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提高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在班级安全管理中,要大力强化安全目标。其次,提高幼儿的安全能力,保证幼儿在班级中的安全,帮助幼儿建立遇险自救的意识,争取班级做到“零事故”。因此,教师要具备筛选的能力,有明确的安全目标,依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器械,不要盲目跟从、盲目服从,把好幼儿在环境中活动的安全关,才能降低班级中的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其次,由于很多幼儿园仍是大额班级,在户外活动时场地拥挤,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提高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安全目标

部分教师的安全目标不清晰,导致班级安全管理不完善。教师在班级安全管理中,要大力强化安全目标。首先,教师要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在工作期间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因为大意、侥幸心理,视线脱离幼儿,或者对于幼儿的不舒服“想当然”而酿成大祸。在活动前要预先考虑不安全因素并及时排查,这也是教师业务能力的体现。同时,教师要具备法律意识,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教师的行为做到有理可依、有法可寻,不能为了达到自己认为好的教学目的而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手段,发生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教师要深刻地意识到,发生此类事件,无论何种原因,教师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教师也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安全事故,就减少或取消幼儿的正常活动,这种极端化的保护损害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累计经验,才能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创设环境和条件,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其次,提高幼儿的安全能力,保证幼儿在班级中的安全,帮助幼儿建立遇险自救的意识,争取班级做到“零事故”。

(二)制订班级安全管理的计划

教师要在幼儿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班级安全管理计划,首先要做好班级安全环境的排查,保证幼儿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对年久失修的大型器械,班级中的桌椅、柜子等及时检查、定期更换。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幼儿园为了评省市区级幼儿园,确实按要求定期更换了室内外设施,但是由于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或者管理者理念不到位,幼儿园购置的大型玩具并不能符合幼儿各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几乎很多都是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共同混玩,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幼儿发展的不负责任,也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摇晃较厉害的拱桥就不适合小班的幼儿,很容易发生摔伤事故;过高的滑梯,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都有潜在的危险。看似及时更换了崭新、材质安全的游乐设施,但设计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幼儿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教师要具备筛选的能力,有明确的安全目标,依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器械,不要盲目跟从、盲目服从,把好幼儿在环境中活动的安全关,才能降低班级中的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其次,由于很多幼儿园仍是大额班级,在户外活动时场地拥挤,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幼儿园应尽量保证活动场地的宽敞,如果园所较小、场地有限,就要尽可能地错开幼儿活动的时间,保证幼儿活动时的环境是宽敞、舒服的。班级安全环境的创设主要靠教师平时细致周全的检查,在投入材料时细致排查,预先想到可能存在的隐患,并给予处理,小心、细致地处理幼儿在环境中接触到的每一样物品,包括材质、摆放位置、操作过程、陈列等,都需要预先做出判断。再次,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温暖的环境氛围。虽然《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再提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人、合作人,但在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教师在幼儿活动时做自己的事,甚至对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感到不耐烦,打击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语言冰冷,以指挥者的姿态面对幼儿,这样的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安全的,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教育现状。教师要转变观念,作为幼儿的伙伴参与到活动中,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幼儿发展,创设健康和谐人文环境

同时,教师需要分工明确,班主任应制定出适合班级幼儿发展的安全内容,与配班教师共同商议、开展班级安全工作,包括幼儿的阶段性学习内容、家长需要配合的安全教育内容等,按照班级的安全计划实施安全工作。

(三)丰富班级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基本每个班级的教师都知道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对于安全教育的内容很狭隘,部分都是培养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而且仅限于不推搡小朋友、不做危险的事、知道急救电话、不跟陌生人走等,内容较表象和片面。安全教育的方法更是单一,一般都是教师口头讲述或观看视频,达不到幼儿安全教育的目标。

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首先就体现在对幼儿常规的培养,让幼儿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知道有规则、有秩序的活动。比如,在喝水、入厕、下楼梯时,知道要排队;进餐时不说话,防止噎到;抠鼻子容易流血等。其次,进行防火教育、防地震教育、防踩踏的安全教育、防中毒教育、防电教育、防溺水教育、防毒虫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不能觉得离幼儿的生活远就不开展,遇到灾害时却为时已晚,教育要有预先性;还可以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过马路、如何面对陌生人、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遇到坏人该怎么办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存在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教师要利用好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包括在幼儿园中的安全问题、家庭中的安全问题、出去玩时的安全问题、乘车的安全问题、游乐场的安全问题、食物的安全问题以及发生自燃灾害的安全问题等,教师首先要扩充安全问题的内容,才能与幼儿分享。

