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代的城市
西汉的城市,数量较战国大增。据统计,西汉末县级以上城市有1587个;考古发现的汉代城址九十余处,主要是西汉城。许多由东周延续下来的城市,仍是各地的经济文化中心。临淄、洛阳、宛与新兴的长安、成都等,都是当时全国性的大都市。这时期,城市的经济作用较前增强。至东汉,由于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位下降,数量、规模都不如西汉。
1.西汉长安
(1)长安城的修建过程
汉长安,是刘邦灭项羽后兴建的一座都城。此城的兴建,可分三个阶段。
汉高祖五年,萧何将秦的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费时两年。随后在长乐宫西建未央宫,两宫之间建武库。
未央宫建成后五年,即惠帝元年始筑城墙,五年完成。筑城劳力,除征调徒隶二万多人外,又两次征发周围六百里内男女劳力,每次十四万多人。并修建了东市、西市。
武帝时期,修建了明光宫、桂宫和城西的建章宫,增修了北宫;将盩厔以东、宜春以西、南达终南山,广纵数十至百公里的大片土地辟为上林苑,苑内建离宫别馆;发卒数万人开凿由长安至华阴的漕渠;开明渠引泬水入城;在城西南上林苑中开凿昆明池。昆明池故址在今丰河,细柳的北侧,面积约10平方公里,池西有导丰水入池的人工河,池东引出昆明渠注入泬水、沟通漕渠。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武帝修建昆明池是为征服西南夷训练水军仿滇池而开凿的。但从实际作用看,应是为解决城市供水和漕渠水源而建的水库。当然也是供皇帝游乐的风景区,池周宫观环列,水中有岛,岛上的台观遗址犹存。据记载,当年这里绿树掩映,景色极佳。
经过武帝兴建,长安规模大体具备。后来,王莽在城南兴建了明堂辟雍、宗庙、社稷等巨型建筑。
(2)长安城的布局
①城墙、城门、街道
长安由于先建宫殿,后筑城墙,故城墙多曲折。经勘查,墙基厚12—16米,高12米以上,东墙长5940米、南墙长6250米、西墙长4450米、北墙长5950米,全用黄土筑成。城外有宽约8米、深3米的城壕围绕。
城的四面各开三门。十二个城门的位置已经探出,并发掘了西墙中部的直城门、东墙南北两端的霸城门和宣平门、南墙中部的西安门。各城门都有三个门道,门道阙口宽8米,两边排列柱础,立柱之上原有木构门楼建筑,两排立柱之间的门道宽6米。在霸城门内发现车轨遗迹,宽1.5米,每个门道正好容纳四个车轨,三个门道容十二轨,与文记载相符。
除霸城门、复盎门、西安门、章城门有专通长乐、未央宫的短街外,其余八门各有一条大街通入城内。街宽45米左右,最长者5500米,最短的850米,其余多在3300米左右。各大街均被两条排水沟分为平行的三条路,各通一个城门洞;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驰道,宽20米,两边的旁道各宽12米。排水沟宽90厘米,深45厘米,与城门下的排水涵洞相通。另外还在城墙下埋设陶水管泄水。
②宫殿与武库
长安城内有未央、长乐、桂宫、北宫、明光宫五大宫殿。未央宫在城西南部,平面方形,面积5平方公里,约占长安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四面各有一门。据记载,宫内主要建筑有前殿、宣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椒房殿、昭阳殿、柏梁台、天禄阁、石渠阁等。其中皇帝处理朝政的未央前殿台基尚存,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00米,北高南低,北端最高处约15米。长乐宫在东南部,又称东宫,汉初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惠帝以后为太后住所,面积6平方公里,约占长安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四面各开一门。宫内主要建筑有前殿、临华殿、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神仙殿、永昌殿和钟室等。桂宫在未央宫北靠近西城墙,平面长方形,东西宽880米、南北长1800米。北宫、明光宫尚未探清,位置分别在未央、明光宫之北。城西的建章宫周垣尚未探明,但其范围大体可知,宫内的太液池遗迹尚存,池北发现巨型石鱼,与记载相符。
武库遗址为长方形,东西长710米、南北宽322米,周有围墙,中部被一道墙隔为东西二区,内有库房遗址七处。经过发掘的1号房址,长197米、宽24.2米。7号房址东西长190米、南北宽45.7米,墙厚6.5米,分为四大间,隔墙各有二门相通;每间南北对开四门,内有墙垛四堵,墙垛周围布列着兵器架柱础石。库址出土的铜铁兵器有刀、剑、矛、戟、镞和铁铠甲等,主要是铁兵器。库址遗有很多炭灰,估计这座武库毁于王莽末年的战火。
③市与里闾
长安有东、西九市,位于城西北角横门大街两侧。据调查,在相当于九市的范围内,有陶俑和铸钱作坊,传世又有“长安市造”乘舆铜钟,说明市内除有商业活动外,还设有各种手工业作坊。
城内居民区以里为单位,据《三辅黄图》记载,长安有一百六十个里。一个里相当于市的四分之一,一市“方二百六十六步”,则一里面积是相当小的。这一百六十个里大概主要集中在靠近北城墙的小片地段内,西晋潘丘在《西征赋》中曾述及宣平门内的许多里名。未央宫北又有“北阙甲第”,是权贵人物的宅舍。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长安“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这么多的人户,一百六十个里是容纳不下的。据记载,城西有“柳市”,安门南有“会市”,今在城址北墙外,发现西汉文化堆积,可见绝大部分居民是住在城外的。
(3)礼制建筑
1958—1960年在汉长安城南郊发现并发掘了王莽的明堂、辟雍、宗庙、社稷遗址。
所谓明堂,原为周天子太庙,是祭祖、朝诸侯、颁朔发布政令之所。辟雍即太学,因外绕环形水沟如璧而得名,是“行礼乐、宣教化”,教育贵族子弟的学校。战国、秦、汉最高统治者都在宫内发布政令,未曾建造明堂,然而战国、汉儒都把它当作周道的象征而推崇。王莽为改制篡权制造舆论准备,于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兴建明堂、辟雍。遗址已全部揭露出来。这个遗址外为环形水沟,水沟圈内是座方形围墙,每边长235米,四边各开一门;围墙内四隅有曲尺形配房,正中一座直径62米、高1.6米的圆形夯土台,台上一座亚字形中心建筑。这座建筑正中为太室,太室四边是外向的四室,每室有左右房;室前有堂,堂左右有夹室,正是四向五室的结构。这一结构与《吕氏春秋·十二纪》有关明堂的记载相同。
