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次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来到了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的雅安庙圷。庙圷是一个农村社区,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盆地里的田野乡村,一座座的古寨背靠绵延的青山,青葱的农田和树林中间是一条条湿漉漉的、沿边会有青苔的石板小道。这个村落安静而又古朴,雾气轻盈,微风柔和,空气纯净,真的令人心旷神怡。迎接我们的是村落的村主任和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在这个农村做2008年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并且常驻于此。我们就在那些古朴的木屋里,听着绿耕的社会工作者结合当地居民的传统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召集大家筹建路灯、开展社区食堂等活动。此时窗外下着绵绵细雨,木质的窗棂半掩着,映照出了不远处安静的山和雾气。我回头再去看这些从城市远道而来的社会工作者们,城市的繁华与村庄的古朴明明是背道而驰的两种生活状态,但是当我看到这些年轻的身影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仍能慷慨激昂地给我们介绍着这个小小的村庄的一切,充满着骄傲与热爱时,我突然就感受到了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像是一种融入自然的和谐的内心状态。
后来,我们在社区食堂吃饭的时候,有同学向社会工作者问道:“来这里工作是不是真的不会抱怨,这里虽然景色好,但也终究感觉只能满足旅游,很多都是不能与大城市比的,毕竟大家都那么年轻。”其中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是这么说的:“村里真的很湿很冷,有些时候要在里面待十天二十天,很怕自己得风湿。但村民真的很热心,看着大家一点点因为自己一些活动的开展变得越来越好,就觉得青春是有价值的,自己也是无比自豪的。这样的小山村肯定不能和大城市比啊,但总要有人去做这些事情吧,这种大爱的工作,既然都要有人去做,那么为什么不是我呢,在这个世界的一个角落,有人因为我的存在生活在逐渐美好,这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吧。”
我们接触村民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夸这几个社会工作者,他们都是这么说的,“你们这些年轻人(社会工作)很好,从来都不嫌弃我们这些老年人,和我们聊天、帮我们做活,什么都想到我们。”在社区食堂里,大家是这么说的:“我们这里已经几十年大家没有聚在一起吃饭了,我记得还是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有这么热闹,现在大家搬的搬走的走,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娃娃在这里,越来越冷清了。”有的村民说不清楚社会工作站在村里是做什么的时候,便这样和别人介绍社会工作站:“社会工作站来村里是做好事的哇。”也许因为我们是学社会工作的,又也许是因为天生的,村民对我们都相当热情,看得出来,这个村子对社会工作的评价都很好,接受度也很高,好像社会工作的加入,真的改变了一些什么。(www.xing528.com)
那时候,我好像有点明白社会工作的情怀到底是什么了,情怀不是做事不要报酬,情怀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一种愿意与自然融合的心理状态,但在更大程度上,情怀是一种真的想去为大家做点事的精神力量,就是在这么一个阴雨霏霏的小山村里,我踩着青石板路和泥土,第一次体会到了青春散发出的味道,如果你那时候问我社会工作是什么,我会说,社会工作不是居委会,社会工作是去帮助别人的,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