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安全的户外活动环境
安全的户外活动环境是良好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三者的融合。因此,教师在创设安全的户外活动环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
1.从细微处着手,创设更加安全的户外物质环境
户外物质环境安全主要指户外场地、器械、玩具等方面的安全。从笔者所调查的两所幼儿园来看,当前幼儿园的户外物质环境总体比较安全,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完善过渡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幼儿出入的门缝处安装防夹垫,避免出现幼儿夹手的意外事件;拐角处的墙壁应在幼儿的身高范围内做软包装,严防幼儿发生磕碰伤害。二是要注意户外活动器械的摆放位置和间隔距离,避免拥挤,尽量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供幼儿使用。户外活动大型器械如滑梯、跷跷板、攀登架等,应定期进行检修,看是否牢固、有无损坏;小型可移动的器械,在每次活动前都应该对其进行仔细的检查。总之,在器械、玩具投放时,保教人员与安全管理者一定要杜绝侥幸心理,一旦发现破损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严防因活动场地、器械、玩具的不安全状态给幼儿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2.在创设物质环境的同时,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
除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外,幼儿园还应该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关注和谐的班级氛围、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具体到户外活动精神环境的创设,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和谐的活动氛围,活动中师幼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平等、和谐、融洽的。而现实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过分强调活动规则和纪律,对整个活动实施高压控制,教师面对幼儿的诉求时语气强硬、态度冷漠,造成幼儿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www.xing528.com)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安全感和信赖感。具体到户外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一是在活动前,向幼儿耐心讲解活动器械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对个别认知水平较低、理解能力差的幼儿给予特殊照顾,如在活动中耐心指导或示范,避免这部分幼儿因规则不明晰而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二是在户外活动过程中,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和同伴、保教人员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活动中,经常给予幼儿拥抱、微笑或身体上的接触,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让幼儿生活在安全、温馨、舒适的集体中。
(二)提升户外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师的活动组织与安排是否得当、活动指导方式是否正确,都会影响幼儿活动的安全性。教师在户外活动组织中,应该多总结、常反思,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活动组织技能。另外,活动中的幼儿往往都比较兴奋,常常在活动中忘乎所以,轻者擦伤、重者磕伤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户外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教育准备和物质环境准备。例如,检查幼儿的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向幼儿明确讲解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户外活动场地及器械进行彻底的卫生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所有幼儿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便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对幼儿的不良反应和求助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如果一旦发现事故苗头,应果断采取干预措施。概括来说,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活动组织能力,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照顾细微,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机警性,及时消除隐患苗头,避免意外的发生,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玩得有度、玩得得法、玩得安全,玩得愉快。
(三)设置合理的安全教育课程
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设计上,应该将安全方面的知识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穿插或整合,保证幼儿获取全面的知识经验。另外,在安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结合班里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安全教育方法,确保自己设计的内容能够被大多数幼儿吸收,以此来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经验,帮助幼儿真正建立起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