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种文明的根本,首先要了解文明的记录方式。传统儒学教育内容大多为孔子口述,不便于贯彻孔子“教化天下”的原则,故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儒学教育开展的初期,需以蒙学教材来传授文字。这里的蒙学教材以《论语》为核心,辅以《千字文》《孝经》作为自然和道德知识的补充。后期除了《论语》和《千字文》外,逐渐还演化出《幼学琼林》《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增广贤文》等一大批优秀的蒙学教材。这些蒙学教材的韵律感强,在起到教授幼儿文字的同时,也传授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培养了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观。
(一)以“仁”为主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儒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儒学教育思想中最基础的部分。无论是孔子的“仁爱”,还是孟子、荀子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其出发点皆为了让人们能够从道德层面上受到良好的教育,打下“有德行”的品质根基。无论受教者是否有天分,日后是否才学过人,其道德品格绝对不能有偏差,这是儒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目标。
(二)以“礼”为主的仪式教育
“礼”的教育也是孔子儒学教育的内容之一,最早是为了规范不同阶级的人的外在表现。后来的“礼”的教育逐渐变为通过仪式性的动作来培养内涵,形成互相尊重的观念。“礼”的内容包括了礼法、习俗和礼仪,是君民、师生、长幼和平辈人之间交流方式的参考标准。有“礼”的人,往往能够成为受人喜爱尊敬的焦点。
(三)以“六艺”为主的综合教育
儒学教育先从德育礼仪入手,却也不忘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其中,以“六艺”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更是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审美以及科学素质层面对受教者进行全方位的锻炼。通过全面的学习,端正了幼儿对于知识的态度,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流传数千年,其思路沿用儒学教育方法,一直到近代以前一直保持着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传统的启蒙教育具有以下五种教育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抓住时机,利用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物来诱导幼儿思考,并得出相应的结果。“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使得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难以表述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发生。(www.xing528.com)
2.以身作则
古代家庭的长辈对于自身的责任看得很重,身为一家之长,必须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期影响到后代的成长。许多家庭因此形成传统,留下祖训以告诫后人。一些家庭甚至会在特定的时间,以仪式的方式向幼儿宣传一定的原则道理。
3.注重德育
在教育过程中,一般以某一杰出人士作为榜样,宣传其事迹品质。例如,孔子的言行被写为《论语》供人们学习和作为启蒙教育教材,这种方法对年幼的幼儿来说最为高效,虽然幼儿不明白向“圣人”学习的原因,但因为其被世人尊敬则其言行必为“正确”的。当幼儿的年龄逐渐增大,可以由父母为其解释原因,保证了德育教育的灵活、不死板。
4.因材施教
古代教育家对于发展幼儿的天赋格外重视,即使是普通家庭也会采取“抓周”这样简陋的仪式试图预测幼儿的天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要更加复杂,要求教育者从言行举止等各个角度寻找幼儿的优势劣势,扬长补短,虽然这种方法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极高,但教育的成果却是最突出的。
5.循环体系
循环体系体现在整个文化知识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从传统教育选择的教材来看,《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等都以最基本的文字著称,但朗诵起来具有一定的旋律,易背诵,但斟字酌句之后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在启蒙初期,利用这些教材来帮助幼儿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而逐渐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幼儿解释这些词句的内涵,做到了一部教材反复使用、一书多用。并且教材与其他教育方法应相互配合,最终达到教育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