安全教育的方法也不局限于教师的口头讲述这一种方法,长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方式,对幼儿来说并不能有效地记忆,幼儿知识的习得都来自亲子操作中的经验的内化。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开展“我是交警”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红灯停、绿灯行,车走车道、行人过斑马线的交通规则;也可以投入一些安全教育的书籍,鼓励幼儿自己总结安全问题,利用绘本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安全常识,如《小兔子走丢了》《我不是笨小孩》《你不能受伤》等;利用儿歌,让幼儿熟记安全知识,如《楼梯歌》《特殊的电话》等;同时,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请特殊职业的家长,如警察消防员、医生等职业的家长来给幼儿分享遇到危险怎么办、发生火灾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相信幼儿对于这些多种多样的方式是很感兴趣的,也会强化幼儿的记忆;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合作,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过马路或出游时讲解该注意什么,在班级分享,形成家园合力的教育方法。最后,开展大型的消防演练,帮助幼儿实际操作,在亲身参与中掌握避险逃生的方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方法比起教师不停地说教、不断地禁止更为有效。

(四)建立安全评价体系(www.xing528.com)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缺少安全评价环节,有些教师没有安全评价的意识,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安全评价。教育活动评价是教育活动生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幼儿安全教育评价是指对幼儿安全教育实施过程和安全教育效果的全面评估。幼儿安全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诊断性评价。教师在幼儿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和幼儿的行为习惯,比如幼儿是否有复发性脱臼、幼儿是否有攻击性行为等提前做好登记,这样便于教师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二,形成性评价。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开展安全教育,及时记录,根据幼儿行为的回馈调整安全教学内容、方法等,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第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结束后对教育结果的评价,即教师通过教育方法查看幼儿所学的安全知识是否转化为了幼儿自护保护的能力。

教师在班级安全管理中要重视安全评价,并用多维度的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利用博客,家园共育,建立系统的安全评价。教师对每位幼儿在班级中的表现给予安全评价,家长根据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给予回馈,教师再根据安全评价了解幼儿对安全教育的掌握,制定更进一步的目标和内容,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班级安全评价体系,从而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果。幼儿园和教师在消防演练中对幼儿的应急能力也要准确、客观的评价,也有助于应急预案的完善。

(五)建立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

1.运用安全防范技术

近年来发生了几起学校门口砍伤学生的事件,公安部门应该对幼儿园的保卫工作充分重视,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提供人防与现代化的防范技术,在幼儿接送时段派出人员在校门口做好安保工作,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同时,在内围做好对室内的防入侵、防盗和防火处理。建立火灾报警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运用现代技术,实现社会联网报警,保证在发生自然灾害和人为伤害时第一时间通知警方。

幼儿园可以建立指纹识别系统,对人员的出入进行身份核实和登记,防止冒领情况的发生。同时,配备网络化全覆盖的监控设备,以便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将录像提供给警方,进行责任判定。

2.做好安全应急预案

班级管理中,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非常必要,预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可以减少事故的损失和伤害。安全应急预案包括传染病安全预案、火灾安全预案、地震安全预案、踩踏应急预案、食品中毒安全预案。例如,幼儿食物每日留小样,发生中毒事件时,可以取样调查。一般在农村幼儿园还需要建立泥石流安全预案、山洪安全预案,在沿海地区还需要建立台风安全预案。在制定好各类安全预案后,还需要开展安全演练,幼儿园要安排好各班级安全疏散的通道和场地,尤其是一些小幼儿园,安全通道较少,一定要保证所有班级有序地疏散,避免在逃生时因为拥挤发生二次伤害。在演练中培养幼儿避险和自救的安全能力,同时,对幼儿进行心理安抚,减少心理的恐惧,在演练中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安全评价并解决,完善和细化安全预案,使安全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有序安全地进行,保证幼儿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