围墙四门遗迹尚存,门道中有木门槛痕迹,两边有门房建筑,各为前后室,即内外门塾。门道和门塾之上原来有门楼建筑。
围墙外的环水直径368米,沟宽2米、深1.8米,有小水沟与西来的河渠相通。环水和圆形台基是辟雍的建筑特点。交朝堂、辟雍建为一体,正是汉儒的主张。
明堂之西有一个与之同时的大型建筑群,有十二座建筑台基。其中十一座台基在边长约1400米的方形围墙内,一座在南墙外正中,每座台基又有小围墙围绕。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九庙在“金水之南,明堂之西”,这个建筑群正当其位,是王莽的宗庙无疑。遗迹表明,宗庙建筑亦为亚字形的四向五室结构,除方形台基和无环水外,与明堂基本相同。庙园四面各开一门,门楼用四神瓦当:东门青龙,西门白虎,南门朱雀,北门玄武。
王莽建宗庙是在地皇元年至三年(公元20—22年),正是农民起义高涨、王莽新朝行将倾覆之时,他企图借建宗庙显示有“自安能建万世之基”的能力,达到平息起义,维护统治之目的。但事与愿违,宗庙建成后仅一年多,新莽政权就被推翻了。
九庙之西又有一个与之隔道相望的同时建筑,周有方形围墙,墙内除东北部一座长方形土台,再无建筑遗迹,制度与文献中的社稷相符。《周礼·大司徒》:“设其社稷之所,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因以树木为社稷之神,故不需庙堂建筑。而这个建筑遗址,也正缺少庙堂遗迹,位置符合“左祖右社”之制,故知是王莽修建的官社、官稷。
(二)东汉洛阳城
公元25年刘秀做了皇帝,定都洛阳。此城后被曹魏、西晋、北魏沿用,故又称汉魏洛阳城,故址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坐落在成周故址之上。城内遗迹保存较差,南城墙也被洛河冲毁,但布局大体可知。
文献记载,洛阳城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有十二城门、二十四街,重要建筑有南宫、北宫、永安宫、濯龙园、武库、太仓和金市等。城南有明堂、辟雍、灵台、太学。东、西、北面的城墙遗迹尚存,现存长度:东城墙3862米、西城墙3811米、北城墙2600米。根据实测数据结合文献记载推算,全城周长约13000米,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的城门都已找到,东、西城墙各有三门,北城墙二门,与记载相同。南城墙有四门,其位置可由城内的街道遗迹推定。各城门都有三个门道。
城内的大街都通向城门,宽40米左右,路面也分三道,中间为御道。各大街纵横交叉分为24段,与“二十四街”的记载符合。
宫殿主要有南宫、北宫。初,光武居南宫,明帝建起北宫后迁入居住。两宫遗迹尚未发现,其位置及范围根据城门与街道分布情况分析,应在实测图的中东门大道南北、其他街道未贯通的中部空地上。太仓、武库在城东北角,其他如永安宫、濯龙园、金市等的位置,据文献记载也大致确定。实测图表明,城内主要是宫殿、太仓、武库、园林、市、官府和贵族官吏的宅舍,留给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非常有限,他们的绝大多数应住在城外,洛阳城东有马市,城南有南市可以证明。
城南的明堂、辟雍、太学、灵台遗址已经查明,并进行了部分发掘。太学遗址在今太学村附近,平面长方形,常有汉、魏石经残石出土。
(三)两汉都城的特点及其变化
1.长安、洛阳的宫殿区所占面积较战国大为增加,并分散为几个独立的建筑群,与居民里闾同置于一个大城圈内;居民大都住在城外。这种情况说明传统的城郭制度已经破坏。
2.在布局上,从西汉到东汉也有变化。长安保留着周代前朝后市的遗制,而洛阳不受周制影响;长安的宫殿向城的南部集中,东汉洛阳的南、北宫则在城的中部作前后布置,显露出按中轴线布局的萌芽;东汉洛阳把明堂、辟雍、社稷、灵台、太学建在城南正面,南城墙并开四门,表明都城规划开始强调正前面的布局。由上可见,汉代都城的规划尚未定制,正在改进之中,并开始向北魏洛阳乃至隋唐都城那种有固定格式的布局演变。
(四)汉代的墓葬
1.族葬的变化
(1)“族坟墓”的破坏和家族茔地的出现
传统的“族坟墓”制度在汉初还有保留,中期以后被家族茔地取代。这时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墓地由公有变为私有,其标志是墓地的买卖。清道光年间,四川巴县发现西汉宣帝时期的《杨两(量)买山刻石》一块,文为:
“地节二年囸月,巴州民杨两(量)买山,值钱千百,作业示子孙,永保毋替”。
可见墓地的买卖在西汉中期确已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尽量购买好的田地作为茔地,这就使一些地位、财力接近的人多聚葬在一个墓地内,而那些血缘关系较近的宗族则因贫富悬殊而不能使用同一个墓地,贫者只能选择廉价的低洼地埋葬,于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家族茔地。
墓葬的这一变化,在洛阳地区比较明显。如:洛阳汉河南县城西北涧河西岸的洼地,是西汉后期到东汉的贫民墓地,而城北、东北的金谷园和烧沟,则是西汉中期以后地主和下级官吏的葬地。每个墓地都分为很多组群,一个组群就是一个家族茔地。例如烧沟墓地东南角部分的墓葬,就分别是郭、吴、商、赵、章、宾、尹等姓氏的家族茔地。这些墓葬没有相互叠压、扰乱现象,说明它们在相当接近的时间内出现而并存。
(2)东汉的大家庭茔地和家族墓
东汉,随着世家豪族的兴起,一些延续数百年的大家族茔地出现了。如河北无极汉至北魏的甄氏茔地,有带封土堆的大墓三十六座,茔城东西、南北各约四五华里。陕西潼关吊桥东汉太尉杨震及其子孙的墓地,有东西并列的七座大墓,周有垣墙围绕,东西167.1米、南北106米,规模也相当大。
一墓埋葬数代人的现象,逐渐流行起来。这种墓主要存在于黄河流域和四川地区。埋葬方式,除后室放置夫妇双棺或三棺外,有的在前室置棺,更多的是增建侧室放棺。陕县刘家渠发现的44座东汉墓,就有20座建有侧室,其中M158有侧室一个,共葬六人;M3有侧室三个,至少葬八人。四川地区的崖洞墓,也往往埋葬好几代人,如成都天迴山的M3有石棺2、陶棺11,至少有三代人。此类墓显然是在庄园经济发展和世家豪族兴起后,家族关系强化的产物。
2.西汉墓
(1)分类与分期
迄今发掘的西汉墓,上起王陵,下至低级官吏、地主、贫民墓都有,而以后几种人的墓最多。根据发现情况,大致可分为五类:甲类,相当于皇帝和诸侯王墓;乙类,列侯墓;丙类,相当于关内侯至五大夫爵或秩二千石至六百石官的墓;丁类,是八级爵公乘或秩四百石以下低级官和一般地主的墓;戊类,贫苦平民墓。
①甲类墓
西汉十一帝陵,除文帝霸陵在今西安市东郊、宣帝杜陵在西安东南郊外,其余均在渭北咸阳原上。经勘查,渭北九陵已经确认,其位置与《三辅黄图》《水经注》《汉书》臣赞注、《元和郡县志》的记载相同。
