动,深入贯彻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辐射带动力在“十三五”时期已经接近翻番,从2015年末的164分提高到了2019年的318分。其中,向长三角输出的技术合同额占上海成交技术合同额比重从2015年末的6.75%提高到2019年的13.46%,合作发明专利数从2015年末的900多项提高到2019年的1500项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