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析私校公助兴起的原因

解析私校公助兴起的原因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原因:新联邦主义和“私营化”的政治经济政策背景九十年代美国“私校公助”的出现,是其新联邦主义和“私营化”政治经济政策在教育领域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种表现。由此,可以看出“私校公助”的确折射出新联邦主义及私营化政策平衡政府权力和引进市场机制的两大目标。)因此,可以认为九十年代美国的“私校公助”正是人们日益增多的选择私校就读现实的一种必然结果。

解析私校公助兴起的原因

在了解美国九十年代“私校公助”的种种表现之后,一个问题会由此而生——为什么九十年代的美国会产生如此广泛的支持私校公助的“新思想”,出现如此众多的“私校公助”形式?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原因:

(1)新联邦主义和“私营化”的政治经济政策背景

九十年代美国“私校公助”的出现,是其新联邦主义和“私营化”政治经济政策在教育领域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种表现。

二战之后,美国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实施强化国家干预的政策,从而保证了美国现代发展史上的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39—1969)。但七十至八十年代初,美国爆发的结构性经济危机,使“大政府、小市场、高税收、高福利”国家干预的政治经济政策受到质疑。里根政府用新联邦主义和私营化政策(privatization)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政策作了全面、充分地调整。(注:Jeffrey R.Henig,Rethinking School Choice,p84—85,Publishi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新联邦主义的目标是将联邦政府的权力分散至州及地方政府。与新联邦主义相一致的改革计划是:紧缩货币、抑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进行税制和减税改革、收缩社会福利等等。私营化政策的目标是减少政府的行政控制与干预,增进市场因素与机制。在相应的私营化计划中,改革倾向于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如经济领域和公共领域,尤其是福利、卫生、教育等公共领域,政府有必要改革过去的制度及财政支持方式,强调在以市场—私营化的新制度及方式下,提供市场竞争的空间和动力。1987年联邦政府成立了“总统私营化委员会”(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privatization)。1988年3月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私营化改革的报告。报告强调宪法保证下的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并保证任何向私立机构的援助制度将不会违背宪法有关宗教的条款。(注:Privatization and Educational Choice p.30—31,StMartin's Press,Inc.1989.)可以说,新联邦主义和私营化政策打破了自五十年代以来的美国政治经济政策旧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经济政策方向。到九十年代,代表新联邦主义与私营化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已得到充分肯定和实施。

在此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美国教育政策中最突出的变化是重新考虑各级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及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支持方式。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政府一方面通过立法、拨款等方式对美国教育的目标、课程标准、教育质量等加大影响,另一方面又将学校办学权、经营权以特许学校、公校私营等方式灵活还权于社会;在教育财政方面更是一定程度上开放了对私校的支持。在1988年,“总统私营委员会”的报告就曾建议“私立学校应该参加为父母所提供的教育选择的联邦政府项目”。布什总统在他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中就一再申明对私校的支持。他强调,这是减少政府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打破政府对公立学校的庇护,使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进行竞争的根本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私校公助”的确折射出新联邦主义及私营化政策平衡政府权力和引进市场机制的两大目标。(www.xing528.com)

(2)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与“教育选择”扩大的教育现实

“私校公助”在九十年代美国的大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及“教育选择”扩大所导致的学生就读私校日益增多的教育现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失败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数学成绩居于工业国家之尾,学校中帮派林立毒品、枪支在校园里见惯不怪。新近发生的科罗拉多州中学校园枪击惨案,更是美国公立学校严重问题的又一次大暴露。尽管近些年政府为公校投入大量经费、增设教师,缩小班级规模,但家长们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准仍然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择私校而读的学生人数仍逐年增加。因为,“各私立学校能提供高水准、安全校区与校风良好的教育”。1996年9月,美国教育改革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 Reform)发表了“美国人教育态度的全国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American's Attitude Toward Education),调查结果表明了民众对公校的失望和对就读私校选择的普遍支持。在“您是否认为公立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提高”一问中,只有6%的人满意公校质量,其中只有7%的黑人,6%的白人认为公立学校教育不需改进;党派中,也只有2%的民主党人、9%的共和党人对公校质量表示满意。而在“您是否赞成实施教育税减免,并以奖学金形式支持家长在公立、私立及教会学校择校就读”一问中,只有23%的人强烈反对,而高达73%的人表示坚决支持,其中90%的黑人、71%的白人和78%其它种族人持明确的赞同态度;党派中,77%的民主党人、67%的共和党表示了支持的态度。教育改革中心主席Aleen指出,这一结果“表明了教育改革动力的实质,这些人都不是要捣毁公立教育的激进分子,他们只是普通的公民……他们看到了需要改变的建设性需要”。(注:Education USA 1996,9,23.)的确,正如Aleen所言,问卷结果所代表的民众的普遍教育需求正是教育改革动力的本质,必须“将家长当作顾客看待,而不是将家长视为前来打扰学校的害虫或无知者”,(注:《洛杉矶世界日报》1997,10,12。)因为“与其它行业一样,推动教育的力量来自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注:《参考消息》1995,7,26。)因此,可以认为九十年代美国的“私校公助”正是人们日益增多的选择私校就读现实的一种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