诸陵除文帝霸陵“因山为陵”不起坟堆外,都有巨大的覆斗形封土堆,以武帝茂陵最大,每边长230米,高46.5米;其他略小,一般边长150—200米,高30米左右。陵园平面方形,周绕围墙,每边正中开一门,门道两侧有左右塾和左右配廊。陵园内及陵区散布着西汉建筑遗迹,有的规模较大,大概是寝殿、便殿、原庙之属。帝陵附近还有后陵、大臣陪葬墓、陵邑等。后陵在帝陵近旁,与帝陵同园或异园,坟丘形状与帝陵相同而略小。帝陵、后陵附近有从葬坑,坑内埋马、羊、猪、狗、鸡、鹅、大熊猫、犀牛、鹤等禽兽及陶俑、陶罐等。陪葬墓都在帝陵东或东北,规模宏大,埋葬丰厚。为守奉陵寝,从汉高祖到宣帝都在陵旁置县邑。长陵邑、安陵邑已探出,均在陵园北面。
帝陵尚未发掘。据《汉书·霍光传》记载,葬具有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等。这套葬具屡在诸侯王墓内发现,说明天子葬制也适用于诸侯王。
诸侯王墓有题凑墓和大型崖洞墓两种。
A.题凑墓
“黄肠题凑”,《汉书·霍光传》苏林注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黄肠题凑”首见于1974年发掘的北京大葆台汉墓。此墓有一个用长90厘米的柏枋木叠垒构成的大型墓室,前壁留门,枋木头皆向室内,与苏林所说相同。以后在河北省的定县和石家庄市、湖南长沙、江苏高邮发现数座,其中以长沙象鼻嘴M1的墓室结构比较典型。
象鼻嘴M1是文景时期的墓葬,埋葬的可能是吴氏长沙王吴著(公元前157年卒)。墓室结构复杂,包括甬道、题凑、内外椁、内外回廊、前室、后室等部分。题凑用908根枋木叠垒成。题凑内置外椁和内椁。两椁的前壁正中设门,与甬道相通。两门之间是前室,两侧有门通外回廊,内置漆钫、漆盒、陶鼎、陶编钟、陶豆、陶瓮等宴饮器具。外回廊夹在内外椁之间,隔为相互贯通的十二个小间,内置漆器、陶器、漆甲、泥半两等。内椁中部是冂形后室,内置套棺。后室壁与内椁壁之间为内回廊,隔为7间,内有漆器、陶器、硬陶器、泥“郢爰”、竹笥、丝织物等。内外回廊隔为若干小间亦见于长沙陡壁山M1、江苏高邮天山M1,后一墓小间的门扇和板壁上有“中府”“食官”朱书题记,说明这类墓是仿地上宫室建造的:前室是宴饮的厅堂,后室是寝,内外回廊是王宫的府库和食官居处。从葬制上分析,内外回廊应是外藏椁,后室当是便房。
西汉中期,题凑墓发生了变化。河北定县汉墓M40,是死于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的中山怀王刘修之墓。此墓的外藏椁变为三个窄长方形椁室,顺向并列于题凑之前,内置车马、偶车马、陶器等,平面布局与带耳室的砖室墓相似,显然受了砖室墓的影响。
B.崖洞墓
这种墓在河北满城、山东曲阜和巨野、江苏徐州都有发现。结构基本相同。其中满城陵山M1、M2保存最好。二墓南北并列,M1多出“中山内府”“中山府”铜器,铜器、漆器铭文纪年都在三十年以上,推测墓主是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的中山靖王刘胜,M2是其妻窦绾之墓。M1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6.8米,容积2700立方米,M2较晚,容积3000立方米。两墓结构相同,有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后室,室内凿有排水沟和渗水井,M1后室有回廊。耳室在甬道两侧,一放车马,一放陶器。甬道之后为宽大的前室,里面有坍塌的瓦顶木屋和铜器、陶器、石俑等。后室建有石板屋。石层有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置一棺一椁,死者身着金镂玉衣,发现时棺椁、尸体均朽;侧室内有青铜沐盘、盛水铜罍、铜熏炉、铜灯等,应是沐浴更衣之处。全墓结构,更像地上的宫室宅院。这种墓尽管与题凑墓有许多不同,但有共通之处。如,耳室是仓、厨、车马厩,作用相当于题凑墓的外回廊,实属外藏椁;前室的瓦顶木屋为厅堂,后室的石屋是寝,作用与题凑墓的前后室相同。然而崖洞墓终究是新型墓葬,它改变了高层贵族的棺椁制度,表明葬俗发生了变化。
②乙类墓
西汉列侯的葬制,没有确切记载,一般根据出土的文字资料、印章和有无玉衣识别列侯墓。而玉衣的使用,一般在文帝之后,通行于西汉中期以后,用金镂、银镂还有铜镂尚无定式,因此确定西汉列侯墓,特别是西汉前期的列侯墓,还需注意其他因素。
此类墓以长沙马王堆轪侯家族墓的M1、M3保存最好。M2被盗,出“利苍”“轪侯之印”、“长沙丞相”印章三方,知是轪利苍之墓。利苍于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于轪(今河南光县),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去世,生前任吴氏长沙丞相。M1葬的是其妻辛追,尸体保存完好,年龄约五十岁左右;随葬的陶罐上有“轪侯家丞”封泥,漆器上有“轪侯家”题记。M3据考证是第二代轪侯利之墓。三墓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和斜坡墓道;木椁二层,有头、足、左、右四个椁箱。M2、M3用三棺。M1用四棺;外为黑漆素棺;第二层是黑地彩绘棺,绘有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其间插绘形态生动的神怪和禽兽;第三层是朱地彩绘棺,绘有龙、虎、朱雀、鹿、仙人等;内棺外髹黑漆,铺贴羽毛贴花绢和绒圈锦,上覆帛画一件。M3的内棺也铺贴以绒圈锦为边饰的绣花丝织品,覆帛画一件。
M1、M3出土了大量的漆器、陶器、食品、纺织品、乐器、兵器、木俑和“遣策”“帛书”“帛画”等,极为丰富。M3出土的“帛书”有《老子》《易经》《战国纵横家书》及天文、医学、相马、地图等书二十余种,十二万多字,另外还有《导引图》等。据遣策记载,M1随葬的礼器有大牢九鼎、大牢七鼎各一套,羞鼎三套八件,实出漆鼎七件、陶鼎六件,说明遣策登记的内容未全部入葬。礼器的基本组合是鼎、盒、壶(钟)、钫、盘、匜。
如果说马王堆三墓沿袭了东周葬制,那么下述三墓则是另一种情况。
安徽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墓,墓主可能是死于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6年)的夏侯灶。此墓有斜坡墓道,椁室早年遭到破坏,但可看出其结构与扬州甘泉山西汉晚期的“妾莫书”墓相同。莫书墓出琉璃衣片近六百片,属于列侯等级;有两重木椁,两椁前壁设门;外椁长7米、宽4.5米,内部分为前室、内椁、回廊三部分,回廊隔为六个小间;内椁置棺。整个结构与长沙象鼻嘴M1题凑内的中间部分相似。夏侯灶墓的回廊不隔间,与莫书墓仅此不同。
长沙徐家湾M401,是座西汉后期的大型木椁墓,出“杨主家盘”“长沙王后家盘”题记的漆盘和“刘骄”龟钮银印,估计刘骄是刘姓长沙王之子,地位相当于列侯。此墓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部是正藏椁,内置棺和青铜器等;前部左右并置二外藏椁,内置陶器、木偶车、漆器等。其平面布局与河北定县的西汉中山王墓相似,仅规模较小,缺少题凑而已。
