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市T中学的个案工作及其优化措施

上海市T中学的个案工作及其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之前所说,T中学的社工实践是D镇专业社工督导和我们学校社工协会共同发起,其社工督导同意并支持“小组+个案”的融合方式,于是这学期T中学的社工服务为“小组+个案”。终究是乐于奋斗前行的内在驱动力影响,参加这次“小组+个案”的社工实践,又一次感受学校社会工作。还记得那时自己还在焦虑大二下学期的个案如此结束后,假若大三还是继续没有更换服务对象后的个案工作,自己是否要继续。

上海市T中学的个案工作及其优化措施

T中学的小组兼并个案工作的社工实践是大二下学期,那时室友是社工协会的会长,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她喊我参加T中学的小组兼并个案的社工实践时自己的犹豫:为什么有小组又有个案?个案和小组不是分开的吗?这样合在一起,社工实务的专业性在哪?后来才知道,因为T学校的老师想在组内的同学聚集后仅分开去开展个案工作,这样就没有集体意识,不是小组的概念,但同时又想着深挖每个服务对象的问题现况和未来的打算,于是希望我们在小组服务的过程中增加个案工作的实务内容。正如之前所说,T中学的社工实践是D镇专业社工督导和我们学校社工协会共同发起,其社工督导同意并支持“小组+个案”的融合方式,于是这学期T中学的社工服务为“小组+个案”。还记得自己除了在社工服务方式上的犹豫,还在想着大二课程多且自己要备考英语六级考试,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兼顾这一个个颇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后续也会继续讲说“兼顾”这事儿)。终究是乐于奋斗前行的内在驱动力影响,参加这次“小组+个案”的社工实践,又一次感受学校社会工作

这次的服务除了以往皆需要准备的“小组活动计划书”,还需要参与该服务的社工(社工协会里的社工学生)填写“服务对象基本信息表”“社区青少年情况登记表”“服务对象访谈记录表”“活动感想”等个案工作与服务对象相关的表格文档。虽然“小组活动计划书”也有挑战,因为以前的计划书更多是在课堂上练习,这一次的社工实践是真正需要小组内团结一起完成真正提交于外部的社工专业服务计划书,所提交的计划书不仅代表自己和小组成员,还代表学校社工协会、更代表学校内的社工专业。于是从最基本的错别字查找,到理念的斟酌、目的的撰写、具体目标的确定、六次小组活动的详细计划等系列内容,都需要彼此合作并多次思考确认。这次依旧是周二下午同学们在校门口集合后一起去T中学,依旧是一个学期六次活动,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并不能算成一个真正的个案工作,但确实也是一次社工专业实践,看过经历过学校社工和个案工作中的服务对象。

这次的小组名字是“做最好的自己”,背景为:上海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随父母来上海打工,这些家庭在为上海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和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孩子成长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压力。他们遇到的困难会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小组名字“做最好的自己”亦是小组主题和小组目的,旨在调动组员积极参加活动,引导小组成员参与小组活动的过程中,领悟到沟通、分享、交流、信任、责任的重要性,在了解自己缺点后,改正自己的偏差行为习惯,学会与其他组员一起成长。

第一次活动的主题是“相见甚欢——相互认识、打破僵局”。第一部分,社工和志愿者自我介绍。第二部分,“一起转圈圈”活动,把参加者分成两队,围成两个圆圈:外圈和内圈。开始时,大家拍着手,外圈人向右转,内圈人向左转。也可利用音乐伴奏进行。音乐停顿或主持人叫停时,外圈和内圈组员要面对面,向最靠近自己的人做自我介绍,包括爱好、兴趣、特长、梦想、家人等。在第一次介绍后,音乐再起,直至每个人都认识为止。第三部分,给每个成员发一张便利贴和一支记号笔,让他们把认为应该遵守的小组规范写在便利贴上,然后把它们整理一下贴在大纸板上。第四部分则是个案工作的内容,各个社工分别跟各自的服务对象聊天开展个案工作,填写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表。最后一部分,则是总结本次活动与期待下次活动,并给组里的所有服务对象分发小礼物。

第二次活动主题是“超越梦想——认识自我,超越梦想”。“蒙眼作画”小组活动+个案工作,让组员初步探索发现自己的梦想,找寻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第三次活动主题是“积少成多——个人的努力,积少成多”。“肢体传话”小组活动(这个活动有点类似“你画我猜”的游戏)+个案工作,验组员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成员间的默契度以及团队里每个成员积累起来而得到的力量,让大家明白总结和积累的重要性。(www.xing528.com)

第四次活动主题是“学以致用——对知识的掌握,融会贯通”。“请相信我”小组活动(判断者根据四人的答案进行判断,每轮淘汰一名持空白纸的人,如果淘汰正确则被淘汰人接受惩罚,如果淘汰错误,则判断者接受惩罚)+个案工作,让组员学会充分发挥想象力观察力,并运用起自己学过的所有知识,迅速反应,应对难关。

第五次活动主题是“魅力的青春——青春,个人魅力,展示自己”。“情境模拟”小组活动+个案工作,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让组员展示自己的魅力,展示青春的美好,从而提高组员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组员们学会在成长中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条件和有益的价值。同时也训练组员的反应能力和相互配合的默契。

第六次活动主题是“抛开烦恼——减轻学习和外界的压力,放松心情,抛掉烦恼”。“大混战”小组活动+个案工作,让大家集体“混乱”起来,抛掉学习中的束缚,生活中的摩擦和不愉快,一起混战起来,轻松嬉戏玩乐。本次活动是最后一次活动,还增加了最后一个环节:社工向组员赠送纪念品,这些纪念品有社工给每个组员的,也有社工各自给自己服务对象的,最后小组成员和社工一起拍照留念,宣布小组活动结束。

除去这些,还有个案工作中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先计划里对服务对象的叮嘱与期盼(在这学期最后一次活动里),却因情况有变不告而终;原先定着崇高的目标(改善服务对象对学习与生活的认知),却在我无力无奈的主观原因与服务对象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客观原因下无法实现。还记得那时的记录:活动结束后,带领者对活动进行一个总结,再之后是写活动感想、发放纪念品、拍照留念的过程。在拍照后,原计划是社工与服务对象有一个简短的会谈,但是由于服务对象在最后一次活动里的欢腾、激动或者是意兴阑珊等主观原因与这次活动被贴上此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标签的客观原因,从而影响到无法按计划进行一个简短的会谈,也就是在拍照留念后,社工与服务对象围圈而坐,彼此分享了自身的感想。

除去这两方面的遗憾,更为遗憾的是后续的变化。还记得那时自己还在焦虑大二下学期的个案如此结束后,假若大三还是继续没有更换服务对象后的个案工作,自己是否要继续。下个学期,至于服务对象是否继续参加活动,已经是无关紧要,最重要的还是要案主自决,假若服务对象认为这个活动对他是有益的,那么他想来参加,那确实是很好的;假若他认为在活动里没有什么收获,那么强制性要求他来,那么意义也就不再存在。下个学期,至于我自己是否继续参加实践活动,我还是不能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因为我自己确实在矛盾中。假若依旧是个案,并且面临换服务对象的情况,那么出于我个人学习方面上的考虑,我是不再考虑参加;假若依旧是个案,而服务对象没有改变,那么出于社工的一个负责任与奉献的角度,在没有意外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我是继续参加活动的;假若是开展小组工作,那么我还是决定继续参加活动,毕竟要承担的责任不同于个案那么重,自我调适的空间比较大。然而现实发现,大三的第一学期并不需要再继续对这些个案开展个案工作或者小组工作,而是更换了另外一批服务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