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词、句、篇等方面进行读写结合的学习,强调读对写的作用,学会阅读,才能学会写作。
(一)从炼字到斟字的积累
古代的诗文用字、用词都十分讲究,这对我们今天语文教学中的字词运用有着良好的基础。对于汉字的运用,从甲骨文开始算起,已经承载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文化智慧的结晶。
例如,“冷”字在字典中有以下释义:温度低(与“热”相对),不热情(态度、性格),不热闹、生僻(少见的),不受欢迎的,乘人不备的,比喻消沉失落、轻蔑(看不起)等。这是字的释义,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字的释义来选择何时来运用它,这便是由“炼”字到“斟”字,读到字的意思,理解后再运用它来表达。再如,有关于“冷”字的词语,有“冷色调”“冷笑话”“冷暴力”“冷战”等,每个词语中都有“冷”字,但词语的含义都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读词炼词后再去斟词。这样一点一滴的字词积累,既有助于我们语文素养的增强,也有助于读写的语言积累。
(二)从句到篇的学习
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大部分的文章、材料、文本等着我们去阅读,学生只有读懂才能写好。阅读是从句到篇的阅读,必须紧紧地掌握文章、材料、文本的重点词语与中心句子,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材料的主旨、明白材料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人文性作用。但阅读绝对不只有这些功能,还应该包括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工具性 作用。
我们知道,句子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单位,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去学习好文章的每一句话,才能做到从读中去学习写。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的训练,不仅要练读,还要练写,设计仿写、补写、扩写和修改句子等训练。让学生去了解基本的句子成分、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律,划分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掌握基本的主谓句,在大量的读写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对读写知识进行迁移。
一些学生阅读了很多文章,但他们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是因为有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吃力不讨好,并没有将他们阅读的文本翻译成他们能够理解和理解的语言,没有对文字写作思路和语言使用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因此,教师必须对教科书进行深入解读,即教师不是将教科书的主题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去阅读、体验和感受。通过体验和感知的过程,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的能力。(www.xing528.com)
(三)从仿到创的扩展
模仿是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在读写结合教育中针对这一功能,加强模仿教学和学生模仿教学。它依靠补充写作来具体结合课文内容,明确写作训练的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或根据实际变化修改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学结构为理清课文,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写作中学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中,最终将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成为“流畅”的 帮助。
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在语文的学习中,通过阅读文本后,模仿再创作可以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三种形式。仿词,就是仿照一个现有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更换词语中的某些词或词素,仿造出新的词语。仿句,是仿照某个固定形式的句子,仿拟其语气和句法结构,与原句既相似又区别。仿句的特点主要有改换词语、改变句式、全句仿拟等,而且既要仿造出“理”,也要仿造出句子“情”。仿篇,就是对整篇文章的仿拟,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仿作,或仿语言,或仿结构,或仿内容,抓住一个关键的角度,进行全篇的仿拟。
关于从仿到创的扩展,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坚持以发展语言为中心,利用读写结合充分进行训练,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
语文教学中语言的仿创训练与读写相结合,要进行以下语言训练:第一,语言完整性的训练。要求从仿到创的语言要完整,听、说、读、写的每一个过程都要完整,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第二,语言逻辑性的训练。要求学生按照逻辑关系训练语言,语言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使学生理解句与句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提高语言的条理性、系统性,也促进了学生读写逻辑思维的发展。第三,语言准确性的训练。教师可以在教材找出范例句子,通过换词句、增词句、改词句等与范例句子比较,让学生自己反复体会,自己修改完的句子再次仔细阅读,使学生充分感受教材范例句子遣词造句的精准度,准确地指导修改句子不通顺的地方。第四,训练理解语言。我们不仅要重视读书的语感训练,还要重视指导学生正确读书,可以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形式训练。第五,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以“读”为基础,读写相互促进,再从仿到创的扩展,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自己互相点评仿创的作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鉴赏了他人的语言风格。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寻找提高写作质量的新道路,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所述的“从仿到创的扩展”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 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