这几座墓的椁制与马王堆三墓有明显不同,与题凑墓存在着等级关系,应属汉制。
③丙类墓
这类墓主要是木椁墓,西汉晚期出现了部分砖室墓。
A.西汉早期:湖北江陵凤凰山M168、M10各出“告地策”竹、木牍一件,明载其身份为五大夫。M168的竹牍文为:
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阳五大夫遂自言与大奴良等廿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轺车二乘、牛车一辆、驷马四匹、骑马四匹,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
这是地上官吏发给地下官吏的文书,上面说明死者的籍贯、爵位、名字及随身的车、骑、奴婢和发送时间。西汉前期的纪年超过十三年者,只有汉文帝初元(共十六年),故知该墓是文帝十三年的。此人有爵无职,可能是文帝发布鬻爵令后出粟买得的爵位。
该墓规模较大,有斜坡墓道,葬具一椁二棺;椁长4.29米、宽3.14米、深1.55米。椁室分头箱、边箱、棺室三部分,棺室与头箱、边箱之间有门窗相通,亦象征地上宅室结构。内棺密封,出男尸一具,年龄五十五岁左右,体重52.5公斤,浸泡在绛红色的棺液中,保存程度超过马王堆M1的女尸。经初步鉴定,棺液中有半透明的磷酸铵镁白色结晶体,及朱砂、黑豆等,性偏碱,与马王堆M1棺液呈弱酸性不同。由于棺液具有防腐功能,加上密封,所以尸身至今不坏。马王堆M1与此墓古尸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医学、化学、防腐技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这座墓内的随葬品:各种漆器有一百六十多件;陶器有罐、缶、壶、盘、釜、甑、盂、灶、仓等;木器有俑、马车、牛车、船等;文具有毛笔、砚、墨、牍、铜削等;其他尚有各种食品、天平横杆、砝码、算筹、铜镜、铜、玉璧、玉印、半两钱及“遣策”“告地策”等。其中木车马在头箱内排成一个出行场面,前以二骑开道,接着是四马安车一乘、二从骑、轺车一辆,在车马之间簇拥着数十个木俑,内容与“告地策”的记载相同。
M10的墓主张偃死于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据出土的木牍文字看,他是个任乡官的一般地主,并有经商活动。可见他的五大夫爵也是买来的。墓的规模很小,椁长仅2.9米。椁室也分头箱、边箱、棺室三部分,使用单棺。随葬物品56件,另有竹简170枚、木牍6枚。
湖北云梦睡虎地大方头M1也属丙类墓,椁制与前二墓相同单棺。除出漆器、木器、陶器、玉璧、玉印、玉琫、玉璲及丝织品,食物外,还出了一套铜器,有鼎、钫、器座各2件,釜、甑、鍪、盂、蒜头壶、蒜头扁壶、盘、匜、勺、匕、剑、镜各1件。
同是五大夫级别的墓,差别如此悬殊说明汉初在执行黄老政策“与民无禁”的情况下,丧葬制度还不严格,埋葬规格除等级差别外,还受财力的限制。
B.西汉后期:主要还是木椁墓,规模增大,墓室结构南、北方有明显差别。
山西浑源毕村M1,是座西汉中期带斜坡墓道的大型木椁墓。椁长8.65米、宽3.08米,前端设门,不分室。南北两端各置一棺。棺髹黑漆,朱绘云气纹加神兽图像。随葬物品主要是青铜器,有鼎、壶、缽、、四神炉、耳杯、洗、盘、提梁卣、熏炉、灯、釜、甑等。其他有铁器、漆器、铅器、陶壶、石砚、墨、玛瑙珠等。此墓虽大,但结构简单,随葬品不算太丰富,又缺乏高级贵族特有的物品和标志,级别不会太高,当在二千与六百石石之间。
山东莱西岱墅汉墓M1、M2是夫妇并穴合葬墓。M1用一椁重棺,椁长4.4米、宽3.1米、高1.7米,分脚箱、左右边箱、棺室四部分。随葬品有以下几类:铜器有鼎、壶、提梁卣、釜、洗、镜、带钩,均鎏金;漆器有仿玳瑁盒、耳杯、扁壶、樽、卮、盘、盒等70余件;陶器有壶、罐;兵器有钢剑、铁刀、铁削,均经烤兰处理;其他尚有木俑、大木偶、玉璧、螭虎铁镇、银算筹、铜剪、铜摄等。此墓虽不算大,但使用一套鎏金铜器,说明规格不低,不过也缺少高等级的标识,可作为旁证的是,其妻之墓出“遂麋”私人封泥,不见家官封泥,说明不到列侯等级。
南方的这类墓,在长沙地区出现了假二层结构,即在椁室前面有一个低于椁室的木构器物室,上面用木板铺盖,盖板与椁底板平齐。这一结构是在广东双层椁室墓的影响下出现的。以西汉后期晚段的伍家岭M203比较典型。此墓椁室遭到破坏,器物室保存完好。遗迹表明,椁室分为前室和双后室,前室正面设门,通过器物室之上与墓道相通。器物室隔为左右二室,内置木偶车、木偶船、木俑和仓、灶、井、釜、甑、罐等陶器。整个墓室的平面布局如同北方的单穹隆顶墓,左右器物室相当于左右耳室。
广西合浦望牛岭M1的器物室不再低于椁底,而横置于甬道两侧,全墓平面布局完全模拟中原带双耳室的小砖券墓。主室和两耳室皆为单层木椁。主室长6.2米、宽3.5米、高2.3米,前壁设门,内置一棺。两个耳室,一出铜质车马明器,一出铜、陶仓厨用品和陶俑。主室内还出礼器、饮食等青铜器四十余件,鎏金铜扣、金平脱漆器十九件及陶屋圈、陶猪、铁刀、铁剑、马蹄金、铜钱等。据陶器上的“九真府□器”等文字推断,墓主是九真府太守。
由上可见,南方墓葬虽有其地方特点,但受北方墓葬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④丁类墓
这类墓发现最多,以洛阳地区最为集中,资料也最系统。汉代葬俗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这里看得比较清楚。
A.西汉前期:墓葬规模较小,墓室长度一般在2—4米以内。中原、关中地区流行空心砖墓和土洞墓。空心砖墓是在带竖穴墓道的土洞内用大型空心砖构筑平顶墓室。土洞墓也做成平顶。随葬品放在棺前一侧的耳室内。其他地方仍用木椁,一般有1—2个椁箱,使用单棺。
随葬品有以下几种:陶礼器一套,偶车一乘或小型铅车马饰明器一套,奴隶俑数件(洛阳地区出陶俑头或陶发髻1—2件),漆器少量,其他尚有铁刀、铁剑、铜铁带钩、铜镜、半两钱等。南方地区则出“郢称”泥版和泥“半两”等冥币,个别墓出石璧、琉璃璧或县长石印。
陶器组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中原地区为鼎、盒、壶(或钫)、小壶各1—2件;湖南长沙等地是鼎、盒、壶、钫各2—4件,多者各10余件,又有甗、熏炉、鐎壶及硬陶罐等;关中和其他地区的少数秦人墓,除出礼器外,还出釜、鍪、茧形壶、蒜头壶、缶等陶器,有的墓又出仓、灶或井,一般只出其中的1—2件。
B.西汉后期:这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夫妇同墓合葬流行起来,墓室扩大,形制也有变化。仓、灶、井模型明器普遍流行起来,逐渐形成了以仓厨器、车马器、奠器为基本的随葬内容。
