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创造力发展与教育

幼儿创造力发展与教育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幼儿阶段主要是将幼儿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表现和发展。其次,幼儿创造教育必须突出其基础性。同时幼儿由于没有掌握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创造行为有时候会触犯教师的规范或者意愿,被误解为淘气,被限制和阻止。培养具有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改革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引入有助于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教育研究成果。

幼儿创造力发展与教育

(一)幼儿创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在我国,创造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最初的目的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培养能应对知识经济科技革新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创造”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对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回应,还有提升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质量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教育还有另一个目的——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

首先,创造教育要促使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正如法国文化教育家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在幼儿阶段主要是将幼儿的创造力量诱发出来,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表现和发展。

其次,幼儿创造教育必须突出其基础性。幼儿创造力发展与成人创造力发展的区别在于,在幼儿创造力成长过程中,遗传因素在外部条件作用下参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并按照其固有规律逐步展开或表达。在成人的创造力发展矛盾运动中,遗传因素在个体成熟时已经在最高水平上表达了自身,在成人的发展中几乎不再发生作用。因此成人创造教育更侧重于技能、方法的训练,幼儿创造教育更应该顺应幼儿的本性,创设相对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发展。它与一般创造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对幼儿进行创造原理和创造发明的教育,它是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研究如何保护幼儿好奇心想象力,开发幼儿创造潜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创造个性品质的教育。

因此,我们可以说,幼儿创造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维系幼儿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幼儿保持创造的活力和欲望,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创造条件促进幼儿创造力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建议

1.重新认识幼儿创造力,形成正确的幼儿创造观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要认识到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所谓的“好孩子”不再是根据是否服从成人的安排,符合成人的标准来判断。

第二,正确认识幼儿的创造力,是进行幼儿创造教育的基础。首先要正确认识幼儿创造力。如果对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意义重视不够,就会失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时机,如果过高估计幼儿的创造力,就会给幼儿过多的压力,以至于扼杀了幼儿创造力的萌芽。其次,避免以成人、社会、经济效益等为中心对创造力进行描述。幼儿创造力的本质在于幼儿对自身潜能的探索和开发,在考察创造力的价值时,必须正视其对于创造主体的价值。

第三,必须了解幼儿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由于缺乏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呈现出特有的“泛灵性”特征,常常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情感。同时幼儿由于没有掌握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创造行为有时候会触犯教师的规范或者意愿,被误解为淘气,被限制和阻止。幼儿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创造力表现的特点,在幼儿貌似幼稚的行为中发掘创造的火花。

第四,要认识到幼儿的创造力具有多元性,具体可以表现在多种实践活动中。一个正常的幼儿,如果有机会接触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几乎都能在那一智能上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教育者应该要识别、理解并帮助幼儿发展多元的创造力,培养富有多方面创造能力的人才。

2创设富于创造性环境,允许幼儿充分自由发展

(1)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教学设备、活动场地和活动材料等。一个丰富的、具有启发性的物质环境,能提供丰富的刺激,能引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和思考。在为幼儿创设物质环境时,成人应尽量满足以下五方面的条件:其一,让幼儿接触大自然,缩短与自然的距离;其二,为幼儿提供进行创造活动所需的物品;其三,为幼儿提供进行创造活动所需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进行创造尝试;其四,把室内外环境布置得富有教育性、启发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和想象,给他们以新鲜感,激励幼儿的创造精神;其五,开辟专门的区域,展示幼儿的创造产品,如在教室里为幼儿开辟一个“创造角”,展示表现他们创造才能的绘画作品、小制作等。

(2)创设自由安全的精神环境

当幼儿能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步调并自己形成做事情的方法时,他们就会变得更具有创造力。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造力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是降低幼儿的焦虑程度,为此,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平等地对待幼儿,塑造民主的关系;第二,教师要给予幼儿应有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规定;第三,教师要诚恳地支持幼儿,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第四,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进程安排活动。

(三)改革现有的幼儿园教育,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1.幼儿创造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是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幼儿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去工作、学习和创造。实施创造教育要求尊重幼儿的人格、智力类型的差异,根据幼儿在创造活动中的表现,适时适当地进行指导。二是非指导性原则。所谓“非指导性”并不等于“不指导”,而是相对于“指导”提出的,意味着较少直接的、命令的、指示性的指导,而更多具有间接的、暗示的和非命令的特征,讲求指导的艺术。(www.xing528.com)

2.改革创造教育,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1)把系统地培养幼儿创造力纳入幼儿教育的目标

我国幼儿园应当将启发具有创造力的个体纳入幼儿教育的目标中,以此作为幼儿园创造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改革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引入有助于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教育研究成果。

(2)改革幼儿园教育管理模式

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大胆转变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创造”的氛围,形成宽、放、带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要求管理者带头学,带头参与,带头科研,以创造的态度和实施创造教育的行动带动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培训,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3)教师要塑造新形象

创造教育需要由创造型教师来进行,创造型教师是具有创造才能和创造意识的人。首先教育者本身能够投入创造、乐在创造,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幼儿教师只有潜心钻研创造理论,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创造才能,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去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再次,创造型教师应该赞赏幼儿的创造力,了解幼儿的特殊性及其创造力的特点,具备引导和启发幼儿的创造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最后,创造型幼儿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是辅导幼儿的创造活动。“辅导”意味着“帮助”“指导”“提供机会”,并且敏感地而不带任何干涉地给予帮助。

(4)创造教育应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去

幼儿创造教育应该向生活开放,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将创造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开始塑造创造的氛围;其次,将创造力课程与教材融入各科教学和生活中,将教育渗透进教学、游戏、生活、精神与物质环境、家庭教育中去。

(5)改革幼儿园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幼儿自主学习,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避免过分指导;适时适度进行技能训练;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应保留、改造。

(6)恰当地运用评价手段

第一,评价应该是个性化的,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的;第二,要以幼儿自身为评价的标准,以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标准;第三,评价的重点在于幼儿创造的过程不是结果;第四,不做优劣等级式的评价,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创造能力;第五,改变对幼儿的评价类型,采用描述性的评论;第六,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指标也要改变,考察教师、幼儿的关系是否自然融洽,幼儿是否积极主动,是否乐于解决问题。

(四)加强家校互动合作

幼儿园教育决策不可能仅仅追求自己内部的平衡,而要把自己放入影响幼儿发展的整个教育生态中去考虑,努力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幼儿身上达到平衡。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既相对分工,又相互结合,形成一种趋于平衡的生态环境

从家长的角度考量,家长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活动,交流幼儿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全面了解幼儿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优化家教方式,配合学校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家庭教育环境。另外,积极参加学校的创造教育系列化活动,接受创造教育最新的观念,协助学校共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从幼儿园的角度考量,幼儿园首先要引导家庭建立民主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幼儿园应该引导幼儿家长对幼儿言传身教,为幼儿创造潜能发挥注入活力,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思维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最后,幼儿园应该帮助家长创建合理的生活方式,帮助其培养独立性和发展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