中原地区:在昭帝前后,单棺空心砖墓发展为双棺室墓,墓室加长,左右各一耳室。夫妇虽然合葬,随葬品还是每人一套,分别放在各自一边的耳室内。元帝到平帝时期,带竖井墓道的小砖券墓流行起来,同类的土洞墓也仿砖券开成弧顶,空心砖墓则做成两面坡顶;耳室一般呈丁字形,横出和凸出部分分别放车马器和仓厨器。至王莽前后,出现前室穹隆顶后期砖券的单穹隆顶墓。同类的土圹墓也开成这个形式,有的前室土圹,后室砖券;耳室缩小或干脆不设。这种墓有的墓主身份可能较高,与丙类墓相同。
随葬陶器:中期为鼎、盒、大罐、小罐、瓮各一件,大壶一至五件,小壶一至三件,仓、灶普遍出现;晚期,陶井流行起来,又出现了陶案、陶耳环、陶酒樽、陶榼等奠器,极少数的墓还出猪圈、碓房、风车、印染作坊等陶模型明器和奴婢俑、武士俑、乐舞俑等。王莽前后,随葬陶器由夫妇各一套变为合用一套,放在前室。
其他随葬品有车马饰明器、铁刀、铁剑、玉石琉璃饰、铜镜、五铢钱等。晚期瘗埋铜钱数量大增,常达数百枚至一二千枚。
江淮流域与山东、苏北东部等地,木椁墓继续存在;椁室扩大,一般长4—5米、宽3米左右,椁内多为并棺。在南方,随葬仓、灶、井的墓陆续出现;扬州胡扬M5,墓主是个死于狱事的刑徒,与其妻并椁而葬。随葬品有鼎、盒、壶、灶、井陶器十一件,漆器三十余件,洗、镜等铜器六件及铁剑、铁削、木俑、铜印、瑟、木牍、五铢钱等。埋藏之丰富不低于三四百石的官吏。这座墓的发现,为丁类墓墓主的身份增添了新的证据。
⑤戊类墓
这类墓在洛阳发现较多,一般是小型土洞墓,用砖者很少。西汉前期,洞室为平顶,一般出大、小陶罐各一件,也有的出陶俑头一个,或铜钱数枚。后期把洞室开成弧顶,一般长3米、宽1米左右,略有增大;出大、小罐数件,瓮一件,仓不过五件,有的还出陶灶、陶釜及铜钱数枚。
另外,还有一些小墓,多无葬具,有的用板瓦充棺,一般无随葬品,即使有,也仅陶罐一件,铜钱一至数枚。死者无疑是贫民。
(2)遣策、方、牍、俑、铭旌、帛画(www.xing528.com)
在保存较好的汉墓中,往往出土遣策、木方、竹木牍、俑、铭旌、帛画等,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
①遣策。这是遣送死者财物的登记簿,一般写在简策上,随葬物少的,则写在称作“方”或“牍”的木板上。遣策所记内容,除一般随葬品外,还记随葬的奴隶俑及其职事,登记奴隶俑的遣策叫“耦(偶)人籍”,在江陵凤凰山M8、M9、M167、M168均有出土。M8的“耦人籍”登记奴婢43人,有御车奴1、车奴1、从车奴1、骑奴2、谒奴男女各1、从奴2、执盾奴2、奉巾婢2、奉梳婢2、侍婢2、养(炊厨)奴2、操租(锄)奴(女)8、操插奴1、操隻()奴2、操纍(筐)奴2、作造(工匠)奴1、擢(划船)奴6、刍牛(喂牛)小奴1等。这些奴隶俑,在墓中都能找到实物。
另外,江陵凤凰山M8、M167、M168的遣策记有“簿土”,查对墓中遗物,则是用丝绢包裹或盛在竹笥内的泥土,是墓主私有土地的象征。
②方、牍。方是书写用木版。在葬礼中用来登记亲友赙赠的助丧物品或随葬品。牍亦为书写用板,以竹、木为之,较木方略窄。墓内出土的竹、木牍,书写内容复杂,有“告地策”“遣策”、账簿、契约等。江陵凤凰山M10出土六枚,有经商契约、收刍藁赋账、口赋杂税账及遣策等。
③俑。墓内随葬陶、木俑,是用奴隶殉葬的残余。但秦汉墓的俑群除奴隶俑外,还有军队俑、辟邪桃木俑。军队俑见于秦始皇陵和咸阳杨家湾汉墓M4,桃木俑见于马王堆M1。奴隶俑分为家内奴隶俑和劳动奴隶俑两种。家内奴隶俑包括侍俑、歌舞俑等,身着绮罗锦绣,或彩绘丝帛衣服;劳动奴隶俑则衣着简朴,手持工具,地位显然较家内奴隶低。
④帛画与铭旌。马王堆M1、M3和山东临沂金雀山M9的棺盖上,都盖着一幅彩绘帛画。马王堆汉墓的帛画呈T形,M1的一幅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上部拼幅加宽部分,绘的是天上境界,有日、月、长龙、蛇身神人、天门等图像。窄幅部分,由谷璧蛟龙将画面分为上下两段。谷璧之上、两龙头之间,绘一扶杖而立的老年贵妇及侍女和献食者,这个老年贵妇应是死者生前的形象。谷璧以下的底端,绘一巨人,足踏蛟鱼,手托象征大地的石板。石板之上陈列着鼎、壶、食案等,案前有七男子拱手侍立,似祭祠或恭候赴宴者状。简言之,整个画面有天上、人间、地下三方面的内容。这幅帛画“遣策”称作“非衣”,是送丧的画幡,作用与铭旌相同。
铭旌是丧仪中用的旌幡,上写死者名字,悬挂杆头,殡期植于柩旁,送葬时以为前导,最后放于墓中。丧仪用铭旌,乃因“以死者不可别,故以其旗识识之”(《礼记·檀弓下》)。实物在甘肃磨嘴子的汉墓中发现过,出土时盖在棺盖上,以丝麻织物为之。较完整者长2米许,宽40厘米左右,墨书死者乡里姓名,上端画日月。
3.东汉墓
东汉时期,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和庄园经济的发展,僭侈厚葬之风愈演愈烈。所谓“吏民踰僭,厚死伤生”,已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情况到东汉后期尤为严重。所以,东汉墓的分类,就很难以官爵为标准了。根据墓室规模、结构、埋葬内容等,可大体分为四类:
(1)甲类墓
这是指带回廊的墓和前、中、后三室的大型砖室或砖石结构墓。
①有回廊的墓
江苏邗江甘泉镇的两座大墓,东西对峙,都有高大的封土堆。西边的M1早年被盗,墓顶塌陷;墓室平面方形,长13.1米、宽7.8—8.2米,由甬道、前室、冂形棺室和回廊组成;前有斜坡墓道。墓壁厚四砖,券顶四层。出土的一件铜雁足灯铭为:
“山阳邸铜雁足镫建武廿八年造比廿”。
东边的M2规模略小,墓室包括甬道、前室、双棺室、回廊四部分。墓壁厚三砖或四砖,顶券三至四层,建造相当牢固。盗余器物也有一件铜雁足灯,铭文与M1的那件相同。其他尚有铜牛灯、盒形灯、金壳铁刀、金器、银碗及玉、玛瑙、琥珀、绿松石、珍珠、玻璃等精美贵重品。
这两座墓规格之大、随葬品之精美珍贵,非王墓莫属。据建武廿八年的山阳邸铜雁足灯推测,应与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刑有关。后在M2附近发现“广陵玉玺”金印,可证是广陵王墓。
与广陵王墓相似的还有河北定县北庄汉墓。不过规模更大,并在砖室之外加了一圈厚1米、高8.4米的石墙,墓道内加了一个耳室。石墙内填土,上部用三层石块铺盖。建造非常讲究。出有玉枕、鎏金铜镂玉衣、玉璧等。从石块上的刻铭知道,为修建此墓曾调集了八个郡国二十六个县的石工和数县的石料。据考证,墓主是死于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的中山简王刘焉。
②前、中、后砖室墓
这种墓一般出现于东汉后期,墓主身份可上至诸侯王,下至二千石。
河北定县北陵头M43,据考证是卒于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的中山穆王刘畅之墓。墓室全长27米多,宽13.8米,包括前室、中室、双后室四部分;墓门外的墓道两侧又对开两个耳室。墓壁厚96—144厘米,券顶二至三层。此墓被盗,剩余器物尚有大量的金银器、铜器、漆器饰品、铁器和灶、井、楼、案、钫等陶器,其他还有玉器、银镂玉衣片、铜镂大理石衣片等。
河北望都M2,有高达13米的封土堆,墓室全长32.18米,包括甬道、石门、前一室及左右耳室、前二室及左右耳室、中室及左右耳室、后一室及左右耳室、后二室及壁龛等部分。墓壁厚34—80厘米,券顶一至二层。前一、二层有壁画,残毁过甚。墓内被盗,剩余器物中有铜镂玉衣片、石枕和砖买地券等。据买地券知道,墓主是死于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的太原太守刘公。
一般而论,王墓主室的券顶都在三层以上,随葬品多玉器、金器等精美的贵重品;二千石官级的墓,主室券顶多一至二层。
(2)乙类墓
主要是指有前后室的砖室或石室墓,以及仿砖室的土洞墓。这类墓发现最多,变化以北方最清楚,充分反映了东汉埋葬习俗的演变。
在墓葬形制方面,东汉前期,单穹隆顶墓盛行。这种墓的出现,与棺前设奠、人们较多地进入前室活动有关。东汉后期,前段流行前后室都为穹隆顶的双穹隆顶墓,后段流行前横堂墓,即前室横长,有一至二个后室的墓,一般开有侧室。侧室出现于西汉末,流行于东汉后期。一墓开几个侧室,视需要而定,一般临时增设。由于随葬器夫妇合用一套,并多放在前室,耳室失掉了作用,故到东汉后期就很少见到了。南方的这类墓风格略异,布局整齐对称,结构紧凑,各室之间无衔接痕迹,乃系一次建成。
在随葬内容方面,也有变化,主要是陶器的变化。东汉早期,与王莽时期差别不大,但鼎、盒的出土量剧减,一般单出,案、盘、榼、耳杯、酒樽、匏勺等奠器盛行;后期,鼎、盒很少见到,碓房、楼阁、家禽、家畜、乐舞俑等模型明器广为流行,新出器物有镇墓罐、买地券等;至后期的晚段,陶仓减少。
南方的随葬品与北方有明显不同。湖广等地流行硬陶和釉陶。湖南、江西等地的硬陶器多为罐类,往往拍印方格纹;这一带的釉陶,前期为黄褐釉,后期流行红胎绿釉。器物除鐎壶、长颈壶、囷、鸡埘、硬陶罐等少数陶器外,种类与北方基本相同,但器形有别。而两广地区出土的陶屋院内,则有各种家禽、家畜及执役的奴仆俑,陶灶一般附有操作俑。
乙类墓主的身份非常复杂,高级别的有二千石的郡守,较低的有三百至四百石的县长,而陕西米脂县的牛文明墓、绥德县的王德元墓身份更低。二墓均为前后室的砖石结构,都有题铭,文为:
“永初元年九月十六日,牛文明千万岁室长利子孙”。
“永元十二年四月八日王德元室宅”。
按汉人惯例,书写人名必先写官爵,题铭不书官爵,说明他们是一般地主。
(3)丙类墓
此类墓发现不多。在洛阳一带,是带竖井墓道的单室土洞墓,洞室一般长3米、宽1.5米左右,有的用小砖铺地。一般单人葬。随葬品比较简单,一般出瓮、壶、仓、灶、井、案、盘、樽、耳杯等陶器中的几种数件,铜钱数枚,最多有百枚以上,有的还出贵重的铁刀。
在南方,有土坑和砖一室墓二种。砖室墓一般长3—4米,宽0.9—2.9米,多数单葬。往往出铜镜、铜碗等铜器二三件,铜钱数枚至百枚以上,陶器十至二十余件及刀、剑、釜、锯等铁器。
这类墓,应是一般平民和小农的墓葬。
(4)丁类墓
这是一些仅容尸身的砖棺、瓦棺、瓦片葬墓和土坑墓,多数无随葬品,有的随葬一至三件小陶器或铜钱数枚,也偶有几件其他小物件。死者应是平民中的贫者或赤贫者。
4.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墓
在墓内绘制壁画、装置画像石和画像砖,始于西汉晚期,流行于东汉。作画题材广泛,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面貌。
(1)画面内容
①天象图。有日、月、星辰和驱除邪恶、守护四方、能送人升仙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枭羊等,反映了人们死后升仙的欲望。
②神仙佛像图。有东王公、西王母、“仙人骑象”“猞猁”(舍利)等。“猞猁”是佛教的圣物,“仙人骑象”反映的是释迦牟尼未修行成佛时化乘白象投胎的故事,这两种图像均见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③古代圣贤、帝王、忠臣、孝子、节妇及杀身成仁的武士故事等。以此宣扬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观念。
④祥瑞图。有宝鼎、麒麟、比翼鸟、比肩兽、树连理、灵芝、鸾鸟、凤凰、嘉禾等,借以标榜统治者的盛德,粉饰太平。
⑤车马出行、官寺、属吏图。汉代官职身份不同,属吏和车马仪仗皆有定制。所以墓内常用这类图像表示墓主的官秩和身份。也有的把墓主任职时的官府画上,表其官职。
⑥宴饮、庖厨、百戏乐舞等。用以表现墓主的日常生活。
⑦农耕、放牧、手工业制作等生产活动和庄园建筑图。反映的是墓主的财富及庄园内的生产活动。
⑧装饰花纹。
其他还有讲学、射猎、髡笞、驱鬼等图像。
(2)壁画墓
汉代壁画墓分布于河北、河南、内蒙古、山东、山西、辽宁等省。
现知最早的壁画墓是西汉后期晚段的洛阳烧沟东M61和烧沟西的卜千秋墓。两墓都是两面坡顶的空心砖墓,壁画绘在墓门内上额、墓顶、后壁和中隔墙上。M61墓顶画日、月、星象;门额画神虎吃女魃;后壁是一以熊首怪兽为中心的大傩图,大傩是索鬼驱疫的巫术活动;中隔墙上画的是宣扬智勇忠义的“二桃杀三士”故事。卜千秋墓的顶部画着墓主夫妇升仙的图像,其他内容与M61相似。
1959年发现的山西平陆枣园壁画墓,约属王莽前后,是座单耳室小砖券墓。除墓顶绘天象图外,又有坞壁、山林、房屋、车马人物、牛耕、耧播等图像。
东汉墓的壁画,升仙图退居次要地位,更多的是表现墓主的身份、财产和生活等内容。重要发现有:
河北望都勺药村M1、M2,壁画主题是墓主生前的属吏。M2绘属吏二十五人,皆有榜题。他们是“门亭长”“寺门卒”“门下小史”“辟车伍佰八人”“贼曹”“仁恕掾”“门下功曹”“门下游徼”“门下贼曹”“门下史”“捶鼓掾”“主簿”“主记史”“小史”“勉劳谢史”“侍阁”“白事吏”等。在出行仪仗中,只有三公才有伍佰八人,而“仁恕掾”又是河南尹的属吏,故知墓主曾任河南尹和三公之职。
河北安平逮家庄熹平五年壁画墓,是一座包括前、中、后室和耳室的十室大墓。中室四壁绘车马出行图,有车马八十余乘,导车有二千石的官吏,推测墓主可能是东汉安平王。中室的南耳室绘有规模巨大的多院落建筑,周有围墙,后有设警鼓的望楼,很像一座设防的坞壁。此墓画像采用了渲染画法,使图像凹凸明暗清楚,具有立体感,是当时少见的艺术杰作。
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则用“为孝廉时”“为郎××”“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事”“繁阳令”“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六列车马出行图来表现墓主的仕途经历。同时又绘出墓主历任官职的城池、官寺,如“西河长史治离石城府舍”“行上郡属国都尉时所治土军城府舍”“繁阳令官寺”“宁城莫府”等,作重复表现。此外还有墓主的庄园、牛耕、放牧和墓主家内生活等图像。
(3)画像石墓
墓内的画像一般雕刻在石室墓的墓门、墓壁、梁柱和砖石结构墓的石构件上,也有的刻在石椁、石棺上。这类墓主要有三个分布中心:
①山东、苏北地区。包括山东、苏北和豫东、皖东北。这一带的画像石在雕刻艺术和数量上,居全国首位。在许多画像石上有纪年铭文,为研究画像石的发展变化提供了证据。流行的雕刻技法大致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雕、剔地平面雕、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等几种,各种技法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时间性。
西汉晚期到东汉前期,主要用阴线刻和凹面线刻。一般说来,最初用原生地阴线刻,即在原打制石面上不作进一步加工就刻线作画,线条粗直呆板。东汉前期普遍使用再生地(磨平抛光或装饰细线)线刻,物像轮廓线内加饰麻点纹。东汉后期,线条变得流畅刚健,越来越纤细,同墓或同石之上,往往几种技法并用。
在众多的画像石墓中,以山东沂南画像石墓保存最好。这是一座仿地上宅院建筑的石室大墓,由前、中、后室和东西侧室构成。画像分布在墓门和前、中、后三室及梁柱上,共42石、72幅。每幅画的位置与表现内容有关。在墓门外横额上,有幅征战图,画的是墓主率军在边地一座桥上与胡人激战的场面。前室刻绘赴丧者和吊祭场面,北壁有一幅神兽图,可能与驱邪有关。相当于后院的中室,刻着丰收、宴饮、乐舞、杂技、百戏和墓主夫妇车马出行归来的场面。车马行列有导斧车、骑吏四人、车前伍佰四人,主车四维、二轓、驾一马,表明墓主是二千石官。象征居室的后室,刻有墓主起居生活用具、衣物和侍奉主人梳妆、用膳、洗刷便器的奴婢及驱鬼的方相氏等。全墓画像的雕刻,使用了剔地平面雕、减地平面雕、线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刀法娴熟、细腻,线条纤细流畅,构图繁复,层次清楚,形象生动真切,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
②豫南、鄂北地区。这一带的画像石墓,以南阳地区最多,现集石已达一千二百多块。数量如此之多,与此地经济发达,豪强、巨商集聚,东汉又是帝乡,贵戚、功臣特多有关。这里的石刻画像风格粗犷古朴,构图不甚复杂。雕刻技法:西汉晚期,除用阴线刻和凹面线刻外,王莽时出现了不留地纹的浅浮雕,画面呆板、古拙;东汉前期,流行以横竖纹衬地的剔地浅浮雕,图像生动活泼;东汉后期,石刻画像衰落,趋向于减地线刻,有的像略有浮凸,画面呆板,近于图案化。画像题材:初期主要是门阙、亭阁、历史故事和伏羲、女娲、应龙之类;东汉前期以远古神话、升仙、祥瑞组合为画像主题,其次是车马出行、宴乐、天象星宿等;东汉后期主要是铺首、门吏、神物之类。
③陕北、晋西地区。这里的石刻画像,一般刻在墓的门楣、门框、门扉和镶在墓壁上的石块上。图像是在磨平的石面上剔地刻出物像轮廓,有的用墨线描绘,很少刻线勾画细部。画面往往隔为数栏,每栏的内容各异,不相联系。内容有车马出行、门吏、楼阁人物、牛耕、放牧、狩猎、乐舞百戏、东王公、西王母、羽人、铺首、四神、瑞禽瑞兽等。雕技熟练,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由于画幅较小,又很少采用透视构图法,画面不像山东等地那样繁复,显得简洁醒目,拓下的墨迹犹如剪纸,别具风味。
另外,四川也是一个画像石的分布区,但研究尚少。
(4)画像砖墓
这类墓多见于四川、河南,其他地方也有少量发现。河南、陕西有一种空心画像砖,流行于西汉后期。图像模印,有门吏、门阙、狩猎、骑射、乐舞、车马、对刺、野兽、四神、东王公、升仙、玉兔捣菜等,风格与同时代的石刻画像相似。东汉时期,河南出现了实心画像砖。
四川的画像砖墓,多集中在成都、德阳等地区。画像砖一般模印加彩绘,镶嵌在墓壁上。画像题材有反映地主庄园经济的楼阁、门阙、播种、插秧、收获、桑蚕、桐林、采莲、采芋、盐井、酿造、舂米、渔猎等,有表现墓主家庭生活的庖厨、宴饮、乐舞、杂技等,有表现墓主身份的车马出行、讲学等,其他还有赈贷、市井、当垆、天象日月、神仙、西王母等。生活气息很浓。
5.买地券与镇墓文
(1)买地券
在北方的东汉墓中,常出买卖土地的契约,称作买地券。券文一般刻在铅板上,也有的刻在玉板或书写在铁板、青砖上。根据券文款式和内容可分为甲、乙两种。
甲种,是明器。内容、款式全仿真实的买地券。如建初六年(公元81年)武靡婴买地玉券:
“建初六年十一月十六日乙酉,武孟子男靡婴买马熙宜、朱大弟少卿冢田。南广九十四步,西长六十八步,北广六十五,东长七十九步,为田廿三亩奇百六十四步,直钱十万二千。东陈田比介,北、西、南朱少比介。时知券约赵满、何非,沽酒各二斗”。
这类券约反映了当时买卖土地的立券程序。即买卖土地要有两个以上的证人,在他们的见证下立约,写上年、月、日,买主、卖主姓名,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价值、证人,买主给证人沽酒数量等。有的券约还明文规定所卖土地上的“根生土著毛物”皆归买主所有,地下若埋死人,也要作买主冥世的奴婢,肯定了买主对土地的绝对私有权。
乙种买地券兼有告地策、镇墓文的内容,是镇墓除邪之物。这种买地券往往虚拟地价,极言其昂贵,但也有反映土地买卖的具体内容。
两种买地券内容虽然有别,都是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的产物,特别是甲种买地券,象西汉的“簿土”、东汉的陶田模一样,是死者在冥世握有土地产权的凭证。它所记载的地价,一亩多在一千五至三千钱之间,可能接近实际价格,值得参考。
(2)镇墓文
在黄河流域东汉墓出土的一种陶罐或陶瓶上,往往写着一篇“安镇冢墓”的文字,叫作镇墓文。因是施行“解除”巫术的方士所为,故又称解除文。
现知最早的镇墓文写于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而文字最完整的则见于1953年修同蒲路时出土的一件陶罐上,其文如下:
“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已朔十六日庚中,天帝使者告张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塚丞、塚令、主塚司命、魂门亭长、塚中游徼等,敢告移丘丞、冢栢、地下二千石、东塚侯、西冢伯、地下击犆卿,耗(蒿)里伍长等:今日吉良,非用他故,但以死人张叔敬、薄命蚤死,当来下归丘墓,黄神生五岳,主死人录;召魂召魄,主死人籍。生人筑高台,死人归,深自埋,眉须(鬚)以(已)落,下为土灰。今故进上复除之药,欲令后世无有死者;上党人参九枚,欲持代生人,铅人,持代死人;黄豆、瓜子,死人持给地下赋;立制牡厉,辟除土咎,欲令禍殃不行。传到约勒地吏,勿复烦扰张氏之家,急急如律令!”
这是天帝使者发给地下吏的文告,通知约勅地下吏不要烦扰张氏之家。“天帝使者”又称“天帝神师”“天帝神师黄越章”或简称“黄神”,是山岳之神,主管死人的簿籍,对妖鬼有诛罚之权。而“天帝”“神师黄越章”都是道教崇奉的神祇,这两个神又见于乙种买地券,可知镇墓文与乙种买地券乃出自太平道方士之手。
书写镇墓文的陶罐(瓶)内,往往出雄黄、水晶等安镇冢墓的矿物质药物,也有的出小铅人。陕西长安县三里村东汉墓出土的朱书镇墓瓶,上书“故以自代铅人,铅人池池,能舂能炊,上车能御,把笔能书”,并有二铅人同出。出铅人代替死者为地下官吏服役,乃是奴隶制残余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
总之,朱书镇墓文和乙种买地券是太平道方士进行巫术活动的见证,它的出土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平道在某些地区的流行。
6.墓前建筑、石碑和列兽
西汉后期,在中等以上地主、官吏的墓周,筑起了墓园墙,墓前建祠堂、双阙。因是土木建筑,今已湮灭无迹。至东汉改用石头建造,并出现了墓碑、列兽等。
东汉墓园,在徐州缪宇墓周围发现了部分石垣残基。据遗迹复原,石墙由加工的石条砌筑,厚0.6—1.5米,高1.35米,顶凿成屋檐状坡面,浮雕出瓦垄和饰云纹的瓦当。园门向南,修造相当讲究。
享堂又称祠堂,是举行墓祭的地方。现存东汉享堂,有山东嘉祥武氏石祠、长清孝堂山石祠、徐州青山泉白集石祠。其中以孝堂山石祠保存最好。此祠全用石块建筑,单檐悬山顶,上面浮雕瓦垄和瓦当;室内面阔3.80米、进深2.08米,正面用八角柱中隔为两间的形式。室内四壁和横梁上布满精美的石刻画像,其中一幅庞大的车马出行图特别引人注目,主车旁有“大王车”三字,迎接者有“相”,知墓主是位诸侯王。后人多在石祠上刻辞作记,其中一条为:“平原湿阴郡善尹以永建四年四月二十日过此堂,叩头谢贤明”。据此,此祠建于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之前。
阙是立于门左右、上有楼观的高台建筑,其前身大概是周代悬法的“象魏”,后来变为表门第、登高望远的楼观建筑,继而推广到庙门和墓园。目前所见汉代石阙近三十处,大都分布在河南、四川、山东等地。阙皆成对峙立,由基座、高低两个阙身和阙顶构成。内侧阙身高大,高4—6米,单檐或重檐屋形顶,称为正阙或母阙;外侧阙身低矮,屋形顶,称为副阙或子阙。阙身有的雕刻画像,有的铭刻墓主姓氏名字、身世和赞颂之辞。现知最早的石阙是四川梓潼建武十二年(公元87年)的李业阙,保存最好的是四川雅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高熙阙。高熙阙雕造精美,至今仍立于原地,阙前列石兽一对,虎形,名曰辟邪。东汉墓前石兽除辟邪外,还有天禄、狮子、石羊等。
碑原是植于宫、庙庭中供观测日景、系牲用的立石和植于墓上引绳下棺用的立木,后来皆以石为之,并刻辞记述墓主、先人功德,遂变为专为刻辞而立的墓碑和庙碑。汉碑圭首或晕首,有穿。碑文除记载墓主生平、官职、身世和赞颂之辞外,还常刻立碑人的姓名、身份,由此知道墓碑常由“门生”“故吏”“门童”“弟子”“故民”刊立。还有的记“故吏”等服丧之事,如北海相景君碑阴刻着“故吏”“行三年服者八十七人”文字,说明“门生”“故吏”“门童”“弟子”负有养老送终的义务。由此可见东汉强化起来的人身依附关系已深入到各个领域。
墓前建筑、墓碑、列兽都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之后出现的。这些石雕建筑和装饰,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伦理道德观念、迷信思想等和石雕艺术凝聚在一起,是研究东汉社会的重要资料。
7.刑徒墓
汉代在重大的土木工程中,都大量使用刑徒劳动。刑徒们有的由于沉重的劳役折磨死去,有的因反抗被杀。死去的刑徒就地集中埋葬,形成了一些刑徒墓地。刑徒墓地已发现两处,一在景帝阳陵附近,一在洛阳城南大郊村的“岗上”。
阳陵刑徒墓位于阳陵西北1.5公里处,面积约8万平方米。已挖出墓葬29座、骨架39具。死者有的带刑具,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被腰斩,有的大张其嘴,掩埋草率。所有的刑徒都无葬具,也无随葬品,更无死者姓名、籍贯的标记。
洛阳刑徒墓是1964年发掘的。在一个40×40米的探方和两条120×3米的探沟内出现墓葬522座,排列非常密集。坑长1.8—2.3米,宽0.4—0.5米,都有木棺,掩埋很浅。除少数墓出一至数枚铜钱和个别墓出小银圈、小陶罐外,一般没有随葬品。死者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男性占96%,女性占4%左右。他们的脊椎骨都有明显的劳损痕迹,有的曾发生过骨折。
刑徒墓内出有刻文刑徒砖,一般每墓两块,分置尸身上下。刻文内容有:部属、无任或伍任、狱名或郡县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有的还加“第×笼”等。如:
“□部无任东平寿张完城旦吕午永初二年七月廿七日物故死(尸)在此下第四笼”。
如此完整的格式不多,大都简化,简省内容不一,最少者只记姓名。
据砖铭统计,这些刑徒来自司隶、豫、冀、兖、徐、青、荆、扬、并九州三十九个郡国一百六十七个县的狱所,埋葬时间自安帝永初元年四月廿日至永宁二年初(公元107—121年)。这是这段时间内死亡刑徒的一部分,其全部死亡人数还要更多,可见死亡率是很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